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绕指柔的威力,你可以比男人做的更好
第8章绕指柔的威力,你可以比男人做的更好(2)
然而,当撒切尔夫人赢得党内选举后,意识到如果要参加首相大选,那么就必须团结政党的全部力量,因此必须与失败者进行裂痕修补恢复党的团结。而当时希斯在党内的追随者不少,其势力绝不可小视。所以,撒切尔夫人为了获得希斯一派的支持,不仅主动冰释前嫌,而且还表现出了虚怀若谷的气量。
党内竞选获胜后她第一个行动便是亲自拜会希斯,并且盛情邀请他参加自己领导下的影子内阁,但是希斯却一口回绝。撒切尔夫人并没灰心,而是在1976年10月的保守党年会上再次主动发出和解的信号。
她在讲话中赞扬希斯过去的政绩,在政策主张上作了一些调整和修补,又采纳了希斯的一些观点,使两派在对内对外政策上明显接近。在此情况下,希斯终于对撒切尔夫人的“影子内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此,撒切尔夫人在党内的地位终于确立,为其竞争首相宝座打下了坚不可摧的基础。
这就是撒切尔夫人,一个豁达的女强人。在面对曾经与自己关系一度恶劣之极的竞争对手时,她虚怀若谷、宽容大度的精神的确让人为之动容,而且也显示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素质和风度。其实很多时候,一个豁达的女人,是最智慧的女人。因此可以说,女人的智慧脱胎于豁达,是豁达让女人有一种大气的美。
刘纯信是韩国女性猎头的领军人物,刚从事这个职业时,韩国普遍民众对这个职业还十分陌生,当时,她在unicosearch猎头公司是一级猎头手,年薪比总经理还要高。在从事猎头工作10年后,她创办了自己的猎头公司you&;parterners。
事实上,刘纯信能够取得今日的成功,与她重视朋友,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有很大的关系。当年上大学时,她就表现得十分宽容豁达,凡事也很少与朋友计较,以会为人着想的“知心姐姐”形象,在同学中广受好评,为以后就业积累了更多经验。
后来,她进入了unicosearch猎头公司,因为猎头是一项重在接人待物和与人交流的综合职业,刘纯信更是把心胸豁达发扬光大。
在公司里面,无论是对上级领导还是与自己一起工作的同事,或者是自己的工作对象,40岁的刘纯信都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这样,大家都很信任她,都很愿意与之合作,当刘纯信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人愿意伸出援手帮助她。基于刘纯信的豁达人品,和她通过为别人着想而建立起的良好人际关系,刘纯信能拿到高薪,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在遇到危难之时总是选择埋怨或者逃避,让自己陷入深不见底的泥潭中。事实上,与其抱怨世事繁杂,还不如尝试着用豁达去拨开云雾,眺望晴空,那么天底下的美景还有什么你看不到的呢?
成功女人通常都懂得包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因为如果你想在你困难的时候,有人站出来帮你一把,那就要在平时宽以待人。如果你在平时就是一个心胸狭窄,尖酸刻薄之人,无理抢三分,得理不饶人,那么到了真正你陷入困境的时候,谁又会去帮助你呢?
成功女人与人相处时,不会对别人太过苛刻,因为她们会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只有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女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了的女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你只有敬而远之。因此,成功女人更应当有广阔的胸怀,宏大的气度。
豁达大度是不容易达到的境界,它要求我们不为一己之利去争,也不能为了展现自己而贬损他人。因此,我们不妨向豁达的撒切尔夫人学一学吧,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做到豁达大度,学会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这样我们也能打造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
5.笑对一切便会柳暗花明
乐观主义一直是撒切尔夫人的魅力之一,但她的乐观是严格意义上的乐观。1949年,时年23岁尚未结婚的撒切尔夫人首次成为保守党议员候选人时向公众发表演说:“战争年代有句口号‘一切有赖于我’,现在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这句话,他们觉得一切都靠别人。其实,不要被经济学家和内阁部长们的夸夸其谈吓倒,只要从我们自己日常生活的角度去思考政治就行了。”
的确,撒切尔夫人并没有被吓倒,也从未真正偏离这种信念。也正是靠着这种乐观的积极信念,撒切尔夫人在20世纪70年代的民众中得到了极大肯定与支持。当时通货膨胀以及过度的政府借款和开支已经成为常态,但是1979年,撒切尔却凭借自己这条积极信念赢得了大选。
撒切尔夫人的出色在我们看来是无可挑剔的。她锋芒毕露,巾帼不让须眉。即便这样优秀的撒切尔夫人引来了很多人的嫉妒,她也频繁地被一些党派竞选行动分子们讽刺和挖苦,但是她依旧常常用微笑来面对竞争对手的打击与流言蜚语。
懂得生活的撒切尔夫人是十分乐观的,她从心底知道自己该如何做。她在政治上面的整体观使得那些不习惯于这种直率和坦诚的选民们激动的同时耳目一新,她的那种笑对一切挫折的积极态度更为人们所称赞。
事实上,困难与挫折永远都是人生的试金石,而笑对困难,永不退却,是获取成功的关键,也是获得机遇的必备条件。正如杨柳承受风雨,水适于一切容器一样,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所有事情,当那些我们不能掌握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就要尽可能以积极的心态去承受。
德国在二战后几乎成为一片废墟。许多德国人民因为家园被毁而搬到了地下室。
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到实地察看。从几户人家中出来后,波普诺就问随从人员:“你们说这个满目疮痍的民族还能够振兴起来吗?”
“很难。”一名随从人员随口答道。
“他们肯定能!”波普诺非常坚定地回答。
“为什么这么肯定呢?”随从人员不解地问道。
波普诺笑了笑,又问:“你们进地下室的时候,看到了那些人的桌上都放了什么?”
随从人员齐声说道:“一瓶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