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参茸生意 - 荣枯 - 夕阳正浓之山水之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荣枯 >

第173章参茸生意

王萍在严东大姨家住不下去了。  大姨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全部成家,女儿也都出嫁多年,平时,就是大姨和姨夫老两口过日子。他们留了二亩承包地,种些小麦呀,水稻呀,收获了做口粮。种了两分地的菜园,大姨夫是个勤劳的老人,有空就在菜园里忙活。一年四季菜园青青,各种节令蔬菜不断,不但他们自给自足,三个儿子家餐桌上大部分菜肴,都是老人菜园子出产。

王萍来后,跟着大姨过,帮着姨夫种田收割,除草施肥,侍弄菜园。尽管寄人篱下,干的还是农活,但跟在家里相比,劳动强度小了许多,轻松惬意,基本上利用业余时间就完成了农事。

大姨几个儿子田地却不少,平常种田都是各管各家,到了午收午种、秋收秋种季节,还是非常忙碌劳累的。大姨和大姨夫忙过自己二亩地,总是给几个儿子忙几天。七十岁的人了,忙了老大忙老二,忙过老二忙老三。收种时节,农活重,劳动强度大,一把老骨头,连续干活难免吃不消。

王萍自然加入到给几个姨兄弟收种的劳动中。一季,两季,三季,几妯娌因为公婆和王萍干活产生了矛盾。认为老人偏心,老大说老人给他家干的少,老二抱怨下雨天,抢粮食,父母丢下他们满场晒着的粮食不管,去给老三收粮食,导致稻谷被雨淋。

他们家产生矛盾,王萍日子就不好过。明里几兄弟抱怨的是父母,王萍听了句句都是数落她。但是,她只生了一双手,也没有分身之术,下雨了,不管给谁忙,只能忙一家。这样的小问题积累多了,大姨烦恼,几个姨嫂抱怨,王萍心里充满了委屈。

她给严东打电话,想告诉他,她不愿在大姨家待了。打了两次,都是王凤芝接的,她没有做声,默默把电话挂了。第三次,终于是严东接电话,她把想法告诉了他。

严东一时为难起来,他到哪里给她找一个安身之地呢?就安慰说:“你在大姨家再委屈一段时间,我来想想办法。”

挂掉电话,严东陷入了沉默,自己眼下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哪里有精力顾她呢?但一个女孩子,因为来给自己带孩子,帮忙,落得被王凤芝怀疑跟自己有私情,遭全家人抛弃,众叛亲离,孤单又可怜。现在大姨家待不下去,你不管她,她一个小女孩,怎么办啊?他怎么能对得起人家?不管她,他感到良心不安。

缺乏资金,生产呈半停产状态,严东一门心思想找一两个合作伙伴,至今没有着落。现在,无端的又增加了一个心病,王萍这样急切地要求离开大姨家,问题就得尽快解决,不是待不下去了,她也不会如此迫切地给他打电话。

这天上午,严东跟小保在厂里生产,刘新林夹一只公文包找到糖酒公司,来还严东两千块钱。

商业印刷厂倒闭以后,林新林凭着大学所学专业,去省城双肥,找到一家私营印刷厂,很快做到了生产副厂长。当年严东的诗集被收缴以后,刘新林心里愧疚,认为那本书耽误在自己手里。否则,人家在枫杨印刷厂印,早就出版发行了,不至于落得倒霉赔钱。他对严东说:“你交给我的印刷费,我一分不少地退给你。但是,厂里现在亏损累累,拿不出钱,以后有条件了,我一定退还你。”

刘新林的做法让严东很感动,他留刘新林吃饭。在饭桌上,刘新林告诉严东,他有一个客户,做参茸生意,在他厂里印刷包装。从东北或者亳城进回来人参,装在印刷精美的礼盒里,在双肥各大商场里销售,很畅销。

“两三块钱的人参,一盒两只,卖到八十、一百块钱,简直是暴利。”刘新林说。

刘新林介绍,那个客户,把人参包装后,主要销售到双肥和南京。他说:“你如果做,可以选择楚州,它位于南京和双肥中间,受这两个城市影响,一定会有很好的销路。”

严东对刘新林的话很感兴趣。他想,酱醋厂缺的资金,这两千块钱也挡不了浪,不妨把这个钱用来进一批人参,也许能像刘新林客户那样,打开局面呢。

刘新林说:“我回去帮你具体打听打听,礼盒我可以给你印。”

两天后,刘新林打来电话,把他详细了解的信息告诉了严东。

严东决定利用手中这两千块钱,去亳城进一批东北人参,到楚州销售。

他想到了王萍,是啊,在楚州,可以让小萍负责参茸销售。

严东在电话中告诉刘新林,决定试试参茸生意。

刘新林说:“我来给你设计包装,印刷也不收你钱,就当从我的欠款里扣了。”

落实好印刷事宜,严东坐车来到楚州,买了两瓶酒,两盒糕点,去家里看望江一天老师。

江老师有两年没有见到严东了,拉住他的手问长问短,嘘寒问暖。

严东简单介绍了这两年里的经历和坎坷。老师一直注视着他,嘴里不住地叹着气:“唉,你做的真不容易啊。”

严东告诉老师,他想在楚州做参茸生意,请老师帮着租一间房子。

“你以后就住到楚州来了吗?”江老师高兴地问。

“我安排一个人常驻在这里,我不住,但会经常来,指导她销售。”严东告诉老师。

“要是能打开市场就好了,我真心希望你能够发财啊。”老师殷切地说。

江老师说完,推过自行车就要出门去给严东租房子:“乘着你也在,我俩跑一跑,如果租到合适的房子,不好吗?你走后,我租了房子,你还得跑来看一趟。”

“不用不用,江老师,我不在,你看好就租下来,你满意的我就满意。”严东说。

江老师还是坚持跟严东一道出去看房。出了门,江老师就骑上车,说:“严东,上来,我带你。”

严东没让老师带他,毕竟,老人家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他让老师把自行车给他,骑上车子,带着老师,向市中心驶去。

师生两人骑车在市里转了半天,最后在南桥旁边的中医院后面,找到了两间位于二楼的住房,一里一外,三十多平米。一楼住着房东,是一对老年夫妻。严东想,王萍住在二楼,比较安全,他偶尔过来,另一间屋子可以住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