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人间真情让爱充满人间(5)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徐光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8章人间真情让爱充满人间(5)

第18章人间真情让爱充满人间(5)

一个男人从大厅的后面走上前来,他步履缓慢,似乎在忍受着痛苦。他径直来到小女孩的面前,朝她张开了双臂。人群一片哗然,他的手上和胳膊上布满了可怕的伤疤。孩子叫出声来:“这就是救我的那个人!”她一下子蹦起来,双手死命地抱住了男人的脖子,就像她遭难的那天夜里一样。她把脸埋进他的怀里,抽泣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朝他笑了。

“现在休会。”会议主持人宣布道。

妈妈心语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得到足够的关爱。真正的爱心,比一切财富都重要。

超越亲情和血缘关系的爱

小刚7岁的时候死去了娘,10岁时母亲走进他家的门,成了他的后妈。

乡亲们说:“后娘的心是六月的太阳——毒透了。”他们的眼睛似乎告诉小刚,更悲惨的生活还在后面,其实,即使乡亲们不说,书籍电影中关于“继母”的故事已经太多太多,在母亲走进家门的一刹那,小刚就把敌意的目光送给了她。

小刚的父亲在乡村小学做代课老师,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母亲来了以后又种了两亩地。生活渐渐好转,但依然会为吃穿的事儿发愁。一间茅草屋,两张破床,家里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传了几代的大方桌。每天,他们一家人就围在上面吃饭。青菜饭、萝卜饭是那时常见又有点奢侈的生活,父亲通常会问小刚些学习上的事情,而母亲的话不多,坐在一张高高的大凳上,手中的碗也举得高高的,吃得有滋有味。

小刚则被安排在一个矮凳上,刚好够着大方桌。他常常拨弄着碗中的饭粒而无从下咽,心中无比的委屈:“要是妈妈在世,那大高凳可是属于我的。可现在……更气恼的是,我连她吃的什么都看不见!”

小刚终于寻找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让母亲知道他也不是好欺负的机会——他找到了一把旧的小钢锯。趁母亲下地劳动的时候,他搬来那张原本属于他的高凳,选择一条腿,从内侧往外锯,直锯到剩下一层表皮。从外面看凳子完好无损。但小刚知道,稍微有些重量的人坐上去准会摔跟头。

那天中午,母亲烧的是青菜饭,先端上的是小刚和他父亲的饭碗。小刚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埋头吃饭,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却又希望发生些什么。母亲端着她的大碗,坐在大高凳上,手中的碗照样举得高高的,依然吃得有滋有味。小刚的计划落空了,她并没有从高凳上摔下来。

小刚一边回答父亲的提问,一边偷偷把脚伸到母亲的高凳旁,希望把那条断腿给弄下来,偏偏够不着,未能如愿。聪明的小刚故意把筷子掉到地上,趁拾筷子之际,脚用力一蹬,“咔嚓”一下,全神吃饭的母亲根本不会想到凳腿会断,“哎哟”一声被重重摔在地上。碗没碎,母亲摔下来的时候尽力保护着它,但碗里的青菜洒满一地,母亲的衣服、脖子里都沾上了——母亲的碗里全是青黄的菜,仅是菜叶上沾些米粒!平时被小刚认为是难以下咽的米粒,在那一时刻、在青青菜叶上,却显得那么的生动,又是那么的珍贵!

小刚终于明白,母亲坐得那么高,碗端得那么高,是害怕他看见她碗里枯黄的青菜,她把大米饭留给了他和他父亲!

也就在那天,就在母亲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就在父亲举起手来准备打小刚屁股的时候,无比羞愧的他扑在了母亲怀里,喊出了他的第一声、发自内心最深处的呼唤:“妈妈……”

妈妈心语

有时,爱是可以超越亲情和血缘关系的。常常有人用“后妈”来形容对孩子态度恶劣的女人,其实,有很多善良的妇女对待养子和亲子是一样的。

一种深切的温情和关怀

在斯韦特10岁那年的中秋节当天,他住在城里一家医院的免费病房里,准备第二天进行整形外科手术。他知道以后的12个月里不能外出,要忍受疼痛,等待伤口复原。他的父亲已经过世,相依为命的母亲和他住在一间小公寓里,接受社会福利救济。那一天,母亲不能来看他。

