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新政安江东,神技定乾坤
吴郡顾氏府邸的“致远堂”,昨日还上演着一场决定江东士族命运的鸿门宴,今日,却已然换了人间。
大堂之内,再无昨日的歌舞升平与暗藏机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凝固的肃穆。
顾雍、陆绩、朱桓三家的家主,带着各自家族的核心子弟,毕恭毕敬地分列两侧。
昨日被气得昏死过去的张温没有来,据说是卧床不起,张家派来的,是他那个战战兢兢的长子。
他们都在等。
等那个白衣青年,那个用言语便能杀人诛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东“父师”。
孙策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却觉得有些坐立不安。
这种纯粹文事的场面,远比千军万马的战场更让他感到别扭。
他时不时地看向身旁的郭独射,眼神里满是依赖。
郭独射依旧是那副没睡醒的模样,手里把玩着一个温润的玉杯,仿佛对眼前这些掌握着江东经济命脉的土皇帝们视若无睹。
“咳。”还是顾雍沉不住气,率先站了出来,躬身一拜,
“启禀父师,将军。吴郡府库、田亩、户籍文书,皆已清点完毕,封存入库,静待将军与父师接收。”
他身后,陆、朱、张三家也连忙跟着表态。
“我等家族愿献出族中良田三成,私兵五百,以助将军成就大业!”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则是壁虎断尾,破财消灾。
他们被郭独射昨夜那番“碾得粉碎”的威胁吓破了胆,只求能保住家族的根基。
满堂士族,皆屏息凝神,等待着郭独射的裁决。
在他们看来,这新来的征服者,无非是想要钱、要粮、要人。
他们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
然而,郭独射却只是轻轻一笑,那笑容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田产?我一分不要。”
“私兵?一群乌合之众,留着看家护院吧。”
他此言一出,满堂皆惊。顾雍等人面面相觑,完全摸不透这位爷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要钱粮,不要兵马,那他图什么?
郭独射放下玉杯,站起身,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
“我要的,你们现在给不了。”
“但将来,你们会哭着喊着,求我收下。”
他走到大堂中央,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从今日起,江东,将施行三条新政。”
周瑜神色一凛,知道正题来了。
他早已被郭独射的奇思妙想折服,此刻更是竖起了耳朵,唯恐漏掉一个字。
“其一,‘屯田制’。”
郭独射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
“江东连年战乱,流民遍地,田地荒芜。此为心腹大患。”
“我将下令,所有江东军士,无战事时,皆为农夫。开垦荒地,屯粮自给。所获收成,三成归公,七成归己。”
“同时,招纳流民,授予田地、农具、耕牛,官府提供种子。首年免税,次年税一成,三年后税三成。”
此言一出,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想法!
自古以来,兵就是兵,农就是农。
兵农合一,闻所未闻!
更可怕的是,这种制度一旦推行,孙策的军队将不再需要向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征缴巨额粮草,便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粮!
而招纳流民,更是釜底抽薪之计!
江东世家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依附于他们的佃农、部曲。
一旦流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谁还会愿意给他们当牛做马?
顾雍的额头渗出了冷汗。他终于明白郭独射为什么不要他们的田产了。
他要的,是挖掉整个江东世家赖以生存的根!
“其二,‘唯才是举’。”
郭独射根本不理会他们的惊骇,继续说道。
“江东六郡,百废待兴,各地郡县官吏,多有空缺。”
“我将设‘招贤馆’于建业。不问出身,不论文武,不看门第。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自荐。经考核录用,量才授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