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回家”
第三十六章“回家”
“养吧,不见成鸟,近日天冷,它活不下去的。”孟辞轻挠幼鸟头顶那抹红。她本想就此告辞,但感受到沈淮序似在有意“求和”,不想下他的脸,便接着问:“大人怎会来大理寺?”“找骆大人商讨案件复核的事。”沈淮序确实是来找骆安平的,却是找了个不轻不重的理由来,最终目的在于见孟辞。他深知真相比钝刀割肉还要难挨。虽说他听过有关谢国安死因的传言,却觉得不能尽信,又在带有私心让孟辞入局“抓人”的推动下选择三缄其口。他在看到孟辞三番几次受伤却仍咬牙向前时,鲜有地纠结过要不要把自己所知告诉她,但又积以为常地选择了沉默。虽说当年惨案并不能全然归结在某人身上,但亲手“解决”和当年惨案相关的人,或许也是一种救赎?彼时沈淮序觉得孟辞会如此作想。只是那夜挑明一切的眼泪,在沈淮序心中蜿蜒成了河。他知道孟辞痛苦,亦在怄气,于是来大理寺见她。其实早该来的,却又在踌躇之后选择停滞。“嗯。”孟辞不知说什么,只淡淡回应,像极了沈淮序平日与人相处的模样。沈淮序沉默片刻后道:“外头天冷,回屋吧。”孟辞颔首应好,率先转身离开。沈淮序目送她回值房,微不可闻地一叹后扬长而去。孟辞悄然探出脑袋,已不见沈淮序身影,唯有越来越密的雨。她走到书案旁放下幼鸟给它检查是否有伤,确认无碍后在掌心倒水让它啄。小家伙喝足后雀跃地在书案上跳了跳,孟辞看着也高兴,轻轻点了点它的脑袋,思忖片刻后道:“给你取个名,就叫......叫‘回家’吧。等难挨的日子过了,说不定你爹娘就来接你回家了。”小家伙脑袋一歪,虽疑惑但高兴地叫了两声。孟辞温柔一笑,正逗“回家”玩,就听屋外有人喊了一声“清和兄”。孟辞转身时李愉捧着一本卷宗匆匆靠近,面色凝重道:“清和兄,这是我刚复核的有关霁州黑云窑死人案的卷宗。”“有何不妥?”孟辞接过卷宗翻阅。李愉解释道:“此案并没有提到窑工为何突然死了好几个,只说暴毙,案卷上呈时写的竟是‘鬼怪索命’,且…
“养吧,不见成鸟,近日天冷,它活不下去的。”孟辞轻挠幼鸟头顶那抹红。
她本想就此告辞,但感受到沈淮序似在有意“求和”,不想下他的脸,便接着问:“大人怎会来大理寺?”
“找骆大人商讨案件复核的事。”
沈淮序确实是来找骆安平的,却是找了个不轻不重的理由来,最终目的在于见孟辞。
他深知真相比钝刀割肉还要难挨。虽说他听过有关谢国安死因的传言,却觉得不能尽信,又在带有私心让孟辞入局“抓人”的推动下选择三缄其口。
他在看到孟辞三番几次受伤却仍咬牙向前时,鲜有地纠结过要不要把自己所知告诉她,但又积以为常地选择了沉默。
虽说当年惨案并不能全然归结在某人身上,但亲手“解决”和当年惨案相关的人,或许也是一种救赎?彼时沈淮序觉得孟辞会如此作想。
只是那夜挑明一切的眼泪,在沈淮序心中蜿蜒成了河。他知道孟辞痛苦,亦在怄气,于是来大理寺见她。
其实早该来的,却又在踌躇之后选择停滞。
“嗯。”孟辞不知说什么,只淡淡回应,像极了沈淮序平日与人相处的模样。
沈淮序沉默片刻后道:“外头天冷,回屋吧。”
孟辞颔首应好,率先转身离开。沈淮序目送她回值房,微不可闻地一叹后扬长而去。
孟辞悄然探出脑袋,已不见沈淮序身影,唯有越来越密的雨。
她走到书案旁放下幼鸟给它检查是否有伤,确认无碍后在掌心倒水让它啄。
小家伙喝足后雀跃地在书案上跳了跳,孟辞看着也高兴,轻轻点了点它的脑袋,思忖片刻后道:“给你取个名,就叫......叫‘回家’吧。等难挨的日子过了,说不定你爹娘就来接你回家了。”
小家伙脑袋一歪,虽疑惑但高兴地叫了两声。
孟辞温柔一笑,正逗“回家”玩,就听屋外有人喊了一声“清和兄”。
孟辞转身时李愉捧着一本卷宗匆匆靠近,面色凝重道:“清和兄,这是我刚复核的有关霁州黑云窑死人案的卷宗。”
“有何不妥?”孟辞接过卷宗翻阅。
李愉解释道:“此案并没有提到窑工为何突然死了好几个,只说暴毙,案卷上呈时写的竟是‘鬼怪索命’,且无人被处刑,多少有些荒唐,但刑部对此好像并无异议。”
孟辞阅毕皱起眉来,“确实蹊跷,可有上报少卿大人?”
