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重装骑兵来支援 - 三国霸主 - 凌无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三国霸主 >

第二百二十四章重装骑兵来支援

听到刘宇这话,周围的飞天军士气更盛,无不扯脖子大喊道:“殿下威武、殿下威武……”其实秭归城一战也仅仅是头两天打的比较艰苦,接下来基本没发生大规模的战斗,即使是在最艰苦的头两日,益州军也没有使出全力,一次是十万人攻城,一次是二十万人攻城,并非益州军轻敌,而是益州军无力发动全军猛攻。

刘宇为了破坏益州军的攻城器械,一举捣毁了益州的后勤部队,这对整个战局影响太大了,不仅使益州军失去了攻城的利器,而且还导致益州军大营粮草不足,这一点是对益州军最致命的,粮草不够,反正便心存顾虑,不敢轻易使出全力,而不能调动全军攻城,又导致攻城人力有限,迟迟无法攻占城池。这成了益州军最终无奈而退的主要原因。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茵,想不到刘宇当初的一个冒险行动,恰恰成为关系到双方成败的关键。

直到现在,刘宇都认为益州军的撤退是因自己手中有张琪瑛这个人质,而没有想到益州军撤退的另一主要是原因粮草不济。

至此,以刘宇为首的飞天军和以法正、吴懿为首的益州军在秭归城的战斗告一段落。

此战双方各有伤亡,飞天军方面的伤亡在三万以上,益州军的伤亡则接近四万,双方是半斤八两,谁都没占得便宜,不过,益州军前去增援刘琦的路径被刘宇一众死死封住,这对以刘琦为首的荆州军而言则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三十多万的南阳军把十余万的荆州军困在营寨中,短时间内还好说,但时日一久,不仅粮草告急,而且下面将士们的情绪也日渐急噪,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一般急速的蔓延着,想抑制都抑制不住,人们对刘琦的只守不攻、坐以待毙的策略也越发的不满。

在南阳军的围困下,刘琦营内的粮草日渐空虚,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卒们的口粮已开始严格控制,由每日三餐变成每日两餐,再后来就变为每日一餐,即使一天只吃一顿,饭菜也十分有限。

许多吃不饱饭的士卒饥肠辘辘,等到了晚上,三五成群的跑出营房,以偷杀军马为食。

刘琦得知后此事后异常震怒,当即就把被抓住的几名士卒全部处死,但士卒们的饥饿可不是能靠人力控制的,虽然处死了几名偷食军马的士卒,但还有更多的士卒冒险前去尝试,渐渐的,刘琦也控制不住了。

这时候,那么聪明又精通兵书战策的刘琦也是一筹莫展,被困在南阳军的包围圈里,他不了解外面的情况,只是按时间推算,益州的大军早应该到了,这么多天,即使爬也该爬来,怎么就迟迟不见益州军的踪影。

此时他已预感到益州军肯定在行进的途中遇到阻挠,现在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等下去,等益州军突破阻力前来援助,要么就率众突围,以己方十余万的兵力杀出一条血路,前去与益州军汇合。

但是这两个选择都有很大的风险。

若是坐等下去,益州军最终没有赶来怎么办?那己方的十多万将士可就真成了坐以待毙,得让南阳军兵不血刃的全歼;若是选择突围,三十万的南阳军已扎稳营寨,防守坚固,以十多万对三十万,又是攻坚的一方,无疑是以卵击石,即使能突破重围,只怕最后也存活不下来几名将士。

现在他的决定不仅关系着十多万荆州军的生死,也关系到自己的存亡和父亲能否坐稳荆州,责任重大,他不敢轻率行事,所以就这么一直耗了下来。

他能继续往下耗,但军中挨饿的士卒们已经耗不下去了,由于军马已被刘琦的亲兵卫队严加看管起来,许多饿的两眼发花的士卒开始趁夜逃营,翻过己方的寨墙,逃向南阳军那边。全军的形势已越来越不受刘琦的控制。

刘琦一系被困数日,坐镇江陵的刘表也得到了消息,老头子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得知益州军粮草不足,前进途中遇阻,他立刻从江陵中急调出二十万石粮食。一石为四十斤,二十万石就是八百万斤,不过这么巨额的粮草其实也仅仅够四十万益州军十五天所需。

另外,钟天又责令武陵郡的郡首苏飞再筹备二十万石粮草送往益州军大营。

刘表和武陵郡的粮草相继送到,此时益州军已经撤回到南郡和武陵郡的交界处。

虽然粮草被补给上了,但益州军的统帅法正和吴懿却留在原地没有动,整座大营平静的没有任何要向前进军的意思。

儿子和自己的主力军都被困在敌人的重围中,生死系于一线,刘表哪能坐等下去,一连数次派人前去催促益州军赶快进兵,但都被法正以秭归城内敌人众多阻挡己方前行路线的借口搪塞回去。