斯韦特觉得十分孤单、绝望和恐惧。他知道母亲一个人在家为他担心,而且没有人陪她,同她一起吃饭,甚至没有钱买一块像样的月饼。

泪水涌进斯韦特的眼里,他把头埋在枕头和棉被下面,尽量不使自己哭出声来。但他实在太伤心了,因此哭得整个身体都颤动不已。

有位年轻的实习护士听到啜泣的声音,急忙跑过来,她掀掉棉被,擦去斯韦特脸上的泪水。然后她告诉斯韦特:“我今天得留在医院工作,不能和家人在一起,所以也感到很孤单。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吃月饼?”

随后,护士拿了两块月饼。她同斯韦特聊天,让他不致感到害怕,一直到下午4点换班的时候才离开。她在晚上11点钟回来,陪斯韦特赏月、聊天,直到斯韦特睡下了才离开。

这件事虽然已过去了好多年,可是那位护士的音容笑貌至今还铭刻在斯韦特的心中,只要想起她,斯韦特就会感到一种深切的温情和关怀。

妈妈心语

表示对别人的关爱并不需要付出太多,有时几句随意的闲聊就能够慰藉一颗孤寂的心灵。真诚地关心别人,别人一定会喜欢你的,这是让世界充满爱的一大秘诀!

安慰幼小的心灵

比尔10岁那年,妈妈死了;接着,爸爸也死了,留下了7个孤儿——5个男孩两个女孩。一个穷亲戚收留了比尔,其他几个则进了孤儿院。

比尔靠卖报养活自己。那年月,报童有菜园里的蚂蚁那么多,瘦小个子的便不容易争到地盘。比尔常常是拳头挨够,苦头吃尽。从炎热的夏日,到冰封的隆冬,比尔在人行道上叫卖;比这多得多的,是世态的炎凉。比尔小小年纪,已学会愤世嫉俗。

一个暮春的下午,一辆电车拐过街角停下,比尔迎上去透过车窗卖了几份报。车正在启动的时候,一个胖男子站在车尾踏板上说:“卖报的,两份!”

比尔迎上前去丢上两份报。车开动了,那胖男子举起一角硬币只管哄笑。比尔追着说:“先生,给钱。”

“你跳上踏板,我给一毛。”他哈哈笑着,把那个硬币在两个掌心里挂着。车子越来越快。

比尔把一袋报纸从腋下转到肩上,纵身一跃想跨上踏板,却一滑仰天摔到。他正在爬起,后边一辆马车“吱”的一声擦着他停下。

车上一个拿着一束玫瑰花的妇人,眼里噙着泪花,冲着电车骂粗话:“这该死的灭绝人性的东西,宰了他!”然后又俯身对比尔说:“孩子,我都看见了。你在这儿等着,我就回来。”随即对马车夫说:“马克,追上去,宰了他!”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比尔爬起来,擦干眼泪,认出拿玫瑰的妇人就是电影海报上画着的大明星梅欧文小姐。

10分钟后,马车转回来了,女明星招呼比尔上了车,对马车夫说:“马克,给他讲讲你都干了些什么。”

“我一把揪住了那家伙。”马克咬牙说,“左右开弓把他俩眼揍了个乌青,又往他太阳穴上补了一拳。报钱也追回来了。”说着,把一枚硬币放在比尔的手中。

“孩子,你听我说。”梅欧文对比尔说,“你不要碰到这种坏蛋就把人都看坏了。世上坏蛋是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好人——像你,像我,我们都是好人,是不是?”

好多年后,比尔又一次品味马克痛快的描述时,猛然怀疑起来:只那么一会儿,来得及追着那家伙,还痛痛快快揍一顿吗?

不错,马车甚至连电车的影子也没追着,它在前面街角拐个弯,掉过头,便又径直向孩子赶来,向一颗受了伤充满恨的心赶来。而马克那想像丰富的虚伪描述,倒也真不失为一剂安慰小心灵的良药,让小比尔觉得人间还有正义,还有爱。

妈妈心语

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中,用善良的行动去抚慰一颗受伤的心灵,是非常必要的。即使耍一些小花招,这种行为也是高尚和值得肯定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