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灰尘“臣韩宋,拜见陛下。”…… - 入夜 - 没齿痕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入夜 >

第181章灰尘“臣韩宋,拜见陛下。”……

第181章灰尘“臣韩宋,拜见陛下。”……

“娘!”宁佳与绕过炭盆,摸了江漓的脉便出指解xue。她急得冒汗,却只能缓劲按摩江漓手臂,“怎、怎的没反应?”

江漓的视线紧随宁佳与,勉强莞尔道:“他们喂我喝了药。”

“疼......”宁佳与眉心紧锁,撚着衣袖一点点沾去江漓两颊的汗,“娘疼不疼?”

“不疼。”江漓注意到她身后的长剑,及剑鞘上式样特殊的回纹,“那是......”

宁佳与依言侧首,道:“是展凌君近卫,以宁兄弟赠我的生辰礼。”

“对了,百夷进献琛惠帝的贡品,”江漓神色恍然,“想是赏了。”

宁佳与听得百夷愣了会神,复道:“不妥吗?”

火光消减,映入江漓眼帘的轮廓越发显得柔和。

“以往总闹着学剑,日前见你随身佩折扇,我道你舍了这喜好呢。”

“我......”宁佳与不自觉低头,“还是不愿用本该抵御外敌的刀剑与同胞相残杀。”

“舒颜,做你看来对的事,别自责。那折扇,”江漓道,“李前辈给你做的罢?”

宁佳与稀奇,撑着床贴进江漓怀里。

“母亲如何知晓?”

“当年,李前辈从琅遇逃到墨川边境,身上就背着不少威力罕见的机关利器。你父亲巡查过路,将人救回军营。元太后助我们越狱后转交的牌子,便是李前辈临行之际承诺你父亲的信物。如有困难,”江漓依稀可以感受女儿体温,满足地舒了心,“尽可拿着牌子到步溪茶楼寻掌柜的帮忙。”

“逃?”宁佳与诧异擡眸,“莫非师父——”

被人追杀过吗?

“彼时确有一群不似宁州军打扮的人,在墨川边境徘徊寻觅。至于对李前辈是杀是打,不得而知,恰逢两州大战,你父亲也无暇分身探究。姓氏以外的事,”江漓回忆道,“前辈并未过多透露。”

倘果真如此,师父曾跨越千里潜入长年战乱的琅遇,大抵便是为藏身了。

李施不会讲江漓口中令韩雨安然入眠的故事,是以调制了安神丸。安神丸未见效的空白,师父就摩挲着那些朦胧的曾经,为雨儿充填不安的夜。

师父逃向琅遇之前,甚至不必说迈出家宅大门,日子比自落地始即须待字闺中的姑娘更冷清。她降生于几无父母身影的庭院,孤身十四年。

要论恩怨深至追李施从北到南将近绕了七州一整圈的仇家,除却与李氏牵扯颇多的步溪王室,宁佳与脑海中没有别的答案。

“......舒颜?”

“嗯?”宁佳与愣道。

江漓叹了口气,笑道:“问你的扇子呢,很衬这身红衣裳。”

宁佳与摇摇头,道:“坏了。原本景安坏过一次,展凌君替我修了扇面。扇骨材质特殊,不好修,得改天请教师父。”

“展凌君?”江漓疑惑,“是元太后生辰宴那日,为我们家说话的少年?”

“对啊,他还揍了墨珩,我与墨珩争执之事一直也没人找上父亲。”宁佳与道,“母亲不记得?”

“他......没说破你的身份?”

“是不敢认。他以为,”宁佳与沉默片刻,道:“我、母亲、父亲皆未能免灾,盖因他不济事,内疚有年。”

“嘉宁和墨川如此迫切想要铲草除根,他是宁善最器重的儿子、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嘉宁君主的人,却不知你我隐匿在外?我虽受困琅遇,宁展的威望则远高于城墙。凭他的能力,”江漓竭力深思,“宁善光瞒是瞒不住的。”

宁佳与闻言猛醒——这处古怪三番四复暴露在她面前,她竟毫无觉察。

宁展谈及韩雨的状态碎片般冲天抛洒,宁佳与仰头凝望,骄阳耀目。

她不确定道:“展凌君......像是亲眼见证了我与母亲的死,因此深信不疑。”

思及韩宋的结局,可怖的猜想接二连三浮现。

“你和展凌君关系如何?”江漓冷不丁道。

宁佳与唇齿翕张,忐忑道:“关......关系?”

江漓忍俊不禁。

“你跟人道谢了吗?”

“扇面?”宁佳与一下坐直,“当然。”

“我是说儿时那次。”

“没啊......可我花两个月准备的谢礼,母亲不是交与元太后了么?您真忘了?”宁佳与眼神嗔怪,“别是拿我打趣罢。”

“若是你。你更希望听旁人说母亲爱你,”江漓玩笑似的道,“还是听我亲口说?”

宁佳与直觉,以如今不上不下的关系,她要专程为此事向宁展道谢,彼此间指不定又得相顾无言好一阵。

“好好好,我另择良辰吉日邀展凌君去济江坊用饭。”见母亲欲同她挑嘴时那般念叨她磨蹭,宁佳与立马勾指起誓:“我自己挣钱,绝不赖闻人阿哥替我惠钞。”

“傻话。”江漓笑意愈浓,任由宁佳与托起她的掌心往脸蛋贴,“济江坊都是自家人,担心他们怕你回去掌事、管账,反而得不偿失,生分了。你乐意经商,就回去,不乐意,就接着当你的大侠。”

“什么呀。”宁佳与浮夸咋舌,“母亲这些年净琢磨读心术去了?”

江漓皱了皱鼻,道:“我的亲骨肉,能读不懂吗。”

“那母亲读。”宁佳与眼圈打转,神秘道:“女儿此刻是何想法。”

“你想......”江漓故作苦恼,“知道你父亲负罪的实情?”这话锋猝不及防,宁佳与面色乍青乍白。她握紧江漓的手,缓慢道:“韩家,究竟受了多大冤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