第214章 - 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 紫鱼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4章

“咱们村像块蒙尘的璞玉。”苏榛转身,对着乔里正福了福,“可璞玉这次发了光,是靠大伙儿一起磨成的。”

苏榛的话说得暖,三百多口听得即认真又骄傲,莫名就觉得自己跟着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儿。她从陈青手中接过总帐的帐簿,三百多道目光立刻就黏在她翻动账本的指尖上。

“先说总帐”,苏榛深吸一口气,开始宣读:“大食代摊位收入包括美食区、户外用品及木工品类区、服饰区。先就是美食区,冰屋火锅,十五日共接待十二场包场,每场限定十人,合计一百二十人次。每场包场费平均赢利五两银子,这部分现银收入九十六两。”

“乖乖,十个人吃一顿咱就能赚五两?”孟坨子来得早,是挤在前排的,听了这金额眼睛瞪得溜圆,“城里人就是敢花啊!”

苏榛笑着点头,接着说:“包场客人多是行商头领,临走时还额外打赏共计七两碎银。他们还说,在冰屋里涮着热乎火锅看雪景,比白川府城最贵的酒楼还稀罕。”

话音未落,坝子上腾起一片惊叹,丽娘拽着自家男人的袖子晃,一边乐一边小声邀功:“听见没?咱的火锅可是上了贵人的‘稀罕榜’,那汤底调制我也出了力的!”

话音一落,坝子上腾起一片惊叹。

丽娘掐着自家男人的袖口直晃,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小声邀功:“听见没?咱的火锅上了贵人的‘稀罕榜’!可不是我吹牛,那汤底搁了多少野葱根我都有数。”

赵勇当然知道。在兴盛湖的十五日,他日日都能瞧着丽娘在灶台前守着,有时候能抱着汤勺在灶边坐半宿。喉间一紧,凑近她耳边说:“分了银子,给你扯匹红绸子做新袄。”

丽娘抬头望他,却见他棉袄领口上的破洞。那是前几日他帮着搬冰砖时刮的,原想夜里缝补,却因赶工一直忙得忘了。

心里一酸,出手便捶了男人一拳,“净说胡话。我又不是新媳妇,红绸子多贵。不如给俩娃存起来交束脩,人家苏娘子说了,女娃娃也该读书识字。”

赵勇望着她泛红的耳尖,直接撂话:“束脩慢慢存,你的衣裳也得买!”

“那就……扯半匹?”丽娘别过脸去,偷偷抹了把眼角,“再给你做件棉罩衣,棉裤也该加些新棉进去。”

俩人一边小声嘀咕,一边继续竖耳听着大伙儿的话。李家奶奶正在问明年能不能把冰屋搭得更气派些、再多搭几个。

苏榛笑着点头:“已经跟木工坊商量过了,明年用松木搭框架,冰墙雕上花纹,再挂些红灯笼,保准让客人们觉得自己是在水晶宫里吃席!”

众人一边听一边不住的点头,水晶宫啊,一听就值钱!

七嘴八舌的畅想:“今年火锅城都收了九十多两,明年不得翻一倍?”

“不止一倍,两倍!”

“谁说是只收了九十多两?”苏榛话音一转,笑容更甚,“我方才说的是包场收益,咱还卖了一斤装火锅底料八十盒、二斤装二十盒、五斤装五盒,减掉成本,赢利十四两四钱!所以,冰屋火锅区合计利润是一百一十两四钱!”

坝子上忽然静了一瞬,而下一刻,掌声混着羊肉汤的热气腾起来,也不知道是哪个猎户家的嚎了一嗓子:“值!冻掉三根脚趾头都值!”

又是惹得一通哄笑。

苏榛也笑着继续宣读:“接下来便是户外用品及木工品类区,最受欢迎的就是咱木工坊临时加急赶工的那批折叠购物小车,几乎是送过去一批就售罄一批,连带着咱的主打产品月亮椅和蛋卷桌也是供不应求。甚至那些个零碎的小件儿,比如雕花笔筒、榫卯积木都卖断了货,连样品架都被行商买走了!当然这里的收益是要跟盛府、咱们的大股东分钱的。我就只说咱村里能得的部分,这部分进帐是……”

苏榛忽然停住,小小的卖了个关子,目光扫过人群里红了眼睛的杜家老二带领的木工组汉子,笑着、一字一顿且提高了音量:“木工区赢利,三百一十七两八钱!”

这话一出,坝子上再次响起欢呼。杜家老二眼窝一热,假装拿不稳手里的墨斗让它掉地上,他好低头去捡顺便能擦擦眼角。可刚一动,就被旁边的杜老大红着眼抱住脖子晃:“老二,你出息了!”

