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个个成了演技派
又好些天后,他回到王府,先拉了个结界出来隔绝外部,然后才对凌霄说道:“局势越来越复杂了,猜我今天发现了什么?”
凌霄眸光转了转,猜测道:“莫非又有什么别的势力卷进来了?”
“聪明,”弗宁拉起她手,“我前面查的贩卖私盐牟取暴利,所有线索都指向最终源头是卫王,所以我才会穷追不舍。卫王的一系列反应也应证了,我调查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没想到,现在居然还有意外收获。”
凌霄好奇起来,“什么意外收获?”
“太子与御林军中几个首领有往来,私自囤积了大量甲胄兵器与粮草,藏在京郊。”
凌霄瞪大眼睛,“他这是想造反啊。”
“嗯,”弗宁道,“我暂时没有惊动他们。”
凌霄思索着,不禁忧心起来,“局面这么复杂,好难啊。
“如果先集中精力扳倒卫王,太子极有可能在这段时间内继续扩充势力,坐大坐强,一旦他的谋逆计划成熟,必将朝野动荡,生灵涂炭。
“可是,如果先揭露太子的阴谋,卫王一定会趁机在背后煽风点火、落井下石,把局势搅得更加混乱,甚至有可能在你跟太子争斗得两败俱伤时,坐收渔翁之利。”
“对,你说得没错,”弗宁搂住她肩膀,轻轻抚弄,“如今的局面只有双线布局,齐头并进,才有可能打破僵局了。”
转眼又到了冬至,天气寒冷,下起雪来。
宫中却热闹非凡。凌霄虽然一到天冷就懒得动弹,只愿窝在暖房里吃吃喝喝睡觉,却不得不跟弗宁一起进宫参与家宴。
大殿内,灯火辉煌,暖意融融,桌上摆满珍馐佳肴,众人欢声笑语不断。
这些人自怀心思,私下斗得你死我活,见了面之后,却个个成了演技派,表现得兄友弟恭,融洽和美。
经过一年多时间,凌霄已经很适应宁王妃的生活了。
当下朝廷势力错综复杂,皇帝的态度也暧昧不明。
弗宁正一步一步地艰难推进调查,誓要逐步揭开太子与卫王的罪行真相。但各方势力仍在暗中角力,局势如同紧绷的弓弦,危机四伏。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必须慎之又慎,因为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
这种情况,越发气势要有,不能让敌人看出你的虚弱破绽。
为了出席这场宫中家宴,凌霄精心梳妆打扮,选了一套十分华丽的红色衣裙,更衬得她整个人如同雪雕玉琢而成,娇憨明艳,格外引人注目。
天空似被一块陈旧且厚重的灰幕所笼罩,那沉沉的色调如墨汁在水中晕染开来,无边无际地蔓延至皇宫上方,将整座宫殿都压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之中,使得皇宫大殿内即便四处都点着华美的宫灯,那昏黄的光线也显得颇为黯淡,只是勉强将阴霾稍稍驱散。
殿堂内,皇帝独自坐于高高在上的主位,神情看似平和,却又透着一种不怒自威的威严。下方,诸位嫔妃、皇子与家眷们依照各自的位分等级分案而坐。
常贵妃居于最靠近皇帝的位置,她微微欠身,以手中那绣着精致花纹的手帕轻轻掩住嘴角,娇柔地说道:“皇上,今日冬至,虽然天色不佳,但是宫中因这家宴仍满是祥瑞之气。臣妾命御膳房精心烹制了诸多冬日滋补的珍馐,皇上一定要好好品鉴。”
皇帝只微微颔首,并不接话。
四皇子从自己的席位上起身,恭恭敬敬地朝他行了一礼,而后诚挚地开口:“父皇,如今天寒地冻,儿臣于宫中这几日,心中时刻牵挂着京城内那些无家可归、缺衣少食之人。儿臣想着,此刻他们恐怕正在凛冽寒风中艰难求生,不知城中的施粥机构究竟能不能妥善安置他们,儿臣委实忧心不已。”
皇帝正欲回应,太子在一旁重重哼了一声,带着明显的不屑说道:“四弟,此等琐事自当由京兆尹及相关官员处置,你又何必在这宫宴之上提及,平白扰了众人的兴致。”
四皇子眼中闪过一丝愤懑,皱起眉毛,转过头来,正想要反驳,旁边他的母亲淑妃却悄然扯了扯他的衣袖。
他咬了咬嘴唇,强自按捺住心中不满,将喉间话语咽下。
皇帝脸色阴沉下来,目光如炬,投向太子,“大郎怎可出此狂言?四郎所说,关乎大梁的子民温饱,怎么能说是琐事呢?朕身为天子,自当以苍生福祉为念,时刻关注其疾苦,你这般轻慢态度,实在令朕寒心。”
太子眼中闪过一道不忿,表情却一下子变得惶恐,急忙离席,跪地叩首,“父皇恕罪,儿臣一时失言。儿臣是想着,今天是家宴,原想父皇与诸位娘娘尽享天伦,不该提及这些扰心之事。”
卫王眼珠转了转,起身恭敬说道:“父皇,儿臣觉得,四弟所忧之事虽于宫宴之上提及略有不妥,但这份心系百姓的心意却难能可贵。父皇向来以民为本,一定不会对百姓之事坐视不管。儿臣愿随时听候父皇差遣,若父皇欲派人前去查探施粥之事,儿臣愿效犬马之劳,为父皇分忧。”
看他一副言辞恳切、态度谦卑的样子,凌霄在旁边简直想笑。
这个卫王,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忧国忧民了?
表面上是为他的父皇和百姓着想,实际上,那个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
分明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想着如何在此次出行中获取更多利益,提升他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以及在朝堂的影响力。
皇帝沉思片刻,霍然起身,“朕确有前往查看之意。朕即刻便微服往城中查看施粥机构情形,朕倒要瞧瞧那些官员是否恪尽职守。二郎、四郎都跟我去。”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一众嫔妃全部惊愕地望向皇帝。
还来真的啊。
弗宁赶忙站起来,趋步向前,单膝跪地,“父皇心怀天下,此行必能彰显皇恩浩荡,儿臣愿追随父皇左右,保护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