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整肃吏治1
第141章整肃吏治1
“启奏陛下,史阿在外求见!”“哦?朕还准备找他呢?他倒自己来了,真是巧了,宣!”
“陛下有旨!宣史阿御书房觐见!”
这个套路依然是那么古板而又熟悉。
“末将史阿!叩见陛下!”
“史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爱卿来的正好,朕还正准备让王师找你呢?这不王师还没动身呢?你倒来了。说说见朕何事?”
“陛下,末将这里有一份密报,请您御览!”
喜竹将密报转呈给刘辨,刘辨眼睛一直看都没看密报一眼,始终停留在案上的那份奏折上,奏折是幽州张扬上奏的,其意思无非是自己的弟弟和一些亲朋不知来历的人给抓了,请陛下为他主持公道,将贼人绳之以法。本来这样的事张扬不可能上奏书给刘辨,因为他自己调查了一下弘农周边的驻军和衙役还有城池守军都没有调动过,那么只剩下一条可能了,那就是皇帝的亲军羽林卫的人,还有就是密谍司的人,而这两支武装力量他是没办法查的,他的人际关系也够不到这样都阵营里面去。但是从目击者描述的动手抓人的那些兵丁的妆扮来应该不是羽林卫,因为羽林卫从来不着便衣参与任何战斗,而且羽林卫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来抓人的人都是便装步行,且行事隐秘,这就是说排除羽林卫抓走张通的可能了。既然不是羽林卫那么就只有密谍司的人抓的了,他们的行动直接受皇帝指挥,做事隐秘行动迅速干脆,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任何都无权指挥他们。
想到这里张扬那也是满头大汗了,不管结果怎么样?投石问路自然是要有的,直接找皇帝要人的话那和作死没什么区别。所以才有了这份奏书出现在刘辨的案头。
“呵呵呵…都是些跳梁小丑不碍事,派人盯紧了就行了,若是在京城闹事直接抓人,另外派人盯着他们的府邸,密切注意。
另外朕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给你,你先稍候片刻。”
“诺!”
“王师,张扬给朕上奏书了,把张通交给刑部吧!包括证据全部移交给刑部吧!去办吧!”
“诺!”
刘辨等王越走后,就转身盯着书房内的巨大的大汉全域图,看着东北角的夫余的地方,背对着史阿说道
“史阿你深的王师真传,剑术超群,胆识过人,这些年来也是兢兢业业,朕很欣慰。王师也渐渐老了,再过几年也要颐养天年了,你还年轻。”
刘辨的话说了一半,另一半他打算让史阿自己去琢磨。这番话说的也算是很明白了,言下之意只要你史阿忠诚可靠,那么王越退下来的位置就是你的了,反之,总归是有替代王越的,主要看你史阿怎么做了。
“陛下谬赞了,末将与恩师相去甚远,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恩师指点!恩师曾经对末将说过:这普天之下唯有陛下能够一统万方,我师徒也只听从陛下号令,陛下但有所命即便明知是死也要毫不犹豫的去做,因为陛下代表的是天道!
末将以为恩师所言就是末将的心中所想,亦是末将今生为之奋斗的方向,只要陛下不嫌弃末将愚钝,末将今生唯陛下之命是从,任凭陛下驱策,纵死无悔!”
“史爱卿快快平身,你的心意朕知道了,今生卿不负朕,朕自不负卿!
你看夫余国怎么样啊?”
刘辨的话锋突然一转,把史阿给搞懵了,怎么聊到夫余国上去?该怎么回答呢?既然陛下问起又不能胡说八道,那就知道什么说什么吧!这样最好!
“回陛下!据末将所知夫余国地势偏僻,虽地大却贫瘠,寒冬时节更是如同天灾。尽管如此夫余国去年也彻底将周边的沃沮与挹娄两个小国给吞并了,如今虽然土地有所增加,可人心却不是很稳定,时常有一些沃沮与挹娄的部落臣民制造一些事端搞的夫余国鸡犬不宁,末将看来此事虽不足以动摇夫余国之根本,但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
夫余国虽然吞并了沃沮与挹娄可他们对我大汉的土地却敬而远之,没有丝毫的侵犯,甚至是我大汉商贾在夫余都能受到最高规格的待遇和保护,有此可见夫余国对我大汉颇为忌惮末将以为此乃是陛下当年以雷霆之势横扫三韩以及高句丽之地之余威尚在,从而震慑到了夫余。”
“不错!有此可见史爱卿平日里没有偷闲,还算称职,天下大事当知晓一二才是。
附耳过来,朕给你个密令,尽快去促成此事,但有一条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朕可不想失去一位心腹爱将,你可明白?”
史阿被刘辨的话感动的热泪盈眶,赶紧跪下把耳朵送过去,尽量让刘辨不弯腰与他说话。
“朕要你妆扮成商贾前往夫余,到了那里,你可以这般这般………”
“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若有差池,末将提头来见!”
“朕知道你心意,头你留着还有大用,朕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只要是与我大汉有利的事你只管放手去做,朕这里有一份密旨,你带在身上,倘若需要调集辽州守军就出示密旨给守军统将高顺,朕也会给他下旨全力配合你的。
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用军队,一旦动用军队恐破坏朕的计划。”
“末将遵旨!陛下放心,末将知道该怎么做。”
“去吧!需要什么去找王师。”
“陛下保重!末将告退!”
兴启五年三月底,史阿奉刘辨密旨前往夫余执行了一项值得他以及他的后人炫耀许久的秘密任务。
夫余国对大汉的谨慎使得刘辨没有一个好的借口和理由去征服这片后世的东三省的土地。有道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他打算用后世日军用过的方法就是培养当地反汉势利,当然一定也要是反夫余的势利,这样的势利往往有着强烈的极端思想,而且有一定的武装力量。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由内部攻破的。为什么委派史阿一人前去呢?因为史阿剑术高超武艺了得,且头脑灵活善变,即使遇到危险全身而退应该没有问题。
史阿就是去执行这样的一个任务去了。借助当地的势利来挑唆内战,再时不时的撩拨大汉几次。这样一来大汉出征就会师出有名了。
都离开了之后,刘辨让法正一个人在书房看书了,自己离开了去往后宫而去。
很长时间没有抽时间陪陪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们了。一不小心都长到四五岁了,一个个都是小人精了。
远远的看着一群孩子在那舞刀弄枪的刘辨内心很是甜蜜,上一世没有孩子,根本不知道孩子意味着什么?现在有了孩子了,还不是一个,是一群,内心甭提多高兴了,可是一想到生在皇家,又不由得担忧了起来。
生在帝王家注定人生的轨迹与众不同。为了权利兄弟操戈,父子反目是帝王之家的普遍现象。
天下第一家听起来是那么的霸气,那么的特别,可最残酷,最没有骨肉亲情的事情都发生在这天下第一家里。
“倘若二十年之后他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其乐融融的相处该多好啊!”
刘辨自言自语的感慨道。
身后的喜竹与采菱两人互相看看,低着头不敢回答刘辨的话,这样的话题不要说他们两个就算是贾诩在这里也不敢轻易回答,涉及到皇位传承的问题可不是小问题,那是皇帝的禁忌,臣子若是谈论这个的话,那么离死恐怕不远了。
刘辨慢慢的走近孩子们面前,刘震先看到刘辨过来了,赶紧丢掉手里的小木枪,规规矩矩的跪下道
“孩儿叩见父皇!”
其他孩子赶紧回过头来,噗通噗通都跪下了,一个个稚气的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