李愉摇了摇头,“我心里也没准,清和兄若也觉得有不妥之处,我们就一起去向少卿大人禀明。”
孟辞不知李愉是个不知所从的人,便同意跟他一起去见大理寺右少卿,只是出门前向他声明:“李兄把你的猜想一一告知少卿大人就是了。”
孟辞可不愿意当出头鸟。
大理寺右少卿得知此事后正思索该怎么既不落刑部的面,又能让卷宗看起来合理一些,还未想到好主意,玄鹰卫的人就不请自来,把大理寺在官署中的人聚到一起传话。
陈放眼风从孟辞身上轻轻掠过,面对众人正色道:“近日有‘鬼怪索命’的传言流入京城,是有关霁州私窑窑工暴毙一案,在下知道从霁州呈报至京的案卷已在大理寺复核。在下今日来,是奉陛下的旨意告知各位,此案暂时不予审结。还需要大理寺的人配合,前往霁州封窑取证,以证国法。”
骆安平微微颔首,“有劳陈指挥使跑一趟,老夫即刻安排。”
陈放朝骆安平比了个“请”,“骆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骆安平和陈放来到游廊下,陈放开门见山道:“骆大人,大理寺的孟寺正不必囊括在人选之中。”
骆安平心有不解,他今日才见沈淮序对孟辞宽容有加,还知道之前查科考一案时二人联络紧密,为何如今却要冷落?
陈放明白骆安平心中疑惑,笑道:“她身子骨弱,贸然离京恐怕吃不消,不如让她留在衙门里抄抄写写,这也是她所擅长的。”
既是陈放之意,骆安平不再纠结,欣然应下后折返正堂安排各项事宜。
大理寺的人一直忙到天黑才下值。
孟辞捧着“回家”走到棋盘街时碰了周子墨。
“你怎么也这么晚?”周子墨提着灯上前笑问,看见孟辞手中的幼鸟后打趣道:“大理寺寺正何时多了饲禽的职责?”
二人并肩而行,孟辞把捡到“回家”的事道出后,又解释道:“听骆大人安排活呢,你应该也听说了,谣言四起,要派人去霁州核案,两日后启程。”
周子墨略显骄傲地微扬下巴,拍拍胸脯道:“我也去。”
“那挺好,恭喜你。”孟辞真诚道完贺转瞬略失落,“我也想去,不过没轮到我,可能是看我没来多久不放心。”
周子墨奇道:“你几月前才破获了严子石一案,舞文弄墨和‘真刀真枪’样样精通。我还以为骆大人会安排你去呢。”
孟辞无奈耸肩,周子墨眼珠滴溜一转便拿了注意,刚想说明他的宏图大略,恰巧看见一道如松似的熟悉身影,心下直呼妙哉,随手拽着孟辞胳膊拔腿就追。
待孟辞反应过来,二人已停在几个绯袍大人身后。
他们闻声回头,沈淮序恰好对上孟辞发窘想逃的目光。
周子墨作揖道:“沈大人,下官有事请教。”
沈淮序微微颔首,身边的大人们便识趣道别,还不忘意味深长地看孟、周二人一眼。
“何事?”沈淮序问。
周子墨实诚道:“禀大人,下官以为孟寺正勘破重案,霁州一案定能再次一鸣惊人,故而下官想举荐孟寺正前往霁州。”
孟辞始料未及,用手肘轻撞周子墨示意他住口,却又被顶了回来,还道:“孟寺正也想毛遂自荐。”
沈淮序闻言轻笑看向孟辞,“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