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地府观影体(6) - 冒认天子 - 丛璧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冒认天子 >

第155章·地府观影体(6)

第155章·地府观影体(6)

“这是放权!”刘彻颇不赞同地望向光幕。

他认可刘秉的行动力,认可他对新兴势力的掌握,但显然并不认可这段对于自身权力的约束。昔日他刘彻在位之时,无论是对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天人感应学说”,都不过是选择性地接受。

有利于他执政的,便推到台前,不利于他统治,甚至想让神权压到皇权头上的,他就自有对付的办法。

唯有如此,才能让皇帝的政令通达四方,让汉天子再不必被朝臣掣肘,被诸侯威逼,但这位后辈呢?

他还没一统天下呢!就已先为自己加上了这样的一道枷锁。

这不是胡闹吗?

可他话刚出口,又忽然想到了刘秉先前的那番话,闭上了嘴,神情晦暗不明。

从始皇帝建立“皇帝”名号开始,其实每一位皇帝都在摸索,到底怎样才是一位合格的掌权者。

到他在位时,天下满打满算,把那亡国的子婴算进去,也就只有十位皇帝。

他又怎么能说,自己的道理就是最为正确、不可动摇的呢?

他骄傲,有为,锐意进取,但现在,终究也已经历了七十年的人生,以及这数百年的地府生涯。

刘启瞧出了儿子的未尽之言,拍了拍这位让他颇为得意的继承人肩膀:“先看下去吧。天子权术向来要以实践出真知,不吃点磨难,也无从成长。政令这种东西,也得先提出来才能知道,这到底是合适的应变之策,还是一项过于激进不合世情的举措。”

“这是别人的人生,我们也不必指手画脚的。”

就像他,他也做错过事。

在七国之乱的压力前,有人觉得杀死晁错,是让其他诸侯国继续旁观,而非加入到联军之中的良策,他也,这样做了。

他永不敢忘,亲自下令腰斩了自己的老师时,他其实还抱有的是怎样躲避的想法。可事实上,杀一个晁错,无法解决七国之乱,能起效的,只有硬实力!

幸好,当时的他还年轻,还有犯错后改正的机会。

现在,刘秉也年轻,为什么不试试呢?

混乱的东汉秩序,也确实如刘秉所说,需要用法令来予以约束。这法令也不只是为了以严刑约束百姓,而是一改刑不上大夫的约定俗成规矩,要将天子的言行也框定在当中……

或许,这真是改变豪强盘根错节局面的正道!

起码,从刘秉麾下的诸位文臣武将的表现里,他们实在看不出任何一点帝王失权的征兆,只看到了何为各显神通!

就拿刘表来说好了。好嘛,他都顾不上刘秉到底是真皇帝还是假皇帝了。

这人一边怒骂汉灵帝是个荒诞的东西,让他刘表多年间壮志未酬,现在还要面对皇帝身份的疑云,一边做这冀州刺史,也不见有多敷衍。

逼杀……好吧不是逼杀,而是韩馥自己脑子有病,居然在明明有活路的情况下自杀,由刘表取代他成为冀州牧后,这位也满心维系汉室的尊严,把个州牧当得极是尽心卖力。

冀州反正是没人不满意的。

将领曲义得到了重用,再不必听韩馥这“名士”的胡吹。

刘表不仅胆大心细,也确是做大事的料子。当他放弃了深究刘秉身份时,更是一位绝好的维护皇帝统治的良臣。

正如刘秉所说,好的皇帝,能让宗室安于做个宗室。

另一个佐证这句话的,毫无疑问就是刘备。

汉灵帝咬着牙嘀嘀咕咕:“一个一个的,也不知道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那个刘表,他只记得,这人因党锢之祸连累,被迫逃亡,对他刘宏没有半句尊重可言。这刘备对他也没多少好感。

此人也是落魄宗室出身,在黄巾之乱中立有战功却并未得到重用,说起刘宏来,只剩下了“叹息、痛恨桓灵”,明明有大好的天赋,有着天子的地位,却不好好使用。

然后一转头说起他那个天降的“儿子”,或者说是从地府排序来看的祖宗,那就只剩下赞不绝口了。

越是听着这样的对比,刘宏就越是听着牙酸。

但他能说什么?

眼看着光幕,他都得去抓着同样身在地府的张让赵忠等人问问清楚,他不是给了这些宦官以莫大的权力吗?为什么像是刘备这样好用的汉室人才,却没提拔到他的面前呢?

“可你会用吗?”

不知道是不是汉灵帝的怨念太重,他竟是将这句话给直接问了出来。

刘邦可不惯着这个让汉室崩塌的罪魁祸首,一个白眼就翻了出去。

他会用人吗他?就这么遗憾上了。

幸好汉灵帝他爹妈不在观影的行列之中,要不然,听到汉灵帝那句“张让是我公,赵忠是我母”,估计直接就要抄着棍子打上去了。

明明他在位期间,也有鸿都门学的创建,开创石经先河,但这权力制衡的手腕真是既纯熟又幼稚,依然把人选定在身边的三瓜两枣上。

若说汉灵帝会用人,那又把其他皇帝放在什么地方?

刘邦这话,说得别提有多中气十足了。

他自己便有带着一众草莽出身的兄弟成事的经验,此刻也无比坦然地指着光幕,向刘宏问道:“这人,就算你早知道他有本事,你能用?”

刘宏往光幕上一看,顿时哑然失声。

只因那上面,是与刘备用在荆州的孙坚。

【黄巾之乱,孙坚在荆州战场作战凶猛,先登破敌。】

【在此后,他四处征讨,有战则应。从凉州到荆州,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但凉州战场上,他的建议不能得上级听从,只能含恨退去。荆州区星、观鹄作乱,孙坚得封长沙太守,扫清叛乱,却始终未能得到真正的器重提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