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能挣钱也会花钱,过优质好生活(3) -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 李金水 薄志红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章能挣钱也会花钱,过优质好生活(3)

第10章能挣钱也会花钱,过优质好生活(3)

一般来说,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在销售一种商品时,对不同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或根据消费者购买数量的不同索取不同的价格。赚取更多利润的利益驱动,是商家实行“价格歧视”的根本原因。

从市场需求来看,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就越大。从商家定价来看,如果把价格定得过低,虽能卖出大量的产品,但由于每件产品所赚取的利润小,总的利润会较低;反过来,如果把价格定得过高,虽然每件产品所赚取的利润大,可是能卖出的产品总数却很少,总的利润还是不高。

事实上,商家定价的决定因素是“总利润”,而不是“价格”的高低。商家必须锁定具体的顾客,根据顾客的需求以及其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寻找一个恰当的价格水平,让总利润达到最大。回到麦当劳的优惠券上,麦当劳又是如何通过优惠券“受惠”的呢?

获取麦当劳的优惠券,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上网寻找优惠券,阅读麦当劳的宣传报纸,需要花费搜寻成本;打印优惠券,或者索取优惠券,需要花费时间成本。通常是那些时间成本比较便宜的人,更愿意使用优惠券。而时间成本比较便宜的,又往往是一些收入偏低的人。

于是,麦当劳成功地把顾客分成了两类:富人和穷人。对于富人——不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供给他们的商品就比较贵;而对于穷人——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给他们打折。通过这一分类,麦当劳的总利润就达到了最佳状态。

轻松解决超市大采购

很多女人逛起超市来,这也要,那也要,拿的时候掂不出钱的分量,算起账来往往吓一大跳:哇,怎么会花这么多钱!虽说过了把“购物瘾”,但钱包也空瘪了许多。那么,如何才能防止钱包“为伊消得人憔悴”呢?

1.进门之前好好计划

进超市前最好先制订一个购物计划,将必买品记下来,粗略算一下价格,带上略多的钞票,然后再进超市购物。

2.打折商品三思而行

打折减价均是商家促销的一种手段。俗话说,“只有错买,没有错卖”。尤其是食品,都有其特定的保质期。有些超市减价的食品大都快过期,如果贪图便宜过多购买,一下子又吃不完,就会有变质的危险,这样算下来,一点也不便宜。

3.最好使用手提篮

纤纤女士,手无缚鸡之力,手提篮无形中从质量和体积上限制了购物的数量,何乐而不为呢?

4.别带孩子逛超市

小孩子天性爱吃爱玩。如果带小孩子去超市,往往会增加许多计划外的开支。小孩子一进超市,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兴奋得不知东南西北,吃的喝的玩的——增加了不该有的额外开支。

5.尽量少往超市跑

最好定期去超市,1周或半个月去一次。平时把需要购买的家庭必需品及时记下来,然后集中一次购买。逛超市次数越多,花的票子也就越多。

你想节约的话,就不要怕麻烦。

想买的东西请等3天

想买的东西等3天,而将想要丢弃的东西,多留1天。如此,就会发现还有半数以上的物品是可以再使用的。

李文在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就决定要好好锻炼身体。1年前,她与老公特意赶到一家健身俱乐部想了解一下健身年卡的办理费用。经过反复比较与讨价还价,他们俩最终以原价的75%购得两张健身卡,总共花费了7500元。

接下来的日子真是充满乐趣,他们每到周末就会去结伴健身,然后一起回家,感觉真是好极了。可是坚持了不到3个月,两人的锻炼兴致就被疲劳所取代,谁都不愿意再去了。

其实李文夫妇去健身俱乐部总共不超过10次,如果按照单次价格100元/人计算,仅仅需要支付2000元。可是他们却为这10次健身,总共花去了7500元,几乎相当于两个人月工资的总和。

与李文夫妇的消费经历几乎如出一辙的张凯夫妇,几年前,从市郊搬到了市中心,每天没有地方散步锻炼了,两人经过左思右想之后,决定购买一台跑步机。自从有了这个想法,他们就开始狂逛体育用品商店。最后经过数次比较,他们买了一台14000多元的跑步机。

虽说价格不菲,但是与市中心健身俱乐部的年卡相比,他们觉得还是挺划算的,因为毕竟这个属于一劳永逸的“长期投资”。刚买回健身器的时候,张凯夫妇经常抢跑步机,但是不到1个月,两人就不再抢了,他们的跑步兴趣荡然无存。现在,他们每天回家后都懒得看跑步机一眼。这不最近两人又迷上了打网球,每到周末两人就往网球场跑。

每个人都难免偶尔购回大量的闲置物;每家肯定都会有买来不久就因为没用而被丢弃的东西;而大部分时候都是买了东西之后,用过很短一段时间,就再也用不上了。

事实上这些都说明,购物者买回去的这些东西都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那么多没用的东西之所以被买回家,主要是由于不良的购物习惯在作祟。而改变或控制这种坏习惯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买东西之前彻底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个东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