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学习实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徐光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章学习实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

第19章学习实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是一位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终生的伟人。

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县城,12岁时随伯父到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从小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一次,他到同学家做客,随同学的爷爷到城外游玩,他见城墙上千疮百孔,感到很奇怪,就问那位爷爷为什么这里的城墙残缺不全。那位爷爷告诉他,那是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中国的土地在这里打仗留下的枪炮子弹的痕迹。周恩来听了十分气愤,暗自立下发奋学习、振兴中华的决心。

有一天,校长上修身课,当讲到“立命”这一段时,突然发问:“你们说说为什么而读书?”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为了学知识、懂道理”,有的说“可以做官”。有的说“可以记账”,有的说“为了发财”……老校长皱起眉头,他对这些答案都不满意,他将目光落到平时刻苦好学的周恩来身上。只见周恩来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年仅十来岁的少年竟有如此宏伟的志向,校长感到十分欣慰,连连称赞:“好哇,为中华之崛起!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同学们无不对周恩来产生敬佩之情。

1917年,周恩来怀抱振兴祖国的宏图大志去留学。临行前他给一位同学题词:“志在四方,愿相会在中华腾飞世界时。”再次表达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志向。

妈妈心语

以民族振兴为自己的使命,把祖国的强盛作为自己的理想,如果我们人人都有周总理这样的志向,中国的崛起指日可待。

爱书的伯尔

星期一,老师宣布要在同学们中开展一项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都拿出几本课外书来,大家交换阅读。

小伯尔这下可着急了,他自己连一本课外书也没有,到时,同学们都有书交出去,惟独他没有,那多丢脸啊!可他铁罐里存的那点儿钱还不够买一本书呢。怎么办呢?又不能向爸爸要钱。爸爸每天从早到晚地干活,挣来的钱只够一家十口人吃用,不可能再有多余的钱给他买书。如果每天能多存一点儿钱,那他很快就可以买到一本书了。这时,他想起爸爸每天给他的买早点的钱,对呀,何不把买面包的钱都省下来,这样,两三天后一本崭新的书就是他的了。

接下来的几天晚上,他一躺到床上,便在心里默默计算已经有了多少钱,还要多少钱才能买本书,慢慢地,便进入了梦乡,而且做了一个很美的梦。在梦里,他有了很多很多的新书,他一会儿看看这本,一会儿又摸摸那本,不知道看哪一本才好。他在梦中想:“这么多的书,我怎么看得过来呢?让那些没书看的人都到这儿来看书吧。”于是,有很多的小朋友都到他这儿来看书。小朋友们拿着新书,很开心地笑了……

上学路上,他又经过那个面包坊。一阵阵的面包香味儿直扑鼻孔,他使劲儿地咽着口水。

面包坊的老板看见他走过来,亲切地招呼他:“小伯尔,今天想吃什么面包?我这里有奶油面包、火腿面包,还有新来的葡萄夹心面包。”

小伯尔真想吃一个香喷喷的面包,但他喜爱的新书在向他招手呢。他慌忙撒了个谎:“谢谢,我已经吃过了。”说完,他拔脚就跑了起来。他想赶快离开那儿,逃离那阵阵香味儿带来的巨大诱惑。

一天天过去,小伯尔真的攒够了买书的钱,他一大早就来到书店,当时书店还没有开门,伯尔又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书店门前有一大排台阶,为了增加一点儿热量,他便一级一级地从台阶上跳下去又跳上来,慢慢地,身上感到暖和一点儿了。

又过了好久,书店终于开门了,伯尔蹦跳着走进书店,他大声对书店里的店员说:“阿姨,我要买一本《格林童话》。”

店员奇怪地看着他,说:“孩子,你有那么多钱吗?”

“我有,阿姨你看。”说着,他把装钱的小铁罐高高地举了起来,摇了摇,铁罐里的硬币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哪来那么多钱呢?”店员不相信似的问他。

“这是我省下来的面包钱。”

卖书的阿姨笑了,她拿出了许多书,让这个爱书的孩子精心挑选。

买了新书,小伯尔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把新书紧紧地抱在胸前,生怕它逃走了似的,蹦蹦跳跳地回到家。

长大以后,爱书的伯尔终于成了一个写书的人,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妈妈心语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书做朋友,我们将获益匪浅。小伯尔饿着肚子攒钱买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值得每位小朋友学习的。

读书时间表

王若飞在赴法国勤工俭学期间,曾在一家钢铁厂做工,每天除8小时的繁重体力劳动外,还要挤出尽可能多的业余时间读书。一天只有24小时,总得要吃饭、休息,读书的时间怎么挤呢?请看王若飞当年的作息时间表:

上午:

5:00起床

5:30到6:30读书

6:30后吃咖啡入厂(由宿舍到厂须走一刻钟)

7:00到11:30做工

11:30到12:30午餐

12:30到1:00读书

下午:

1:00入厂

1:30到5:30做工

5:30到6:00晚餐

6:30到9:00读书

9:30后睡觉

从表上可以看出,王若飞每天除了用餐和睡眠以外,几乎把全部工余时间都用在读书上,真可谓争分夺秒。

妈妈心语

有时候真理不一定需要长篇大论,珍惜时间也不需要总是挂在嘴边,而是要制订计划,落实到行动上。

著名棋手的两个学生

有两个青年人想学下棋,他们听说奕秋是全国最有名的棋手,就相约着一起来到奕秋这里,拜奕秋为师学下棋。奕秋对这两个学生的讲授内容和要求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这两个学下棋的青年人学习时用心程度不一样,最后学习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其中一个人学下棋时专心致志地听奕秋讲解下棋的基础理论与技巧,因为他听讲时思想集中,学得很快,懂得也越来越多,下棋的技艺也逐渐掌握了,后来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下棋的青年则不同,每次当奕秋讲下棋的技艺时,他虽然也坐在那里听,可是思想却开了小差,总觉得要有大天鹅飞过来,等到天鹅快要飞到眼前时就要准备好弓和箭了。他总是在想当天鹅飞近后该如何拿弓,如何搭箭,又要如何瞄准,然后再怎样放箭,才能射中最美丽的大天鹅。这个青年虽然也和前一个青年一样在学习下棋,但由于他老是思想不集中,而是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之中。结果可想而知,最后自然是一事无成,怏怏而归,这个青年比那个青年的资质差吗?当然不是。

妈妈心语

不管是学习还是干其他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如果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是什么事情也学不会、干不好的。

两个爱画画儿的孩子

莱格和比尔是两个爱画画儿的孩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