一句话把杜老二干破防,二十几岁人了咧着嘴抹眼泪儿。他也终于出息了,终于不用靠着兄长度日了!

“好,下面是女红组带头的服饰区。”苏榛笑眯眯的看了眼舒娘那排,见舒娘正一脸紧张,于是故意拖长声音,朝她眨了眨眼才低头照着帐簿宣读:“成衣售出三十八套、手尉子以及小兽的童帽行情最火爆,一共出了两百二十三件,以及最妙的是防水双肩背包,被几个大行商团瞧上了,虽说咱们没现货,但人家承等,直接签了预售协议,共计三百余只。再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手绣嘉年华小周边,女红组这边赢利是……”

苏榛再次拉了长音,她现在终于明白了为啥那些个电视台颁奖晚会都配个咚咚咚的悬念bgm,她也想要!

“女红组,二百七十两!”

“我的个老天爷!”孟坨子先就惊了,“我娘活着的时候说全村的绣活儿加起来都不见得能换两匹布,如今咱女娘们的针脚能卖金子价?”<

李家奶奶拽住舒娘的手,摸向她掌心的茧子,“你这双手是开了金窟吧?”

舒娘也说不出话,又高兴又羞涩,声音轻得像雪花还拼命摇头,“我也没啥本事,不过是跟着榛娘学的绣样儿,都是榛娘的功劳。”

话未说完,却被丽娘翻了个白眼打趣:“你还没本事?你改的那裙腰针脚,我瞧见连逛大食代的城里裁缝都扒开看的偷学!”

“就是啊,谁说女娘不如男子!”李山柱大声替舒娘撑腰,喊着:“我媳妇儿带的女红组能绣出花,也能熬出汤,能顶十座山!”

这话惹得女人们哄笑起来,自得间也都羡慕舒娘有个知冷热的相公。

可无论多热闹的场景中也会有扫兴的,比如乔家那几只。三房的王氏指尖都快掐进了肉里了,她想起上个月在井台边,曾指着女红组晾晒的绣绷跟妯娌笑“一群蠢婆娘,绣破十双手也换不来半升米”,此刻这话都成了抽在自己脸上的鞭子。

“当初让你跟着去绣,你偏说抛头露面不成体。”乔老三的三角眼在火光里泛着酸意,“现在眼红有啥用?”

“放你娘的狗臭屁!”王氏转身就给了男人一肘子,“大哥让你去押车,你咋缩脖子说山里人见不得贵人?如今倒来怪我?”

这话戳中了乔老三的痛处。乔里正其实也提过,跟苏娘子好好求求,让他也得个差使,他却躲在炕上装肚子疼,此刻喉间发苦,只能含糊的解释:“我这不也是……怕给大哥添乱……”

“添乱?我看你是怕累着自己!”王氏越说越气。但气性也使不到人家舒娘身上,也只敢拿眼风扫山梅,恨不得眼白都翻出去。

山梅心情好,假装看不到三婶的德性。

这些小插曲自然也传不到分银台前的苏榛耳中,她待沸腾的动静儿稍息了,便接着往外扔“炸弹”:“接下来便是咱村最多人手参与的买卖:房车美食组。这次出去十一辆房车,除却我的以及拿来当服务中心的那辆,营业的一共九辆。再加上十五天搞了十场主题日,无论是烘焙的甜品买卖、还是烧烤野味儿、腊肉山珍礼盒,全面开花。我就举个例子吧,比如烧烤类,咱村男丁们猎的野兔肉、山鸡肉,再加上干菇和野菜串成的‘山珍七味签’,每串咱能赚五文钱。十五天下来,大家猜猜光是这项卖出去多少串?”

苏榛的话里裹着钩子,就连正在添柴的乔大江都直起腰喊:“我猜七百串!”

白老汉吼了句:“肯定不止,我们运输组临时还去拉了批签子回来的,我猜一千五百串!”

众人七嘴八舌的喊数字,可也最多喊到两千,多得就不敢再想了。

苏榛最终还是笑着摇头,一字一字的:“四千三百四十五串!”

四千三百四十五串!一串赚五文的话,光是这项岂不是都要收二十多两?

人群中爆发出不知道第几次的叫好声了,杜家老大挠着后脑勺直乐:“我就说这胳膊没白酸!每天串到后半夜,手指头都麻得拿不住筷子!”

苏榛笑着朝白老汉拱了拱手,“运输组来回拉了三趟签子,车轮子都磨薄了一层。”

白老汉代表运输组起来还礼,乐得一直重复“应当的应当的”。

性子急的猎户催着苏榛往下报,美食组究竟一共得了多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