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 类经 - 张介宾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类经 >

卷三十二

会通类十三、疾病(下)

(十三)风证

风者百病之始也。见脉色类三十二。

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从风憎风。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疠风。偏枯。痱之为病。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风痉,身反折。针刺三十六。

贼风邪气乘虚伤人。运气三十六。

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疾病十三。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论治八。

风成为寒热,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疾病类七十七。

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风寒伤形。针刺三十一。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色三。

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疾病二十一。

脉滑曰风。脉色十六。

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受气也。脉色二十一。

二阳之病发心脾,其传为风消。疾病六。

面肿曰风。疾病五十九。

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针刺十三。

八风伤人为病。运气三十五。

(十四)寒热病

阴主寒,阳主热,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见脉色类三十三。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阴阳一。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疾病十三。

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抟于皮肤之间。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疾病四。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疾病二十六。

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破,毛直而败。经络三十一。

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脉色三十五。

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俛不伸。疾病六十九。

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内热相抟,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针刺类三十三。

三阳为病发寒热。疾病六。

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疾病十一。

肺脉微急为肺寒热。脾脉小甚为寒热。脉色十九。

寸口脉沉而弱,沉而喘,曰寒热。缓而滑曰热中。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脉色十六。

夏脉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脉色十。

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脉色二十一。

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疾病五十二。

荣卫稽留,卫散营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经络八。

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疾病十九。

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针刺四十八。

形寒寒饮则伤肺。疾病三。

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疾病五十八。

气虚身热,此谓反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疾病二十一。

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针刺四十一。

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脉色十八。

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下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论治二。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疾病十九。

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疾病七十六。

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瘛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之病生矣。运气二十。

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脉色三十三。

人之病,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藏象二十二。

(十五)伤寒

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见针刺类三十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