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生命还有无数种可能 - 打工旅行:一年实现一个梦 - 吴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章生命还有无数种可能

第10章生命还有无数种可能

衣锦还乡奥克兰

飞机降落,巴士在跑,骤雨湿了衣裳,重返新西兰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力呼吸。这是除了中国之外,我生活时间最长的国家,再怎样都没办法否认它带给我的亲切感。我带的钱与第一次来时相同,心情却完全不一样了。

我驾轻就熟地上了机场快线,在维多利亚大街转乘955路公交车,直奔北岸。在奥克兰北岸,有我新结识的好朋友小竹一家。

小竹只是因为看了我的博客日志,便认为我是个值得一交的朋友,这种真诚让我感动不已。对于真诚的好意,我向来是不客气地接纳的,因为爱的传递需要给予,也需要接受。

小竹家有个郁郁葱葱的后院,栽种了观赏植物和蔬菜,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坐在门廊的摇椅上,面朝庭院,谈人生和理想。

因为我正在写一个剧本大纲,话题自然就扯到了文艺青年上。很多人不赞同文艺青年的理想,就连带着无法赞同他们追求理想的精神,这既愚蠢又可怜。没准哪天他们就会一边慨叹“也许这就是人生了”,一边怀念“当时年轻真好啊”。

“我这几年的理想就是写本书,完了再写个剧本,”我告诉小竹,“理想其实不是多么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是吗?”

新西兰的夏天就要来了,即使吃了晚饭,天还亮着,我们穿着短袖拖鞋去海边散步,塔卡普纳(takapuna)海滩上有不少人,遛狗的,跑步的,海面上还有三三两两的皮划艇。

“这才是生活啊!”我忍不住感叹。

“是啊,新西兰人都不爱宅在家里,而且房子也便宜,没太大压力。”

如果能够在这里生活该多好啊!这是我第一次产生想要留在新西兰的念头,可惜我想做的事,还没有完成。

我在小竹家混吃混住,待了一周,终究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开始计划我的下一站了。

由恨生爱的城市

每年的11月中旬,是许多水果选果的日子。这些到秋天才成熟的水果,现在刚刚长成小婴儿,只有根正苗红的才能在残酷的选果作业中生存下来。

“选果很赚钱”,我死性不改地被忽悠了一把,奔着钱又回到了黑斯廷斯——这个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好印象的城市。

经朋友介绍,我在托莫阿纳路上的一户人家住下,房东是做外卖生意的,常常带回来各种炸鸡。房客除了我之外,还有三个打工度假的中国女生,和我一样,也挣扎在生存线上。尤其是两个上海姑娘,刚到新西兰就买了车,没开几天就撞山上了,可怜的姑娘还没领略新西兰的美,就已经找不着北了。她们被公检机构告上了法院,要赔两千多块,万般无奈下只得申请分期付款。更惨的是,她们的车没有上保险。

后来,俩人好不容易在黑斯廷斯落了脚,谋了份南瓜包装厂的差事,又因为迟到被愤怒的老板开除,真是要多倒霉有多倒霉。

在待业这件事上,我比她们更有经验。于是,我总是对她们说,不用担心,工作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一切尽在掌握。

我有时候会沿着托莫阿纳路散步,每逢此时,我的心情就安宁下来。托莫阿纳路上有一个玉米墙公园,广阔的绿地上有人在打板球或者橄榄球,绿地和马路之间种了两排树冠巨大的不知名树种,即便是在一天中最炎热的中午,树荫下还是凉爽极了。我看着那些在阳光下奔跑的年轻身影,想象他们今天不需要工作或者念书的原因。

玉米墙公园附近栖息了不少野鸭,也不怎么怕人,大摇大摆地在路上行走,或者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乘凉。

再往前,出现了令我眼前一亮的建筑风格。翘檐飞角,廊亭台柱,屋脊瓦沟,这分明是古色古香的中国园林啊!我加快步伐,果不其然,白墙上开着圆形的入口,上书“桂林公园”四个中文字。入口旁有块牌子,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20多年前,桂林与黑斯廷斯结为友好城市,后来中国方面就设计建造了这个独具中国特色的公园。

我有点开始喜欢这个城市了。

史上最高的选果户外工

本以为选果的季节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找工作的情况并不乐观。不仅工作职位少,听说工资水平也比往年低很多,原先7元钱一棵的果树,今年只有两三元钱。我联系了一些工头,不是没有工作,就是要求自备车。在新西兰找工作,如果没有车是相当不方便的,很多果园都在距离城市10公里左右的区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