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比旁人正直
第十五章比旁人正直
几日后,从北境传来有关王沛等人确实已死的消息引起哗然。小皇帝对于此事在廷议时动了怒,下令三法司的人彻查到底是谁那么大胆子竟敢把死人写成活人,还用他们的名字领了几年的军饷。除了查此案,还要核对各地军队人数和名册上是否一致。一时间,朝野上下草木皆兵。都察院的人奉旨往北境各地巡察,齐铮原本想把孟辞也踢出去,但因皇帝透露出要继续追查麒麟阁下落的意思,他只好把孟辞留下,让她跟着查。毕竟她很擅长“拿捏”那些替考的考生,原本是楚王想让孟辞顺藤摸瓜找到麒麟阁,眼下成了许多人都想让她找。那些自诩前辈的,却是能偷懒就偷懒,还冠冕堂皇地跟孟辞说:“年轻人,就该好好历练,争取把案子早早结了,也算对得起朝廷的栽培。”孟辞表面笑呵呵地应是,心里早就痛骂了他们几百次不要脸。北境的消息传回来不过两日,孟辞就莫名收到了刘尚书的邀请。赴约前,孟辞让沉鱼多多留心,若她迟迟不归,便去找沈淮序或周子墨求助。毕竟她也不确定眼下沈淮序的人现在是否还在暗中保护她。由于刘尚书还在禁足,孟辞只能去刘府赴约。孟辞被人引至刘尚书院中时,但见他在亭下煮茶,看见孟辞后朝她招手。孟辞走到亭下作揖,“下官见过大人。”“无需多礼,快坐吧。”孟辞怀着疑虑落座,刘尚书为她斟了一盏茶,她喝了一口后赞了几句“好茶”,便静坐着等待刘尚书发话。半晌,刘尚书才缓缓道:“我的小女儿,比你大一些。她娘走得早,我一手把她带大,对她很是疼爱。”孟辞不知刘尚书为何跟她说这些,但看他眼神中流露出对女儿厚重的爱,孟辞没有出声询问打断。刘尚书继续道:“她打小身子不是很好,成婚多年都没能有一儿半女。直到四个月前,她有了身孕,我作为父亲,既心疼又高兴。一面为她将成为母亲高兴,一面又担心她身子难受,吃不消。做父母的,都这样......”他干枯的双眼因疼惜而凝出碎光,微湿了眼尾。孟辞闻言微微皱眉,回想起几日前刘尚书的女儿落红,不知现状如…
几日后,从北境传来有关王沛等人确实已死的消息引起哗然。
小皇帝对于此事在廷议时动了怒,下令三法司的人彻查到底是谁那么大胆子竟敢把死人写成活人,还用他们的名字领了几年的军饷。
除了查此案,还要核对各地军队人数和名册上是否一致。
一时间,朝野上下草木皆兵。
都察院的人奉旨往北境各地巡察,齐铮原本想把孟辞也踢出去,但因皇帝透露出要继续追查麒麟阁下落的意思,他只好把孟辞留下,让她跟着查。
毕竟她很擅长“拿捏”那些替考的考生,原本是楚王想让孟辞顺藤摸瓜找到麒麟阁,眼下成了许多人都想让她找。
那些自诩前辈的,却是能偷懒就偷懒,还冠冕堂皇地跟孟辞说:“年轻人,就该好好历练,争取把案子早早结了,也算对得起朝廷的栽培。”
孟辞表面笑呵呵地应是,心里早就痛骂了他们几百次不要脸。
北境的消息传回来不过两日,孟辞就莫名收到了刘尚书的邀请。
赴约前,孟辞让沉鱼多多留心,若她迟迟不归,便去找沈淮序或周子墨求助。毕竟她也不确定眼下沈淮序的人现在是否还在暗中保护她。
由于刘尚书还在禁足,孟辞只能去刘府赴约。
孟辞被人引至刘尚书院中时,但见他在亭下煮茶,看见孟辞后朝她招手。
孟辞走到亭下作揖,“下官见过大人。”
“无需多礼,快坐吧。”
孟辞怀着疑虑落座,刘尚书为她斟了一盏茶,她喝了一口后赞了几句“好茶”,便静坐着等待刘尚书发话。
半晌,刘尚书才缓缓道:“我的小女儿,比你大一些。她娘走得早,我一手把她带大,对她很是疼爱。”
孟辞不知刘尚书为何跟她说这些,但看他眼神中流露出对女儿厚重的爱,孟辞没有出声询问打断。
刘尚书继续道:“她打小身子不是很好,成婚多年都没能有一儿半女。直到四个月前,她有了身孕,我作为父亲,既心疼又高兴。一面为她将成为母亲高兴,一面又担心她身子难受,吃不消。做父母的,都这样......”
