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忙碌中也要留出一天完全属于彼此
第35章忙碌中也要留出一天完全属于彼此
张叶轩正在整理实验室的年度报告,李鹏程在旁边调试新到的设备。麦子趴在空调出风口旁打盹,云朵则优雅地蹲在书架上,监督着一切。
“下季度预算需要调整,”张叶轩头也不擡地说,“陈浩那个项目超支了。”
李鹏程放下螺丝刀:“多少?”
“百分之十五。”张叶轩递过表格,“但成果很值得。”
这样的对话已经成为日常。实验室运转良好,小雨和陈浩能够独当一面,他们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即可。
北航邀请他们参加校庆活动,并授予“杰出校友”称号。仪式上,校长特意提到:“他们证明了爱情与事业可以共同绽放。”
会后,一位年轻学生怯生生地过来:“请问...你们真的结婚了吗?”
张叶轩微笑点头。
学生眼睛一亮:“那我也可以...”
离校时,他们在熟悉的林荫道上遇到当年的微积分教授。老人已经满头银发,但眼神依旧锐利。
“记得你们,”教授笑着说,“总坐在一起,还共享耳机。”
李鹏程罕见地有些不好意思。
“现在很好,”教授拍拍他们的肩,“继续保持。”
他们接了个新项目:为偏远地区医院开发简易诊断系统。这次不是为了发表论文,而是纯粹的公益项目。
“可能需要经常下乡。”张叶轩查看项目计划。
“一起去。”李鹏程自然地说。
第一次考察去了山西的一个县城医院。条件简陋,但医生们热情高涨。回程的火车上,张叶轩靠着李鹏程肩头小憩,忽然感觉无名指被轻轻抚摸。
“怎么了?”他迷糊地问。
“戒指有点松了,”李鹏程轻声说,“回去调整一下。”
张叶轩握住他的手:“你也瘦了。”
项目进展比想象中困难。基层医院设备落后,网络不稳定,数据收集困难重重。但他们坚持下来了,带着团队一次次往返。
十月的一次考察中,李鹏程淋雨感冒了。回到北京后发烧咳嗽,迟迟不好。
“去医院吧。”张叶轩担心地说。
“没事,”李鹏程坚持,“过几天就好。”
但病情反而加重了。一天深夜,李鹏程突然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医。检查结果是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就像历史重演。”张叶轩守在病床前,声音疲惫。
李鹏程虚弱地握他的手:“这次...很快就好。”
医院成了临时办公室。张叶轩一边照顾李鹏程,一边远程指导项目。同事们轮流来看望,带来文件和鲜花。
一周后,李鹏程病情好转。出院那天,他突然说:“我想回实验室看看。”
“休息几天再说。”张叶轩不同意。
“就一会儿。”李鹏程坚持。
实验室里,陈浩和小雨给了他们一个惊喜——简易诊断系统的初版已经完成,第一个试点就设在刚去过的县城医院。
“你们住院时完成的,”小雨得意地说,“效果很好。”
屏幕上显示着系统界面,简洁易用,已经处理了近百例病例。
李鹏程仔细查看运行数据,眼中重新燃起光彩:“可以推广。”
“先养好身体。”张叶轩提醒。
系统正式在五个县级医院试点运行。他们通过远程会议指导,不再需要频繁出差。
感恩节那天,他们收到一份特殊礼物——面县医院的医生们发来的感谢视频。镜头前,医护人员和患者真诚地道谢,最后齐声说:“祝张老师李老师永远幸福。”
张叶轩眼眶发热:“值得了。”
“嗯。”李鹏程握紧他的手。
年底的实验室年会上,杨老师宣布了一个消息:学校批准成立医疗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由他们共同领导。
“我们可以拒绝,”李鹏程轻声说,“多陪陪家人。”
张叶轩看向在院子里追逐的麦子和云朵:“它们也是家人。”
“那...接受?”
“像回到了起点。”张叶轩站在窗前感慨。
“但走得更远了。”李鹏程从背后抱住他。
他们开始规划研究中心的首个项目:全国基层医疗辅助计划。规模宏大,需要多方合作。
“可能要忙一阵子。”张叶轩查看计划书。
“一起就好。”李鹏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