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最惨的时候遇见友情 - 打工旅行:一年实现一个梦 - 吴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章最惨的时候遇见友情

第14章最惨的时候遇见友情

人生第一本小说

2月中旬,南岛北部的苹果包装厂开始招工,苏菲决定开始新的工作,而我的小说截稿日期就在眼前。于是我们在瓦纳卡分手,苏菲继续开车北上,慢慢地掠过西海岸的绝美风景,前往尼尔森(nelson)地区寻找季节性工作,我则回到亚历山德拉的好朋友家,短住一周,完成小说的结尾。

说起我这对好朋友夫妻,还是几年前在工作中认识的,昆明一别后,没曾想居然会在新西兰的小镇重逢。他们才来新西兰没多久,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半年前自己的影子。担心存不下钱,担心没办法痛痛快快地玩,担心打工度假变得只有打工,没有度假。我说,我刚到新西兰那会儿,想玩的地方多了去了,冰河、蹦极、跳伞、热气球、滑翔,一个都不能少。就好像刚认识一个漂亮姑娘,你愿意为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即使是打工,这里也和国内不一样——在地球上跳高和在月球上跳高能一样吗?我说,你们该去享受这些完全不一样的工作。

在我写不动故事的时候,我给他们讲我读过的故事,又或者聊些人生理想之类的话题。在国内,我就不敢这么问:“嘿,你有什么理想?”

千篇一律的犹豫和沉默让我心灰意冷。

离开缺乏理想的国度,人会不会变得更有理想呢。理想的孕育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我相信愿意自我放逐的人多少还拥有一些对自由的向往。所以在新西兰遇到的每一个背包客,理想是个青菜萝卜一样的话题。理想从未高高在上,是现实让我们低到尘埃里。

这里没人嘲笑理想主义,没人用祝福伪装悲观。而我也终于在新西兰完成了生平的第一个理想,写完一部长篇小说。

2月20日,我写下了《上弦月》的最后一个字。落笔的那一刻,有种长长的释然,没想到自己竟然也可以办到这件事。从3年前写下第一个字,到3年后的结束,如果不去做,永远也不知道能超越自己。人生没有多少个3年,所以愿意用3年来完成一件事的人也没有多少。可很多事需要3年或者更久才能完成。

米尔福德的兄弟情

我告别了好朋友夫妇,去进行一场蓄谋已久的徒步。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新西兰的米尔福德步道(milfordtrack)堪称殿堂级的一条徒步路线。时逢旺季,更是需要提前半年预定。塔斯曼海的潮湿海风自西向东吹拂,新西兰的西海岸总是多雨。米尔福德的4天3夜并没有让我对风景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因为开普勒的绝美雨林,也许是因为糟糕的天气,反而是那些帮助了我的人,他们是最美的风景。

第三天,我的膝盖旧伤复发。卡尔曼和德福兄弟俩一直默默走在我前面不远处,借助一位好心的澳洲阿姨的护膝,我终于最后一个登上麦金农垭口(mackinnonpass),迎接我的是一只可爱的肥鹦鹉kea。

卡尔曼和德福在垭口前方的避难屋里等我,我们简单吃了午餐,他们把登山杖留给我,约定山脚再见。这天的后半程要下900米海拔,想想我就觉得头皮发麻。

下午4点,我终于拖着半条好腿抵达昆廷小屋的休息站,兄弟俩正悠闲地坐在门廊上喝咖啡。

“嘿,你终于到了,进屋喝杯咖啡,免费供应。”

我在长椅上躺了一会儿,上次这么狼狈是在什么时候呢?山涧吗?还是马拉松?好像都没有此次得到这么多陌生人的关怀。

吃完晚饭,德福跑过来,神秘地笑着问我要不要吃冰激凌。

“冰激凌?在山里能吃冰激凌?”我根本不相信。

“那你要不要吗?”

“我不知道……”

“你只需要说要!”

“好吧,我要!”

“小子,害羞可不行啊!朋友的好意要坦然接受才对!”

一会儿,他就变戏法似的拿来一大盘草莓冰激凌,这成了苦若黄连的米尔福德里最甜美的回忆。我们用完甜品,小屋的客厅已经没有什么人了。我和卡尔曼转移到温暖的壁炉前,围炉夜谈。卡尔曼拿出一个金属酒壶,他喝了一口递给我。从侧面看,他很像汤姆·克鲁斯。

“你喝喝看。”他神秘地笑着,简直和德福一样。

我喝了一口,平静的反应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