他干枯的双眼因疼惜而凝出碎光,微湿了眼尾。
孟辞闻言微微皱眉,回想起几日前刘尚书的女儿落红,不知现状如何,也不知刘尚书知不知道此事。
他莫名其妙提起女儿,似意有所指。
孟辞还是选择当一个沉默的聆听者。
刘尚书的表情愈发悲戚,声音跟着颤起来:“今日一早,李府传来消息,说孩子没保住,小女伤及根本,日后恐怕都不会有孩子了。”
“怎么会……”
孟辞颇为惊讶,她深觉此事应是楚王一手造成,但她却不能多言。
震惊过后,她垂眸道:“大人节哀。”
刘尚书苍凉一笑,“我有家人,有软肋,我当初不该动手打沈次辅,不该就这么躲起来,以为如此就能万事大吉。不愿放过我的人终究不会放过我。”
他心里明镜一般,“孟御史,我今日找你过来,是想认罪。”
他愿意担下罪名,给皇上一个交代,也给楚王一个交代。
曾经他以为受到楚王和其岳父严子石的提携是莫大的荣幸,也愿为其肝脑涂地。对于吃空饷的事,他就算有察觉,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到底,这都是“陈年旧事”,没必要再翻出来咀嚼。
他有罪,罪在知情不报,刻意隐瞒。罪在明明有软肋,却想着偏安一隅,把家人置于危险的境地。
前几日女婿派人转告他小女儿去了漱玉轩一趟回家就落了红,他当时就察觉到这是楚王给他的警告。
但他还是犹豫了,他想赌一赌楚王的仁慈。
可惜他堵错了。
眼下北境传来消息,皇上要追查。小女儿流产是对刘尚书最后的警告。
楚王若不能保全他的人,必然会再次“敲打”刘尚书。
这是他事先没预料到的阴毒,他把楚王勾勒得有几分仁慈。
“大人即便要认罪,也不该在下官面前认。再者,只凭大人认罪还不够,都察院、兵部、户部已在调阅军籍、钱粮档案。地方巡抚也已开始清点各地士兵人数。大人是否有罪,不在您说了什么,而在于证据。”
有罪之人该受到他应有的惩罚,想让一个人抗下所有罪名,不能够。
刘尚书无奈地摇了摇头,目光转向桌边放着的书册,解释道:“我的记忆虽不如从前,但参与其中的人我还记得。有罪之人,皆记录在册,他们是如何做的,都有提及,你们该查什么,我也已注明。你把册子带回都察院,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他一个人没办法顶所有的罪,那就拉上几个不那么重要的角色。他只要把前任尚书,也就是楚王岳父的罪顶了就是。
至于那些小角色,楚王不会吝惜。
“八年前您还不是兵部尚书。”孟辞拆穿。
“我八年前就在兵部任职,确实有我的参与。”
孟辞右手一摊,“恕下官无能为力,此事还是等各部查清再说吧。”
“连罪都不让我认?”刘尚书惨然笑道,“还是说你想拉更多的人下水?”
“下官不敢,下官只是在维护律法的公正。”
“公正?”刘尚书不可思议地看了孟辞片刻,被她的天真逗得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