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大唐的裂变华夷天下》(2) - 大唐的裂变 - 王澄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唐的裂变 >

第六十七章《大唐的裂变华夷天下》(2)

公元九四五年,后晋开运二年,南唐保大三年,后蜀广政八年,闽天德三年,南汉乾和三年,辽会同八年

大汉奸

李守贞围困青州半年后,城中粮食便已用尽,青州兵士饿死大半。秃头独臂的杨光远每日站在城墙之上,向北遥望,寄希望于辽国援兵。然而,他望穿双眼,却始终不见辽国人的一卒一马。杨光远失望至极,遥向北方稽首叹道:“皇帝,皇帝,你可大误我杨光远了!”其子杨承勋、杨承祚、杨承信劝杨光远出降,冀望能保全宗族,杨光远却不死心,说道:“我当年在代北之时,曾以纸钱祭拜天池,纸钱皆沉入池底,当时就有人说我一定会做天子,我怎会就这么死掉呢?你们不妨再等等看,我想,上天是不会抛弃我的。”

杨承勋明白,如果再和朝廷对抗下去,杨家就只有灭族一条路了,杨承祚、杨承信二人也认为,唯有开城投降,也许还有保住杨家种脉的一线希望。于是,杨承勋亲自率兵先将力劝杨光远造反的节度判官邱涛,亲校杜延寿、杨瞻、白延祚等人,一一捕获,并将他们全都杀死,随后又让杨承祚将众人的首级送给了李守贞。次日,杨承勋又纵火大噪,将其父杨光远劫持到家中,幽禁了起来。杨光远大骂了一阵,但转念一想,杨承勋此举说不定真能保住他杨家的血脉,也就不再吭声了。

杨承勋随即大开城门将李守贞接进城内。

李守贞率军入城后,杨承勋即劝说杨光远亲自上表自首谢罪,杨光远此时已别无他法,只好照办。

杨光远表章到达大梁后,石重贵因杨光远曾在太原帮助过他,想要保全其性命,但桑维翰坚决反对,说道:“造反大逆,罪恶滔天,古往今来,哪有赦免的道理?”

石重贵无奈,只好遣使命李守贞自行处置。使者到达青州后,李守贞当即率军士闯入杨光远的府第。此时,秃头独臂的杨光远正在马厩给马喂料。

李守贞笑道:“朝廷使者正在门口,想要回去禀报天子,但手中缺少一件东西。”

杨光远回头一看是李守贞,当时就明白了他的用意,故意问道:“什么东西?”

李守贞冷笑道:“杨公的头颅!”

杨光远高声叫道:“我有何罪?当年我以晋安寨投降辽国,让他们石家世世为天子。如此大功,他们难道忘了吗?”

李守贞再不言语,待其说完后,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刀刺进其肚腹之中……

杨光远死后,杨承勋带领诸弟亲往大梁谢罪请死,石重贵不但赦免了他们,还分别赐予军职:杨承勋为汝州防御使,杨承祚为右骁卫将军,杨承信为右羽林将军。

随后,石重贵即将青州平卢军降为防御州,以襄州防御使刘审交为青州防御使。

杨光远孔目官宋颜为求活命,将杨光远藏匿的财宝、名姬、良马全献给了李守贞,其中绝大多数是杨光远从范延光那里抢夺来的。李守贞由此而一日暴富,不禁喜出望外,连忙将宋颜藏匿起来。不想,早有人将此事密报给了桑维翰。桑维翰大怒,当即遣人将宋颜搜出来斩杀。自此,李守贞便对桑维翰有了怨意。

这批财物原本是华温琪数十年聚敛而得,先后四次易手,华温琪、秘琼、范延光、杨光远皆因此送了性命,如今为李守贞所得,却不知他能守得长久否。后人叹道:

贪人好聚财,恰如枭爱子。

子大而食母,财多还害己。

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李守贞得到巨财却仍不知足,竟然又把朝廷赏赐给行营将士的金银宝物全据为己有,只将粗茶、染木、姜药之类的杂物分给了将士们,因此,军中大为怨恨。兵士们为了泄愤,便用布帛把分来的这些杂物包成人头的模样,暗地里称其为“守贞头”,悬挂在树上,作为靶子,射箭、投石取乐。

李守贞班师回朝后,朝廷又加封他同平章事,并将杨光远在大梁的豪宅赐给他。李守贞还嫌小,又大肆扩建,一直扩展到军营围墙,这才罢手;随后又大兴土木,一直大干了一年多,方才建成,果然是豪阔至极,俨然为京师之最。

杨光远之乱刚刚平定,北部各镇又相继来报:辽国人又大举南侵了!而且,此次兵势更盛,单是赵延寿的前军就有三十万人之多!

几日后,杜重威的飞翎特使急报:辽国大军已分兵攻陷鼓城、藁城、元氏、高邑、昭庆、宁晋、蒲泽、栾城、柏乡等县,赵延寿率前军已经抵近邢州!

石重贵大惊,当即决定再次御驾亲征。不想,他因为急火攻心,次日一早就病倒了,而且病势很重,连御榻都下不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命郓州节度使张从恩、邺都留守马全节、护国节度使安审琦大会诸道之兵于邢州,命武宁节度使赵在礼屯守魏州。

不久,又有军报报至大梁:辽帝耶律德光又亲自率大军南下了!他这次是势在必得,竟在元氏建衙开府,准备长久之战。

桑维翰忌惮辽军威势太盛,只好命张从恩等率军稍稍后撤,以避开辽军锋芒。他哪里知道,所谓两军相遇勇者胜,张从恩这一撤军,诸军不明就里,还以为张从恩战败了呢,纷纷从邢州向南溃退。诸军顿时就乱成了一团,一时间,人人惊惧不已,如丧家之犬般夺路南窜,一直退至相州,各军仍然无法整肃。从邢州到相州,到处都是丢弃的军器、盔甲、辎重,而且,各军所过之处,大肆焚掠,魏州百姓大受荼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