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学习实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
第20章学习实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
牛顿虽然是位伟大的科学家,却从来没有骄傲自满过,他谦虚地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一块美丽的石子。至于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呢!妈妈心语
忘我地学习,使得牛顿获得了很多的知识。这就是他成为科学巨人的秘诀吧。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在王亚南小的时候,他就胸怀大志并且酷爱读书。
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王亚南想到了一个常人想不到的办法。
一天,王亚南回到家中,拿出锯齿,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腿锯短半尺,变成了一张三脚床。每天,当他读到深夜,疲劳便一阵阵袭来,这时他便躺到了那张奇怪的三脚床上,疲惫和困乏,让王亚南很快就进入了香甜的睡梦。可是,睡一觉后,迷糊中的王亚南一翻身,三脚床便很快地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就被惊醒了。只见他一骨碌翻起身,立刻下床,继续伏案夜读。
王亚南就是这样,天天如此,夜夜如是,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妈妈心语
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有从小勤奋学习,抓住分分秒秒,才能为将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绝妙的演奏
莫扎特是18世纪的著名作曲家,由于他出色的音乐天赋,被世人誉为“音乐神童”,与同样著名的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莫扎特还曾是海顿的学生,他们师生情谊深厚,共同执著地追求着乐曲演奏的至高境界。
有一天,莫扎特与老师打赌说:“我能写一段曲子,老师您准弹不了!”
世界上竟会有这种怪事?早已功成名就的老师海顿对此岂能轻易相信。莫扎特将曲谱交给了老师,海顿自信地坐在钢琴前弹奏起来,过了一会儿,海顿就惊呼起来:“奇怪,在我的两只手分别弹响钢琴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的中间位置呢?”接下来海顿以他精湛的技巧又弹了几次,还是不成,最后他无奈地摇摇头说:“真是活见鬼了,看样子任何人也弹奏不了这样的曲子。”
这时,只见莫扎特接过乐谱,微笑着坐在琴凳上,胸有成竹地弹奏起来。当遇到那个特别的音符时,他不慌不忙地向前弯下身子,用鼻子轻轻地一点,便成功地演奏了那个音符。海顿禁不住对自己的高徒赞叹不已。
妈妈心语
莫扎特的这种打赌所表现出来的变通思维,在他的不朽作品中处处闪光。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世界上没有不能弹奏的曲子,囿于传统,止步不前,是艺术发展的大敌。
无声的舞蹈
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21个聋哑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成为晚会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一夜之间,几乎全国人民都爱上了领舞的“观音姐姐”——邰丽华。
邰丽华,湖北宜昌人,在她两岁时,由于一场高烧而失去了听力;7岁时,她和同龄孩子一起开始了学生生活,只不过,她进的是聋哑学校。
聋哑学校里,有一门健全孩子完全陌生的课程——律动课。上课时,老师会踏响木地板下的象脚鼓,通过震动传达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从而让孩子们懂得何为节奏。
上课了,同学们为脚下变化无穷的震动兴奋不已时,邰丽华也全身匍匐在地板上,她眸子烁烁发亮,全身心地感受着地板发出的不同震动,异常开心。她突然发现,世界上竟有一种语言是属于她的!于是,她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老师:我喜欢!