此时刘表总算是看明白了,益州军根本就不在乎刘琦一系的死活,也不在乎自己的荆州是否能守得住,他们在乎的只是他们自己。

刘表心中叫骂的同时,也在苦思良策,如何解刘琦之危,思前想后,他也没想出个太好的办法,最后,只能派人给南郡的郡首刘度下达命令,让其马上集结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从外围进攻南阳军,解救被困的刘琦一系。

接到刘表的命令,刘度忍不住连连咧嘴,南郡的郡兵早就派到江陵去了,后来受刘表的调派回来打南阳郡,结果全军临阵倒戈,统统投降了南阳军,现在虽然大多士卒都已被南阳郡遣散回来。

但再想把这些散兵游勇招集起来继续与南阳军战斗,难上加难,也没有人会接受如此可笑的事情。

别说招集十万人的军队,现在就算让他招集五万人去与南阳军战斗都困难。

但刘表的命令已到,他又不能不从,只得硬着头皮按刘表的指令行事。

刘度使尽浑身解数也仅仅聚拢起一支两万来人的军队,这支军队的成员大多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还有一部分是由郡内各大户人家凑出来的家丁、奴仆,至于领军的将领,南郡的武将们根本无人敢出来担当,这两万人也就只能由刘度自己亲自来指挥。

这支军队,即没有精兵,也没有良将,别说和三十万的南阳军交战,即使碰上一万的南阳军也未必能打得过。

刘度又不是傻子,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他统领着麾下的文官、武将以及二万多人的军队,向南郡和南阳郡的交界处进发。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距离南阳军大营还有二十里地,他就不敢再向前走了,下令全军驻扎下来。

刘度是按照刘表的命令行事了,只是他不具备实力也不敢与去南阳军交战,组建军队也只是为了应付了事的无奈之举,可以说对被困的刘琦一系没有任何帮助。

能救刘琦的益州大军停步不前,而前去营救的刘度一众又无能为力,刘琦一系的被困之危仍然迟迟未解。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在围困刘琦一系已有十天时,又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加入南阳军,那是江夏郡的降军三万重装甲骑兵。

本来这支部队乃是黄祖根据江夏特有的民风创建的,但是却是没有想到自己在进攻樊城的时候,莫名其妙便是被刘宇斩杀!

而现在飞羽军在诸葛亮黄忠两人的带领下,攻进江夏郡,江夏失去了黄祖这员猛将,除了重装骑兵还算是有点战斗力,其他的皆是不是飞羽军一战之敌!

飞羽军势如破竹短短的半个月便是横扫了整个江夏郡,与此同时与江夏军的重装骑兵展开了多次的对战!

值得一谈的是重装骑兵的统帅竟然是黄祖的女儿黄娜儿,黄娜儿巾帼不让须眉,誓死守护着江夏郡最后的一片宁土!

但是终究是寡不敌众,足足五万的重装骑兵,也是被黄忠杀了两万之后,诸葛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国家大义来策反黄娜儿!

诸葛亮用刘宇的身份,和刘表的胆大妄为,还有江夏郡百万百姓的幸福来劝说,黄娜儿!

而黄娜儿心中自知哪怕自己宁死不降,也是无济于事,重装骑兵也就是只能到了这个地步了!再也不能有任何的作为了!

由于重装骑兵攻城不行,刘表对重装骑兵也是没有任何的想法!毕竟现在的荆州地方大多是多山多水的地方,重装骑兵在荆州实际上没有大的用处!

因而在黄祖死后,刘表便是将江夏郡的地方军全部征调到了南郡去进攻刘宇了!以此造成了江夏郡根本就是没有任何的抵挡!

面对这样的局面,黄娜儿也是独木难支,何况江夏郡临近南阳郡的百姓早就是全部迁徙到了南阳郡,哪怕刘表再封锁消息,但是老百姓的选择是不会错的!

在诸葛亮劝说的时候,黄娜儿心中就是有了投降之意,但是自己的父亲是死在了刘宇的手中,让自己投降自己的杀父仇人,这个好像是有点难以理解!

黄娜儿同样是如此!因而黄娜儿便是想要重装骑兵投降刘宇,自己以身殉父!

但是重装骑兵有个特点,那就是他们只听黄家父女的命令。别人的命令,就算是汉灵帝下来了都是没有用的!因为重装骑兵是黄家的私人部队,这五万人也是黄家自己出钱组建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