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大唐的裂变遍地胡虏》(2)
公元九二四年,后唐同光二年,前蜀乾德六年,吴顺义四年,吴越宝大元年,南汉乾亨八年,契丹天赞三年
大面子
洛阳毕竟是历代帝王之都,又经张全义数十年经营,市井繁华,人口稠密,宫室更是鳞次栉比,富丽堂皇,就连大梁都无法与其相比。李存勖迁都洛阳后,着实兴奋了一阵子。然而,不久烦恼就来了:洛阳的皇宫大内固然宏大阔敞,但宫宇深邃,十室九空,太监、宫女们皆言宫中常常见到鬼怪。李存勖大为骇异,便问其缘故,宫苑使王允平煞有介事地说道:“我等在长安大内之时,六宫嫔御,将及万人,椒房兰室,无不人满。现今宫室大多空闲,鬼怪喜欢幽僻之地,所以经常现身。”李存勖大悟,立令李绍宏、景进、王允平等搜求天下美女,以充内宫。
没过多久,数千美女就被召入了宫中,不过,人一多,事也就多了。李绍宏趁机对李存勖说道:“如今宫中美人太多,服侍之人却太少,请陛下下旨,增加宦者人手。”李存勖依其所言,下旨道:“内官不应居于宫外,前朝内官、诸道监军连同藏匿的宦官,不分贵贱,一并来内宫报到。”
此旨一下,大唐昭宗时遣散的宦官们无不欢天喜地,个个笑逐颜开地前往内宫报到。宫内原本有五百多个太监,不到一月,便增添了一千多人。李存勖对他们皆优厚待遇,依为腹心。天祐初年以来,内宫诸司长官一直由士人代任,至此,又被重新起用,宦官势力死灰复燃,不久就又开始干预政事了。李存勖又依照李绍宏建议,重新设置诸道监军,各节度使出征或驻守之时,军府之政皆由监军决断。这些宦官监军经常凌驾于主帅之上,仗势争权,因此,各藩镇皆愤愤不平,却敢怒不敢言。
段凝很快就发现李绍宏越来越受到李存勖的信重,其权势也越来越大,于是,便极力结交讨好,厚加贿赂。李绍宏也将段凝引为心腹,一有机会便在李存勖跟前夸赞段凝,甚至说他有盖世奇才,可委以大任,屡次请求加授兵权给他。
段凝要贿赂权贵,离了钱是不行的,私财用完了,就挪用藩镇库钱,而且窟窿越来越大。掌管金库的库吏大为担心,屡屡催促他偿还,段凝无法,只好去求李绍宏,李绍宏总是设法为他在账面上抹平。
春节过后,幽州来报,契丹人大举南侵,已经兵至瓦桥。李绍宏趁机向李存勖建议,应该以段凝为统帅,令其率军救援幽州。但郭崇韬坚决不同意,说道:“段凝乃亡国败军之将,使奸行谄是其长项,若说用兵打仗,他是万万不行的。”李存勖也知道段凝此人不堪大任,遂以时为郓州天平军节度使的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以陕州留后霍彦威为其副使,以李绍宏为监军,率军救援幽州。
大军北上的路上,先锋将安元信经常在李嗣源跟前取笑霍彦威,甚至拿他的独眼逗趣。霍彦威身为降将,自然是敢怒不敢言。李嗣源听说后,密对安元信道;“成败皆由天定,运来不由人力。当年,氏叔琮围攻太原,公又有何勇可说?现今国运兴盛,才使我等有如今富贵,你又怎可羞辱绍真公呢?”安元信大悟,连忙向霍彦威赔礼道歉。霍彦威对李嗣源极为感激,发誓要以死报效。
契丹人最怕的就是“横冲将军”李嗣源,一听说他率军前来,大掠一阵之后就退了回去。李嗣源依照诏命,命安元信、段凝与董璋分别率其部属戍守瓦桥关,他则率其他各军奏凯而回。
李存勖见国家已经初定,便依照张全义建议,准备举行南郊大礼,遣皇弟李存渥、皇子李继岌前往太原迎接太后、太妃。
李存渥、李继岌到太原后,太妃刘代云对曹太后道:“祖宗陵庙在此,若我们姐俩都去了洛阳,到了年头岁尾,又有何人来祭祀先祖呢?”遂执意留在太原,曹太后只好答应了她。
曹太后一到洛阳,李存勖就举行了隆重的南郊祭祀大典,大赦天下。新罗、渤海、党项、回纥、黑水、回鹘等国皆遣使朝贺。
此时,高季昌已经离镇四个月了。四个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伶官、宦官到高季昌的寓馆里索求财物,高季昌所带来的银两、财宝早就被他们搜刮完了,因而,郊天大典一过,高季昌便再次上表,恳求放他回归荆南。李存勖此时已没有理由再留他了,只好召郭崇韬进宫商议。
郭崇韬一见到李存勖,便说应该立即放高季昌回荆州,李存勖道:“朕观此人雄武有大志,放其归镇,无异于放虎归山啊!”
郭崇韬言道:“天下已经安定,四方诸侯虽然相继奉表称贺,但多是遣其子弟和将吏前来拜见,只有高季昌亲自来觐见,可见他是真正尊崇陛下之人。若陛下不放其回去,天下人会怎么看陛下呢?一旦失信于天下,又有谁还会来归附陛下呢?再者说,高季昌即便有异心,荆南处于四战之地,地狭将寡,陛下遣一上将即可将其收服,又何惧之有呢?”
李存勖想想也是,便颁诏准许高季昌回荆南。
诏书刚一盖上玺印,郭崇韬即请中使连夜至驿馆向高季昌宣旨,并遣心腹带给高季昌四个字:“旨至速离!”
高季昌又喜又惊,连忙率三百亲骑趁夜离开了洛阳,匆匆如漏网之鱼,一路飞驰,连早饭都不停下。左右大感奇怪,问道:“既然陛下已有圣旨,我们何必如此匆忙?所谓君无戏言,难道皇帝还会反悔吗?”
“不错,若不是这样,郭侍中也不会让人来通知我速速离开。”
“若是如此,郭侍中岂不是对皇上不忠?”
“不然!”高季昌语气极为坚定,“此乃大忠!他定然知道陛下是在他的劝说下才勉强同意我离开洛阳的,明日必然反悔,那时,恐怕上天诸神也难以谏阻了。陛下必然会将我软禁在洛阳,自然也就失信于天下!他刚刚入主中原,就对诸侯做出这种不义之事,天下人又会怎样看他?他这个皇位还能安稳吗?”
左右在马上连连称是。
高季昌突然又叹道:“唉,高某此次前往洛阳,有两个大错啊!”
左右皆摸不着头脑,问他是何大错。高季昌道:“第一个大错是高某不该来,第二个大错是陛下不该放高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