这是一节非同寻常的律动课,邰丽华由此而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属于她们的音韵和节奏。她把耳朵贴在录音机的喇叭上,全身心地感受着那奇妙非凡的震动——对于常人而言,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而在邰丽华的世界里,她却要如此艰难地去倾听。她听到了树林里的鸟鸣,听到了山间的流水,听到士兵们整齐的踏步声,听到了世间万物对她的召唤……受到启发的邰丽华,开始憧憬电视里的舞蹈节目,她想:要是能在电视中展示自己的舞姿,那该多好呀。从那一刻起,她立下了志愿:我要学跳舞,我要让舞蹈成为自己的另一种语言。
这是一个艰难的开端。因为她丧失了听力,而且15岁才开始进行正规的舞蹈训练已经太迟了,但在这个姑娘柔弱的外表下,却藏有一种坚强。她不顾一切地投入到这个新奇而充满感召力的世界里,听不到音乐,她就用自己的心去伴奏。几年里,脚上的伤疤结了又破,破了又结,脱了几层皮,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伤痕累累。
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一次次比赛中,邰丽华在众多的舞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个个舞蹈大奖。好几次艺术比赛,若不是看见一旁用手语打着节拍的人,评委们也不会发现,眼前的舞者竟是一位聋哑姑娘。
有一次,在意大利举办了一场“无国界文明”活动,在其中的大型舞蹈专场晚会上,汇聚了当今世界上现代舞、芭蕾舞的超级明星和著名舞蹈家,邰丽华作为惟一一个残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极具东方情调的舞蹈“敦煌彩塑”。表演中,她身姿柔软,动作轻盈优美,仿佛把人们带入敦煌那个神奇的世界中,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观众们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风暴”。
对邰丽华而言,助听器带来的,只是类似于舞台音效的现场感,在她翩翩起舞的时候,她并不依赖这些外在的节奏,所有的旋律都在心里,所有的流畅动作的进行完全依凭台下的不知几千次几万次的勤学苦练。
人生就是一场规模最大的舞蹈,在没有声音的地方也能挥洒自如,这是艺术之神对自己内心的召唤。
妈妈心语
邰丽华听不到音乐,但她依旧能翩翩起舞,在舞台上一次次演绎着让人难以忘怀的形象,内心的旋律通过肢体展现,同时也征服了一批又一批观众。舞蹈是表达艺术家内心世界最美丽的语言,艺术家靠着这种语言展示蓬勃的生命,勾勒人性的高洁,传达内心的声音,创造无声世界的美丽。
练字的故事
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幅约两米长的《苕溪诗卷》,这幅书法作品运笔潇洒,结构舒畅,不受前人约束,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看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这幅画就出自于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米芾之手。
米芾小时候曾经跟村里的一个私塾先生学写字。学了三年,费了好多纸,却写得很平常,先生一气之下把他赶走了。
一天,有个赶考的秀才从米芾的家乡路过。米芾听说他的字写得很好,就去求教。秀才说:“要我教你,就得用我的纸才行,我的纸五两纹银一张。”米芾听后,吓得目瞪口呆。
秀才又说:“不买我的纸就算了。”
米芾急了,忙说:“我找钱去。”母亲经不住米芾的苦苦哀求,只好把惟一的首饰当了五两纹银。秀才接过银子,把一张纸给了米芾,并嘱咐他要用心写字。
这只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但米芾不敢轻易下笔,反复认真琢磨字帖。他用手指在书桌上画着,想着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锋,渐渐入了迷。
半天过后,秀才找到米芾问:“怎么不写呢?”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米芾一惊,笔掉在地上,说:“纸太贵,怕废了纸。”
秀才笑道:“你琢磨了这么半天,写个字让我看看。”
米芾写了个“永”字,几乎和字帖上的字一样,可又好像不一样,真是漂亮极了。
秀才说:“写字不光要动笔,还要动心,你已经懂得用心了。”
几天后,秀才要走了,临行前送给米芾一个布包,并叮嘱要在他走后再打开。米芾目送秀才远去,打开布包一看:原来是那五两纹银!米芾深受感动,差点掉下眼泪来。
此后他一直把这五两纹银放在书桌上,时刻铭记那位苦心教他写字的秀才。天道酬勤。米芾珍惜每一张白纸,勤学苦练,终于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
妈妈心语
许多小朋友在学习绘画或者书法的时候,觉得没有画好,就把画纸随手一撕,或者把绘画工具到处乱扔,这样做是很浪费的,要珍惜每一张纸、认真地写好每一个字、画好每一幅画,才能练出真正的本领。
指挥音乐的失明女孩
每个星期天的下午,一支乐队都要在附近的鲁勒尼公园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天气好的日子里,会有很多观众,因为在那里听音乐,不但消磨了时光,而且乐队演奏的音乐观众们都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