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杯酒藏锋舌战儒,腐儒皓首焉敢言勇
翌日,吴郡顾氏府邸。
府门大开,张灯结彩,门前车马如龙,吴郡有头有脸的士人名流,几乎倾巢而出。
宴会设在顾府最大的厅堂“致远堂”内。
堂中陈设典雅,古色古香,每一件器物都透着数百年的底蕴。
轻纱曼舞,丝竹悦耳,空气中弥漫着上等熏香和醇酒佳肴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太平盛世的和谐景象。
然而,在这片和谐之下,却暗藏着汹涌的激流。
顾雍高坐主位,他身着一袭玄色深衣,须发打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沉静,眼神深邃,颇有大家风范。
他的左手边,是性情方正的张温、年少成名的陆绩和沉默寡言的朱桓。
四人身后,则是各家的核心子弟和吴郡的名士们。
这哪里是宴会,分明是一场文人集团对新兴武力的联合审判。
“孙将军到!郭父师到!”
随着门外一声高亢的通传,堂内的丝竹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门口。
孙策当先一步,跨入大堂。
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银色铠甲,外罩白色战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英武,龙行虎步间,一股凌厉的煞气扑面而来,
让堂内许多养尊处优的文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了呼吸一滞。
紧随其后的,便是郭独射。
与孙策的威势逼人不同,他依旧是一身寻常的白衣,脸上挂着懒散的微笑,仿佛不是来赴一场暗藏杀机的宴会,
而是来邻居家串门。他的左手边,是身着华服、容光绝代的貂蝉;右手边,则是英气飒爽、别有风情的孙尚香。
三人并肩而行,一个玩世不恭,两个绝色佳人,与这庄严肃穆的场合显得格格不入,却偏偏形成了一道令人无法忽视的风景线。
周瑜跟在最后,面带微笑,手持羽扇,风度翩翩,像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调和了孙策的锐利与郭独射的散漫。
顾雍的瞳孔微微一缩,随即起身相迎,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
“孙将军,郭先生,周都督,大驾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啊!快,请上座!”
孙策按照郭独射的吩咐,只是微微点头,便大步流星地走向客席主位坐下,一言不发,气场十足。
郭独射则是拉着两位夫人的手,大大方方地在孙策身旁坐下,还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堂内的歌姬,仿佛在评判她们的舞姿是否合格。
这番做派,让在场的许多士人暗自皱眉。
太无礼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顾雍作为主人,滴水不漏地掌控着宴会节奏,绝口不提任何军政大事,只谈风月,闲聊逸闻。
终于,那个最沉不住气的张温,按捺不住了。
他端起酒杯,站起身,先是对孙策遥遥一敬,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孙将军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武功,横扫江东,真乃当世之英豪。温,佩服!”
孙策只是举杯示意,依旧沉默。
张温没等到预想中的回应,也不尴尬,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带着一股教训的口吻。
“然,古语有云,‘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我江东自古乃是文献之邦,礼仪之乡,讲究的是仁义教化。”
“将军以武立身,固然可敬,但若要长治久安,还需广纳贤才,亲近儒学,行王道,而非霸道啊!”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引经据典,瞬间引来堂内一众儒生的附和。
“张公所言极是!”
“治国安民,非刀兵所能为也!”
他们名为劝谏,实则是在指着孙策的鼻子说:你一个大老粗,别以为能打仗就了不起了,这地方的规矩,得我们读书人说了算!
孙策的脸黑了下来,握着酒杯的手,关节已经发白。
就在这时,一声轻笑,打破了这“同仇敌忾”的气氛。
郭独射懒洋洋地抬起头,看向张温,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这位……张老先生,是吧?”
张温眉头一蹙:“老夫张温,张子慎。”
“哦,张老先生。”郭独射点点头,慢悠悠地说道,“听你刚才那番高谈阔论,想必是饱读圣贤之书了?”
张温傲然地一捋胡须:“不敢说饱读,略有涉猎罢了。”
“那我就奇了怪了。”郭独射的语气突然变得玩味起来,“你读了这么多书,怎么就读出了一身的腐儒酸臭味,半点人话都不会说了呢?”
“你!”张温脸色大变。他没想到对方竟如此粗俗,一开口就直接人身攻击。
【叮!检测到宿主正在启动“儒生克星”模式!目标“张温”的“圣贤光环”已失效!】
郭独射根本不给他反驳的机会,身子微微前倾,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