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要账 - 荣枯 - 夕阳正浓之山水之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荣枯 >

第241章要账

开业三个月,龙兴宾馆的经营呈迅速增长趋势,营业额累计高达一百多万元。但是,资金回笼却不理想。  在枫杨,不管是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全都流行吃饭不付现金,饭后签字一走了之。如果谁吃饭付现金,说明这个人混得不好,没有地位,没人给面子。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人们即使口袋里装着钱,也采取签字消费。饭店要结账,就得过一段时间,开票到相关单位去报账拿钱。

上门去要账,好话说尽,有时还免不了给相关人员,比如批条子的领导和付钱的会计表示表示,你的资金才能得以回笼。如果你饭店跟欠钱单位的领导没有关系,或者那单位穷,没钱,你去讨要也难以拿到钱。

前期,严东的精力都用在了招揽生意上。饭店一没钱,就从公司那边挪用。到了十月份,公司那边为饭店输血高达一百万块钱,眼看着公司买原材料出现了资金紧张状况,严东才开始重视饭店这边的现金流。

严东的重心依然放在公司,放在酱醋生产上。对严东而言,饭店这边充其量是一项生意,而公司那边才是基业,是他打算投入毕生精力奋斗的事业。春天以来,买地,租农科所,建发酵池,上酿造工艺,在酱醋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销路持续开拓,销量不断攀升,质量和品质逐步提高,市场和前景一片光明。

严东找李梅和林扬商量。林扬说,枫杨一般开饭店的,都是老板或者老板娘要账,前面客户吃过饭,十天半月后,老板上门,催促客户付款,前面吃饭后面结账,周而复始。

李梅说:“我过去在苏州,那边情况不是这样,人家那边都是吃饭付钱,现金结算,挂账的连一成都不到。”

“这就是枫杨的现状,也算是枫杨特色了。”林扬说,“你不这样做,就没人来吃饭,你就得关门。”

严东也清楚枫杨人吃饭的习俗。过去没开饭店之前,他们请客吃饭也是这样,签字,走人,每年春节前才完全结清本年度饭钱。

严东没办法做到林扬所说的那样,王凤芝也不具备要账能力,她连大字都不识一箩筐。再说,她也不愿意去干这样的事。

林扬说:“我们只有请一个专门要账的。”

严东同意林扬的建议。

但是,要找到一个能胜任的专业要账人也不容易。大家分头物色要账人,严东甚至把东西两个厂里的工人都发动起来,让大伙帮忙找合适要账人选。

一天早晨,严东下楼买早餐,做早餐的李大姐给他推荐了一个人,叫马梅,是她妹妹的同学,今年三十岁,颇有几分姿色,为人泼辣。过去单位没倒闭前,是单位业务科专门清理欠债的。李大姐说:“单位倒闭了,现在待在家里。”

晚上,李大姐把马梅领到严东办公室。确如李大姐介绍,严东看马梅长得胖乎乎的,颇有姿色,透着热情,也透着性感,说话快而干脆,给人一种干练的印象。

严东问:“马女士,你在待遇上有什么要求?”

“我没有要求,你看着给就行。我们初次打交道,对你们的客户,我也不熟悉。工作上你放心,李姐介绍的,不是外人,我肯定会尽力。我先干一个月,到时候你看我值多少钱,再具体定,可好?”马梅说。

严东觉得有道理,就说:“这第一个月,暂时按照三百块钱给你开。绩效挂钩,具体多少,一个月后再定。”

“好的。”马梅一口答应。

第二天早晨九点钟,马梅来到龙兴宾馆,跟李梅一起理账,把开业以来各单位吃的饭钱进行汇总。她们花了半天时间,整理出来十家单位的欠款。一汇总,李梅暗暗吃了一惊,几家大户,交通局,公安局,福成镇,教育局等,每家欠账居然突破十万块,交通局达到了十九万块,公安局也高达十五万元。

下午三点钟,马梅敲开了县交通局局长梅开化的门。她满脸陪着笑,说:“您好,梅局长,我是龙兴宾馆餐饮部的,请您给我们结一下前段时间的招待费。”

说完,马梅从挎包里掏出厚厚一沓菜单。

梅局长是个四十五六岁的胖子,白白净净,圆脸,光头。他看了看马梅,问:“你是龙兴宾馆的?是老板娘?”

马梅被问的红了脸:“我不是。我是员工。”

“来结账?你就这么来了?”梅开化上下打量着马梅问。

马梅被问糊涂了,“你就这么来了?”他的话什么意思啊?我来要账,能怎么来啊?她想。

梅局长接着问:“你一个人来的?”

马梅还是没有搞明白梅开化的问话,但她点了点头,忙说:“是的,梅局长,我一个人。”

“哦?”梅开化也跟着点点头,“你到局办公室,找刘主任签经办,然后到财务去审核,办完这两个手续,再拿到我这儿来批。”

马梅好像听明白了,原来要账,要走这么麻烦的手续。但,人家单位,这是在履行正常的必要手续。她微微弯下腰,给梅开化鞠个躬,说:“谢谢梅局长。”

马梅退着出了局长室,顺手带上门,下楼去位于一楼的局办公室找刘主任。

当马梅双手恭恭敬敬地把一大摞单据放到刘主任桌上,四十岁的刘主任从厚厚的近视镜片后射出两道犀利的目光,审视着马梅问:“你是第一次要账吧?”

马梅红了脸,老实地回答:“是的,刘主任,你一眼就看出来了?真厉害。”

“严东派你来的?”刘主任问。

“是的,刘主任。您跟我们老板熟呀?”马梅很高兴,刘主任主动提起严东,一定跟他关系不错,自己工作就会容易许多。

“不熟,我们能到你家吃这么多钱吗?”刘主任生冷地说。

马梅心里,先是一喜,他们跟严东熟,钱就不会难要。继而,她又紧张起来,因为她发现刘主任的表情不对。

刘主任低头在厚厚的那沓菜单上一张一张从上往下翻。翻了老半天,从里面抽出三张单据,又伸手从案头拿过那把灰尘落得老厚的算盘,拨弄了两遍。在其中一张下面写一串数字,然后,在那三张菜单上签下名字。

他抬起头,对马梅说:“看在严老板第一次打发你来的份上,我给你报几张。”

说完,把单据递给马梅。马梅低头看看那串数字:1570元。

“刘主任,你们单位欠我们十九万多块钱,您就给我们签这点儿?”

刘主任慢声慢语但底气十足地说:“给你这点儿,我还是看严东的面子。去财务审核吧,财务签过字,到二楼找局长审批,再到财务拿钱。”

“刘主任,你们不是没有钱的单位,怎么不多给我批一些呀?”马梅试探地问。

刘主任不屑地鼻子哼一声:“多给你?等你懂了要账的规矩,再多给你批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