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在我入睡前10
果然,这是一种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共生关系。
或许在很久以前,关卡里人还不多,关卡沉睡时间还很久时,关卡吸取能量的方式非常单一,只能从通关者身上吸取。但后来它慢慢知道了,人的情绪非常复杂,人性也非常复杂,而一旦利用好了人性,它吸收能量的方式就会成倍增长。
适当地给出一些权限,人类自己就会延伸出无数种可能性,这让关卡尝到了甜头,于是不吝啬供给他们一个独立空间、一个管理位置以及一些特殊能力。
所有的“待遇”都是要计算回报的。
蚂蚁、蚜虫和蚜虫卵,它们共生的世界竟如此完美,完美到令人赞叹生命的奇迹。
“关卡何时会选新的先知?”
一问到这个问题,只行的脸色就更难看了,他张了几次嘴都没能说出话来。
肖淳眯眼:“很难回答?”
“……为了不让先知有太过强大的能量,能平衡在有限的范围内,而且……”只行舔了舔嘴皮,“而且要让先知有更大的动力去替关卡做事,先知这个位置,其实很特殊。”
只行道:“一般来说,如果被选为了先知,只要在被淘汰之前能让关卡满意,最终它会放对方离开,算是一种奖励,也是为了让先知有更大的动力。但代价是,先知无法让任何人记住,只要人死去循环,先知是谁、长什么样子、做什么的等等记忆就会被抹去,搜集全彩蛋也不会想起来。”
这是为了不让先知偷偷聚集自己的人脉和能量反击关卡。
毕竟在人类眼里,“先知”已经是接近“神”的存在,是一种精神信念的代表。人一旦被某种信念召集和绑定,就很难被摧毁。
“先知”这个名字可以传承,但不能具体到某个人。
难怪只行根本不在意有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先知,且还能混进关卡里照常通关。因为先知的特殊设定,他是不会在任何人那里留下记忆的。
直到阿澜雕刻了他的木雕。这事恐怕只行自己根本不知道。
肖淳察觉到什么,上下打量只行:“怪不得你说没人会记得你。那你刚才在怕什么呢?让我猜猜,你这回捅了大篓子,若是被关卡取缔了先知的身份就完蛋了?是这样吗?”
只行垂下眼。
肖淳又突然敏锐道:“不对,你出生在关卡里,就算出去了也没有你的容身之地,你甚至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你掌权多年,一直有特权,虽然讽刺,但关卡才是你的家。你害怕出去,是吗?你根本不想离开。”
只行的脸色此时已难看如死人了。
肖淳大笑起来:“我说对了?毕竟你为关卡做了这么多事,哪怕这次捅了篓子,关卡也愿意遵守规定放你走。但你最怕的就是这个结果,你宁愿被关卡作为养料吸收,也不想离开,对不对?试想想,你完全不懂正常世界的社交规则,又一无所有,被摘掉所有的光环和能量,你出去之后什么也不是,没人会多看你一眼,你也无法任意妄为。多可怕啊?是不是?”
所以肖淳点名他的身份后,只行会那样惊恐到不正常——他知道自己完了,此事之后,他一定会被关卡送出去。肖淳太聪明了,眼下又有实力,先知的位置不用说一定是肖淳的了。
只行一时百感交集,怒道:“那你呢?问来问去,其实是自己想当先知想疯了吧?!”
“我?”肖淳笑得更厉害了,“你都说了,我就是新的关卡,我还当什么先知?”
只行忽然露出了悲哀的眼神,看了昏死的于顾一眼:“他为了你几次三番命都不要,你却说你要成为关卡?”
肖淳:“……”
肖淳笑容一收,若有所思地看着只行。
只行被他盯得浑身鸡皮疙瘩直冒,但他不甘心,他嫉妒也苦涩,他甚至生出了干脆让肖淳弄死自己,让自己彻底消散,无法再离开关卡的念头,于是他故意刺激肖淳道:“我说错了吗?你会让他成为一个笑话。你现在已经无法跟他在一起了,你对他没有爱情了,你也不会为了他牺牲一切。”
肖淳冷冷道:“闭嘴。”
只行断着两只手,靠坐在尸体边,凄惨笑起来:“不如我替你想个办法,你让他跟我一起走,以你现在的能力,你完全可以放走他。你让他跟我出去,此后你就是这里唯一的王。”
肖淳眸光闪了闪。
只行观察他的神色:“我说得很有道理,是不是?他在,可能还会影响你对事情的判断,但若放他走,你既救了他,不欠他的了,也不会再被他影响。”
肖淳居高临下看着他:“你以为这么说,就会刺激我杀了你?”
只行嘴角抽搐了一下:“当然不是。怎么,你是不敢杀我?”
肖淳哼笑了声,双手插兜,漫不经心地盯着只行:“比起杀了你,让你活在绝望中会更让我满意。”
“……”
“你猜,你会是被直接丢出关卡,还是被我杀掉?还是将你拆分成不同的几份,丢进关卡里做npc?如果将你的意识碎片全部抹去,你就会疯掉,那样太无聊了。”肖淳一字一句道,“你得看着别人都有朋友,都有要为之努力的目标,而你什么也没有。你会不停感受到自己是孤独一人,无处可依,也无人记得你。你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只行:“……”
肖淳确实太敏锐了,尤其有了绝对的理性,不再被身为“人类”的怜悯、共情所影响后,他的话语比从前更伤人,一针见血的更加精准。
他完全掌控了只行,知道只行最怕什么,最焦虑什么。
他也完全懂了,为何只行的所作所为始终那么违和和矛盾,为何他出现在人群里时,明明平平无奇,没有什么记忆点,却又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身边的两个家奴,他无法被任何人记住,从小到大他是在一种绝对的孤独和怀疑里长大的。他混迹于各个关卡,学习他人的言行、交往技巧,却始终无法很好地作用在自己身上。人在社会里生存,是有最起码的“锚点”的,一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言行,来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位置,二是通过时间、经历、阅历逐步调整对自我的评价。
人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如何和自己相处,如何同自己握手言和。
可只行做不到这些。
他没有“社会群体”这面镜子,他无法准确地认知自己是“谁”,他对外和对内的锚点都失效了,于是他的言行总显得违和、诡异、冲突。一切想法突如其来,没有定性。
这样虚无的焦灼也会造成他的性格扭曲、极端、在某些地方如孩子般执拗。
人是无法单独生存的,人天然就是群体动物。
在现实世界里人会有朋友、同事、爱人、家人,会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就算排斥一切社会活动,人也会自发地在网络里寻找“同伴”。
人天然地需求着他人的需要、认可、肯定,以此来界定自己的存在。
可这些最基础的可以说也是一种“生存需求”的东西,只行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