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实习生家访
晚上九点钟,王凤芝跟俩孩子已经睡下了,严东坐在沙发里看报纸。有人在外面敲门,他穿着拖鞋出去打开门,是三个年轻人。看面相,年龄都不到二十岁,两男一女,学生模样。 “请问,你们是谁?”严东问。
“您是严菡家长吗?我们是他老师,来家访的。”三个年轻人礼貌地说。
严东心里有一丝不快,哪有老师家访,选半夜三更的?但出于礼貌,他还是嘴里客气着,把他们让进家里。
几个人在外间的客厅里坐下。
女孩问:“严菡睡下了吗?”
严东说睡下了。
“我们是枫杨师范学校的实习生,在工人子弟小学实习,担任严菡的语文和数学老师。实习马上结束了,根据这段时间我们对严菡小朋友的了解,想来家里做个家访,跟您谈谈孩子的情况。”高个子男孩开门见山对严东说。
枫杨这个地方,尽管是一座县城,却坐落着一所大学,一所师范学校和一座省级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被人们戏称为拥有三座大学的县城,这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地区都比不了的。枫杨师范学校,面向全省招生,培养中小学教育人才,每年都有临近毕业的学生,下到枫杨各个中小学校实习。
女孩接着说:“严菡家长,您了解您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吗?”
两个年轻人的问话,让严东很不舒服。他心里想:你们几个毛头小孩,实习几天,结束了,你毕你的业,快半夜了跑来我家,耽误我休息,听语气,还有质问和谴责我的意味。
他开口说:“我知道,他老实木讷,成绩一惯不好。”
“家长,其实不是这样的,严菡主要是缺乏关心。”女孩儿快人快语。
严东的心仿佛被人狠狠地揪了一下。
另一个矮个子男孩说:“我们刚来时,发现严菡不合群,不学习。他班主任老师也交代我们,这个学生不要理会。但通过观察和了解,这孩子不是大家所说这样。我们就跟他交流,谈心,交朋友,渐渐打开了孩子的心扉,他是愿意学习的。只是此前,老师忽略了他。孩子也是需要尊重、需要重视的。”
矮个子男孩打开文件夹,向严东展示了五份严菡的考卷。
“我们刚来时,严菡的语文考试五十七分,数学二十三分。这是前天的考卷,他语文考了七十六分,数学考了八十二分。”矮个子男孩向严东展示一张张试卷,“您看这份数学卷,是我们实习一个月,他的数学成绩,六十六分。”
女孩接着说:“他由我们刚来时不愿学,学不下去,到现在主动学习,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说明孩子还是可以教好的。如果家长能和老师共同努力,多关注他,多关心他,他的成绩一定能上去。今年,他就升初中了,还有两个月时间,方法得当,抓的好,他的成绩还可以往上冲一冲的。”
严东被几个年轻人说的瞪大了眼睛,对他们顿时产生了好感,同时也为自己先前的怠慢心生愧疚。
“刚来时,我们发现严菡对他的班主任十分抵触。后来我找他谈心得知,有一回,班里一个同学欺负他,被那个同学打了,班主任把他拉到办公室,又给严菡一顿教鞭,体罚他站了半天。从那以后,他就不愿上班主任的课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高个子男孩说。
这几年,严东忙于自己的事业,对孩子,尤其是严菡,从来没有管过,学习更是从无过问。在他心里,总认为儿子不好好学习,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就对他放任了。听了三个年轻人的话,他简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严东反省了自己的过失,同时深深自责,感觉对不起孩子。
“培养孩子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一生受益的事,我们做家长,不能为了自己的事业,荒废了孩子,那关乎他一生的前程啊。”女孩说。
严东在心里,对几个年轻人产生了深深的感激。
“实习就要结束了,我们没办法影响到学校和他的班主任,就想来家里跟您聊聊,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往后,多关心严菡成长,多关心他的生活和内心感受,多跟学校沟通。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引导教育的好,他能够成才,如果疏于教育,他就可能被毁了。”女孩诚恳地说。
严东问:“你们是哪里人?”
“我们三个都是宾辉县的。”高个子说。
“你们愿不愿意留在枫杨就业?我可以帮你们留在县城。”严东说。
这时候,他希望这几个年轻人能留下来,继续教严菡。如果他们愿意,严东将设法给他们托关系,安排在县城小学当老师。
三个人听后,摇了摇头,他们的家都在宾辉县城,毕业后也是回城里工作。宾辉县是楚州地区最发达的县,交通便利,经济活跃,生活水平整体高出枫杨一大截。
三个人临走前,还专门来到卧室,看了看熟睡中的严菡。出门时,他们还一再叮嘱严东:多关注严菡的学习,多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生活。
送走几个实习生,站在客厅里,严东心里漾起一缕苦涩,他回忆起了儿子的从小到大,他想到了孩子几个月时第一次打他,想到孩子被油厂那群孩子关在学校,想到前年苗苗报信,被高年级孩子欺负……他感到自己亏欠儿子,而且亏欠儿子很多很多。
他走进屋里,看着儿子熟睡的小脸,那张稚嫩的脸上,似乎凝结着淡淡的忧郁。
他心疼地伸出手,轻轻抚摸一下儿子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