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市价
沈乙站起身,身体冰冷。
他看着这群瞬间变脸的商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知道,他失败了。
对方不只是要阻断他们的商路。
他们是要把谢绪凌和慕卿浔,连同整个北境,一起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走出酒楼,外面的阳光温暖,他却感觉不到一丝热度。
他必须立刻把消息传回去。
可他刚走到街角,就察觉到身后有几道不善的影子跟了上来。
京城里的那只手,已经伸到了扬州。他们不只想让他的任务失败,还想要他的命。
黑石仓建在扬州城外,临着运河。一座座巨大的粮仓,如同匍匐的巨兽,无声地彰显着主人的财富。
这里是张家的地盘。
马车停在庄园门口,慕卿浔下了车。她身后只跟了两个亲卫,一身布衣,看不出身份。
张家家主张文远早已等在门口,五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一身暗纹绸衫,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恭敬。
“不知夫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慕卿浔没有与他寒暄。“张家主,叨扰了。我们进去说。”
张文远侧身让路,引着她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一间雅致的厅堂。下人奉上茶,他才小心翼翼地开口。
“夫人今日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慕卿浔将一份盖着帅印的令牌放在桌上。“北境大雪,灾民遍地。我奉将军之命,前来扬州购粮,平价购粮。”
张文远拿起那令牌,仔细看了看。他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
“原来是为赈灾而来。夫人仁心,将军义举,我等商贾,感佩万分。”他放下令牌,叹了口气,“只是,夫人有所不知。今年江南雨水多,收成不算好。我张家虽有薄产,可这几座粮仓里,大多是替别家代存的粮食,我们自己做不得主。”
慕卿浔端起茶杯,没有喝。“张家主,我来之前,查过扬州府的粮册。黑石仓登记在册的存粮,有三十万石。其中属于张家自己的,便有十二万石。”
张文远的笑容僵硬了一瞬,很快又恢复如常。“夫人明察。不错,是有十二万石。可我张家上下几千口人要吃饭,还有佃户、长工……这粮食,看着多,其实都是有数的。一动,就要伤筋动骨。”
“我不是要白拿。”慕卿浔重复道,“按市价买。一钱一厘,都不会少。”
“市价?”张文远像是听到了什么为难的事情,“夫人久在北境,可能不清楚。如今这粮价,一天一个样。到处都缺粮,到处都涨价。老朽若是按市价卖给您,回头拿什么去补这个缺口?下面的族人,怕是不会答应的。”
厅堂里的空气凝滞了。
亲卫站在慕卿浔身后,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
慕卿浔抬手,制止了他。她看着张文远,语气平静。“张家主的意思,是帅令也不管用?”
“不敢不敢!”张文远连忙摆手,“将军的帅令,在扬州自然是管用的。只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军管的是军务,我们这买卖上的事,自有市场的规矩。老朽若是破了规矩,以后还怎么在扬州立足?”
他话说得滴水不漏,意思却很清楚。军令,管不到他的粮仓。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觉得话说得太绝,又换上了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
“不过,将军为国戍边,我们也不能毫无表示。这样吧,”他伸出三根手指,“老朽愿以张家的名义,向北境捐献三百石陈粮。虽是去年的粮食,但熬粥果腹,绝无问题。也算是我张家为北境出的一份心意。”
三百石。
对于十二万石的存粮,这个数字是一个羞辱。
还是陈粮。
慕卿浔没有动怒,她甚至连一点情绪的波动都没有。
“张家主真是慷慨。”
张文远听不出她话里的意味,只当她是接受了。“夫人谬赞。我等商人,小本经营,也只能尽这点绵薄之力了。当然……”
他话锋一转,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若是能有长久的章程,又是另一说了。比如,朝廷若能体谅我等的难处,将漕运的几条专线,或是两淮的盐引,交由我们来打理。那我张家便是砸锅卖铁,也定要为将军分忧。别说十二万石,便是二十万石,老朽也能给夫人凑出来!”
图穷匕见。
他要的不是粮价,是专营权,是朝廷的政策。
慕卿浔终于有了动作。她站起身。
“张家主的难处,我明白了。”
张文远一愣。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术,准备和她讨价还价,耗上几天几夜。可她就这么站起来了。这和他预想的完全不同。
“夫人这就要走?”
“是。”慕卿浔回答,“三百石陈粮,就不必了。北境的将士和百姓,还不至于吃这些。张家主的好意,我心领了。”
她说完,转身就向外走。
没有愤怒,没有质问,甚至没有再多看他一眼。
张文远僵在原地。他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说不出的难受。他看不懂这个女人。按理说,她应该求他,或者威胁他。可她什么都没做。
他快步跟了出去,一直送到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