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人情
马蹄在青石板上踏出清脆的声响,又骤然停住。
“夫人?”猴子勒住缰绳,不解地看着前方那个调转马头的身影。
慕卿浔没有回头。“西山随时可以去,但里面的东西,却不是随时都能查的。”
她的决定来得突兀,却不容置喙。
“改道,递牌子,进宫。”
猴子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查内务府的库房记录,那是阿六的活。但要让这件事变得“名正言顺”,让阿六能查到真正的东西,就需要一把钥匙。
整个大庆朝,能打开这把锁的,没有几个人。
皇后,是其中权柄最重的一位。
“是。”猴子不再多问,立刻拨转马头,朝着皇城的方向奔去。
宫门前的等待,比任何审讯都要磨人。
红墙黄瓦,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也压抑着所有人的呼吸。每一个进出的太监宫女,都垂着头,脚步细碎,像是一群被设定好轨迹的傀儡。
慕卿浔递进去的,是“护国夫人”的牌子。
这是先帝御赐的身份,是荣耀,也是一道护身符。但在这深宫之中,荣耀有时也是最扎眼的东西。
一个时辰后,一名年长的太监才慢悠悠地从宫门里出来,引着她往里走。
“皇后娘娘在坤宁宫等着夫人。”太监的声音又尖又细,不带任何情绪。
穿过一道道宫门,走过漫长的宫道,周遭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浸透了百年的规矩和寂寞。
坤宁宫内,檀香袅袅。
皇后端坐于凤座之上,一身常服,却自有一股母仪天下的气度。她年约四十,保养得宜,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笑。
“护国夫人平日里为国事操劳,今日怎有闲暇入宫?”
慕卿浔依足了礼数,恭敬行礼。“臣妇参见皇后娘娘。今日入宫,是有一事相求。”
“哦?”皇后抬了抬手,示意她平身,“本宫与夫人虽不常见,却也听闻夫人的名声。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臣妇近日偶感体乏,听闻宫中养生之法独到,尤其是娘娘宫里用的熏香,清而不腻,闻之可静心安神。臣妇斗胆,想向娘娘讨个方子,也学学宫里的雅致。”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是请教,也是恭维。
皇后脸上的笑意深了些许。“不过是些寻常草木罢了,算不得什么方子。夫人若是喜欢,本宫让司香局给你备一些便是。”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夫人办的,都是军国大事。本宫这些,不过是妇人家消磨时间的玩意儿,怕是入不了夫人的眼。”
“娘娘说笑了。”慕卿浔垂首,“再大的军国大事,也离不开衣食住行。臣妇是武将出身,于这些精细事上,实在粗疏。”
她像是自嘲般地继续说道:“说来惭愧,臣妇久疏妆扮,前日想寻一方好丝帕,才发觉如今市面上的苏绣,针脚浮躁,远不如从前。想来,只有宫里的贡缎,才能维持那份精工了。”
话题,终于被引到了它该去的地方。
空气中的檀香味,似乎也变得锐利起来。
皇后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都是些身外之物。内务府循例采办,本宫也不甚过问。东西的好坏,全看底下人的手艺和用心。若是用心,寻常绸缎也能绣出锦绣文章;若不用心,给了云锦,也是糟蹋。”
她的回答,像一团上好的棉花,看似柔软,却能化解掉任何力道。
她没有否认贡缎的精美,却把责任与品质,都推给了“底下人”,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慕卿浔的心沉了下去。
她知道,皇后听懂了。但她不打算直接给答案。
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皇后在衡量,这件事,这个人,值不值得她沾手。
“娘娘说的是。”慕卿浔顺着她的话往下说,“是臣妇着相了。底下人办事,确实最看一个‘勤’字。若有懈怠,库房里再好的东西,放久了也成了废品,白白可惜。”
她将“废品”二字,咬得极轻,却又足够清晰。
皇后饮了口茶,没有接话。
房间里,只剩下茶盖与杯沿碰撞的轻响。
慕卿浔明白,再问下去,就是失了分寸。她此行的目的,是求一条线索,而不是与皇后为敌。
她缓缓起身,再次行礼。“臣妇叨扰娘娘多时,这便告退了。”
“也好。”皇后放下茶盏,“锦心,替本宫送送护国夫人。”
“是。”一名侍立在旁,始终沉默不语的大宫女应声上前。
慕卿浔跟在锦心的身后,沉默地向外走。
她知道,自己失败了。皇后不愿开口,阿六那边就寸步难行。强行去查,只会打草惊蛇。
或许,她该回到最初的计划,去西山。
就在她心思急转之际,身旁的锦心忽然开了口,语气里带着一丝抱怨的熟稔。
“夫人有所不知,这宫里头,看着样样都好,其实烦心事也不少。”
慕卿浔脚步未停,只侧耳听着。
锦心像是打开了话匣子,继续抱怨道:“就说上月,内务府那帮人清点库房,又报上来一堆破事。说是一批旧年的贡缎,存得久了,都受潮发了霉,只好报损了事。白白糟蹋了多少好东西,真是可惜。这要是放在外面,得是多少人家一辈子的嚼用。”
她的声音不高,像是寻常宫人之间的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