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甲归城寻故冢,再拾焦土种杏坛
卸甲归城寻故冢,再拾焦土种杏坛
到底是哪一年回到哈尔滨这个小城的,陆准自己也不记得了。
又是炎炎夏日,哈尔滨那冻了许久的土终于完全消解,城外山头长出的茵茵野花,在温暖的风中摇曳着。
他一步一步走过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像是要一遍一遍抚过记忆中的遗迹。
“完全不一样了……”
他看着这座欣欣向荣的哈尔滨城,笑了笑。
“哈尔滨大酒楼……都没了。”
“可不是嘛,那大火烧了一天一夜,都成灰了,啥都烧没了。”
韩志远站在他身边。
“咱们的人现在在哪儿啊?总不会在地窖里呆着了吧,赶紧都带我去见见,还有……我爹……”
他收住了脸上的笑容,转过头很认真的看着韩志远,
“你刚见到我的时候就支支吾吾的,其实不用你说,我那时候就收到消息了,我爹在1945年8月12号晚上牺牲的。”
“嗯。”
韩志远沉默片刻,
“当时我都没在场……都不知道,你爹是怎么死的。不过当时志鸿在,他说,你爹正在那搬粮食呢,一颗子弹冲着他脑袋就去了,只一下。”
“我就想问你,我爹埋哪儿了?”
“城外头,明儿我就带你去看。”
“其他人呢,都还好吧?”
陆准理了理衣领,跟着韩志远走向一栋小屋。
“好着呢,就是那晚过后老宋不知道哪儿去了,也没找着他尸体,往后也没能联系得上,其他人都好。”
他推开了门,
“进去吧。”
“老弟,谁来了?”
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的人擡起头,虚着眼打量了一会儿,
“哟,陆准。”
韩志鸿从凳子上站起来,从兜里抓出一把瓜子,递到他手上。
“志鸿哥,你眼睛……”
陆准看着他瞎了的右眼,愣住了。
“害,没事儿,老子我命大。”
韩志鸿咧着嘴笑了,摆摆手。
“你都不知道,那天晚上黑灯瞎火的,扛着粮食就是跑啊,不知道哪里砰的一声响,我回头一看,眼前一黑,就啥都没了,结果再一睁眼,你猜怎么着了?”
他推了陆准一把,将他拽进门里,
“老子我刚醒过来,就听他们在我耳边说,小鬼子投降喽!”
“行了你。”
韩志远打断了他,
“要不是那天我跟江寒及时赶到,把你背出来,你恐怕就得交代在那了。”
“要说当年那些鬼子走的可真急呀,把那些个女人孩子全丢下了,满大街的哭哟,话又听不懂,最后还是咱们组织建了个收容所,这不,这两年陆陆续续的愿意回去的都送回去了。”
“还有留下的呢,老李不就娶了个日本媳妇,孩子都有了。”
韩志鸿嗑着瓜子儿,
“你还真别说,那小媳妇长得也俊,手脚也勤快,现在这一口东北腔说的比我还顺溜呢。”
“对了,志远哥,我还带了点东西来,还在城门口旅馆里寄存着呢,你们先等等,我把东西取来了再说话。”
陆准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拍脑门,冲着他们挥挥手向门外走,
“我就去取个东西,不用跟着了,我认得路。”
一把精致的梧桐木琵琶,一身月白的旗袍,铺在这间屋子里,显得有些精致的格格不入。
“这是……你媳妇的?好小子嘛,媳妇儿都有了?”
韩志鸿上上下下的打量一会儿,伸手拎起琵琶就要看,被陆准拦住:
“志鸿哥,你可轻点儿吧,我这好不容易弄来的。”
“给柳姑娘带的吧。”
韩志远站在他的身后,声音有点哑,
“那姑娘连个坟都没有,连个祭拜的地方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