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巾帼不让须眉:像“铁娘子”一样勇于
第9章巾帼不让须眉:像“铁娘子”一样勇于竞争(1)
你无法改变你的气质,但你完全可以做一个有个性的女人,个性能让女人熠熠生辉。冷战时期,苏联人把“铁娘子”的名号送给了她,她欣然接受,认为这很符合她的个性。强势听起来有点贬义,但在男权社会,女人只有靠这个,才能寻得一席之地。撒切尔夫人强势的作风让世界见识到了女人也有救世界的力量。
1.女人,你的名字不是弱者
莎士比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数百年来成为脍炙人口的流行语。传统观念中,女性与政治不沾边,居家带孩子才是女人的本职工作,撒切尔夫人以自己的实力告诉世界,“我要的不是这些”。
撒切尔夫人用她的行动和成绩告知天下女人——女人并非弱者,只要你拿出足够的勇气,照样能够像男人一样驰骋在政治的中心,和男人一样拥有成功的人生。
2006年1月16日,一些国家的政要齐聚利比里亚国会大厦,参加非洲首位女总统、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接受教育的埃伦·约翰逊·瑟利夫的就职典礼。
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人,她出身寒门,既没有豪华型的政治世家背景,也没有当过总统或总理的政治家丈夫。为登上总统宝座,她付出了更多的血汗与泪水。她在美国当过洗碗工,在国内坐过牢,还在国内军事政变中差点被叛乱分子砍了头。
而在家庭生活上,瑟利夫也有颇多挫折,她17岁就结婚,并且生下4个孩子。后来她离了婚,独自抚养4个孩子。利比里亚是个民风保守的国家,离异独身的瑟利夫因此不容易被人接受。在1997年的大选中,“单亲妈妈”的身份使瑟利夫输得很惨。但瑟利夫没有气馁,她终于在2005年12月底举行的大选中击败对手,笑傲政坛。
如果这位女总统动过一次“我是个弱者”这样的念头,相信她就不可能会有今天,她也许继续当洗碗工,或者守着丈夫做个家庭主妇。
一些曾遭遇不幸的女人,总是不自觉地会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失败,总会有挫折,总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谁能保证自己一生一帆风顺?碰到不如意的事就怨天尤人,就需要别人照顾,就会反反复复地述说自己的不幸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样有用吗?祥林嫂的悲剧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她自身的原因。一开始,别人会同情她,时间长了,同情会变成厌恶。
人性都有弱点,有自己意识不到的无奈与痛苦,有自己无法面对的困难,当困难落在自己身上时,坚强似乎变得遥不可及。总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认为自己是弱者,需要他人的帮助,殊不知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遇到困难更要选择坚强。著名的女设计师蒋艳认为:“女人不一定要做男人一样的‘强人’,但一定要做生活的强者。女人做事是不易,但我要说,真正妨碍女性发展的正是女性自身。”
王晓是一家大酒店的总经理,她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原因就是她从来都没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弱女子,一个需要社会和其他人来袒护的女人。她站在和男人一样的出发点,一路走来,永不言弃。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下岗女工成长为一名酒店经理,其中的辛酸自不必说,每当她遇到困难时,她就会告诫自己,别以为自己是女人就可以找各种理由来逃避现实,只有坚持到底才是真正的女人。
作为女人,我们除了要自尊自爱以外,还要相信自己绝不是一个平凡的弱女子。男人能干的事情,女人也一样能干,更要相信自己能找到使人生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真正生活。女人不可能完全依靠着男人来实现自我的完善。所以,女人必须摆脱那种错误的女人理论,而要做一个真正的女人,一个可以创造任何奇迹的女人。
正因为很多年轻女人缺乏撒切尔夫人所说的“强人”意识,才会一直站在弱者的队伍里,也因此而失去了战斗的勇气。所以,年轻的女人不要再把自己看作弱者,不要再让“成功导致失去很多东西”的畏惧心理阻碍了自己的发展。现在你要做的就是试着褪去懦弱的外衣,披上了坚强的盔甲,用自己的能力抵挡生活中的所有冲击,大声为自己加油,和所谓的“女人天生为弱者”郑重道声再见!
2.不要因为别人都这么做,你也这么做
女人天生方向感比较弱,遇到问题往往会有从众心理。如果一个女人一味从众、迎合他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将会永远活在别人的影子下。
撒切尔夫人从不轻易让人摆布,受人支使,她敢于与众不同,因为她父亲早就向她灌输了“与众不同方为上策”的思想。他教育她相信“别具一格”者领头,只有“寄生者”才随从;他告诉她“绝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率众人之先”,年轻的玛格丽特谨记父亲的教诲,成为让人难以忘怀的首脑。
十岁起,玛格丽特就在父亲的杂货店帮忙,幼小的玛格丽特心里痒痒的,她幻想能有机会与同学们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她鼓起勇气跟满脸威严的父亲说:“爸爸,我也想去玩。”
父亲罗伯茨脸色一沉,说:“你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你要自己决定你该怎么办,不要随波逐流。”
听罢父亲的话,小玛格丽特再也不吱声了。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想:是啊,为什么我要学别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刚买回来的书我还没看完呢。
罗伯茨经常这样教育女儿,要有主见,有自己的理想,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性。随波逐流只能使个性的光辉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父亲的教导,使她从小树立起坚定的自信与主见。
玛格丽特于格兰瑟姆女子中学毕业之后,即选定冷僻的化学专业,1943年10月,顺利地进入梦寐以求的英国名牌学府牛津大学的萨姆维尔学院深造。当时英国的传统学科以古典文学和历史竞争最为激烈,化学则相对冷僻,选择这一专业的姑娘就更是寥寥无几。有人说,撒切尔夫人当时对专业的选择反映了她头脑的现实与明智。
女人做事不能没有主见、处事不能没有决断。拿主见难,坚持主见更难,盲目自信是固执,偏听偏信是糊涂,正确的主见都是事物本质的反应,坚持正确的主见就是坚持真理,就是坚持胜利,而真理总是被少数人发现,再被多数人所认同的。
女人做任何事情如果需要别人都点头,那你的事情就肯定平淡得像河边的一粒沙,更休想成就一般人不能成就的事业。
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大量反对意见,这是正常现象,也是一种完全无法避免的现象,因为你不能要求所有人的思维和观点都和你保持一致,这就像你永远不会找到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
从18岁高中毕业后就进入演艺圈的阿雅,虽然一路事业顺利、人气旺,人生中却不曾给自己放过“长假”。几年前父亲去世,带给阿雅很大的冲击,父亲一直希望她能够再多充实自我,而她也一直很想再去学习,心里头“很想为自己做点什么”的声音持续浮现!于是,阿雅决定在30岁之前实现“游学”的梦想,她相信这也是父亲一直希望她做的。
许多人对于在眼前事业发展得很好、一切都这么顺心如意的时候,居然兴起放自己大假、到国外游学的阿雅充满疑惑,而更多的声音是替她觉得可惜。阿雅说,除了妈妈因为担忧与不舍而持反对票外,在演艺圈中与她亦师亦友的宪哥也曾劝她打消念头,认为大好的演艺前途突然中断相当可惜,说不定等她回来后这些机会早就是别人的了……但阿雅却很笃定地认为,就因为大家的质疑,更让她思考自己为甚么要走,“我不希望等到40岁时,再来后悔自己当初为何没有勇气跨出那一步!钱,什么时候都可以赚,但二十几岁的青春却只有这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