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亳城之行 - 荣枯 - 夕阳正浓之山水之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荣枯 >

第174章亳城之行

严东带着西早和王萍在亳城下车时,天色完全黑了。  走出汽车站,面前是药王大街,这条街是亳城最宽最长最著名的街道,号称十里大街,东西走向,从城东一直通到城西,亳城药材市场就在长途汽车站附近。

亳城药材市场,据说是全亚洲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亳城也是全国著名中药材种植基地。

严东带着王萍和西早,沿着药王大街往西走,他要找一个地方吃点饭。大街两边,有楼房,也有瓦房,街边有商店,也有饭馆,大的豪华气派,装修、灯光金碧辉煌,小的低矮逼仄,灯光暗淡,老旧破败。街道上的路面年久失修,坑坑洼洼,路灯远一盏,近一盏,距离不均。街上有许多人力脚蹬三轮车,与枫杨、珠城完全不同的是,枫杨的人力三轮车,骑车人在前面骑,后面带着一个车斗,拉人拉货。这里的三轮正好相反,两轮的车斗在前,蹬车的把式在后面,反着往前蹬。

走不多远,严东看见有一家小饭店,两间低矮破旧的门面,里面放几张桌子,几条长凳。桌子油腻腻的,锅灶支在门口,炉膛里架着木柴,旺盛的火舌蹿起老高。一口直径超过一米的大铁锅里,一大锅乳白色汤水翻滚,一堆牛骨头在锅里垒着,就像大海里的珊瑚。严东进店后,找一张空桌,让王萍和西早坐下,问老板要了三碗牛肉面。他怕二弟吃不饱,另外给他买两块烧饼。

吃过饭,三个人在附近找了一家干净点的旅社住下。

第二天早晨七点钟,严东就早早地领着王萍和西早吃过早饭,来到药材大市场。严东曾经于一九八九年和九三年两次来过亳城市,第一次是和赵显文来古潭酒厂进酒,第二次跟田雨、操玉芒去古潭酒厂讨会费。

难怪号称亚洲最大,市场围绕在城隍庙周围,大小六个市场,经营面积超过十万平方米,人世间所有的中药材,这里全有。不管是地里种的,树上结的,天上飞的,水中游的,海里生的,只要是药材,这里就有,不但有,每一种药材都货卖堆山。

严东奔着刘新林给他介绍参茸老板的经营品种:人参,鹿茸,礼盒装八宝,进入市场,一家一家的摊位去看,去找。人参堆得比严东小时候生产队的胡萝卜都多,干参,鲜参,家参,野山参。干参有红参、白参、西洋参。价格上,有论棵卖的,有论盒卖的,有论斤卖的。鹿茸也是好多种,山鹿,马鹿,梅花鹿,家鹿,野鹿……

严东一个市场一个市场转,一家一家打听价格,学着行家辨识真假,优劣,手里拿着小本子,记录问下的每家价格。

一直询价询到下午三点多钟,他才开始拿货。本钱有限,他总共进了二十斤人参,其中红参八斤,生晒参十二斤,五十盒鹿茸,四十盒八宝。

卖家把货装在麻袋里,这些货,主要是八宝撑口袋,装了满满三大麻袋。老板问严东送到哪里,他告诉老板,货是带到楚州去的。

老板告诉他:“去楚州,你得坐开南京的长途车,发车在铜雀巷,每天早起四点五十发车。你最好找那附近的旅馆住,住远了,怕早晨赶不上车。”

严东租一辆人力三轮,连人带货送到铜雀巷附近一家旅社住下。

住下后,王萍和西早在旅社休息,严东来到发车地点,落实第二天坐车具体事宜。

翌日凌晨三点多,严东就起床了。其实,他们旅社离发车地点,只有不到一公里。收拾好后,严东和西早每人扛一只大麻袋,王萍扛一只轻一点的麻袋,下楼去赶车。

此时天色还没有亮,地处中原的亳城沉睡在黎明前的黑暗里,街上的路灯在夜里十二点熄灭了,大街上漆黑一片。严东他们走到距离汽车大约一百米处,听见汽车突然发动了。

严东害怕汽车开走,扛着一麻袋人参和八宝拼命向汽车跑去。跑了三十多米后,一个十多厘米的台阶,一下子把他绊倒了,身子重重地摔倒水泥地坪上。膝盖跌破了,鲜血染红了衬裤,他感到五脏六腑生生地疼,趴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

见大哥跌跤,西早的眼泪像泉水一样涌出来。他跑上前,把严东拉起来,哽咽着说:“哥呀,你疼吗?”

严东重新背起麻袋,说一声:“没事儿。”一瘸一拐地向汽车赶去。

原来,汽车是打火预热,并不是发车。

中午时分,车行驶到楚州境内的狼牙山,天空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不消多一会儿,道路、山野都成了白茫茫一片。农历二月,还有这么大的雪,满车的乘客都七嘴八舌议论这场雪,有人说好,有人说坏。

把哥哥送到楚州以后,西早坐晚上的火车回枫杨了。

严东和王萍把货搬上二楼的出租屋,就上街去给王萍买棉床被窝和生活用品。

铺的,盖的,用的,床上的,灶上的,白手起家,什么都要置备。一趟没有把一应用品置办齐,严东对王萍说:“我们先去吃饭,明天上午接着再买。”

王萍对住处很满意,一个女孩子居住,安全是首要的。她住在二楼,一楼一间,一个小厨房房东两个老人住。还有一间房子,租住着一个女孩儿,在前面中医院旁边的家具城上班。

严东带王萍,在街上每人吃了一碗混沌,把王萍送回出租房,他去街上的一家旅社住下。

严东在楚州住了两天,把王萍生活安顿好后,就带着她去推销人参和八宝。

本来严东打算,能经销最好,如果客户不能接受经销,他可以收取一半货款,另一半压在店里,等商家卖完货,最后再结账。

他们跑了十多家,没有一家愿意经销,赊销倒是有人愿意。严东提出,先收一半货款,老板反驳说:“谁知道你这人参值几个钱,我给你一半钱,你就赚大发了,今后卖不掉了我不亏大了?”货进来了,必须铺到市场上去,人家不给钱,代销也得铺出去。

严东和王萍包装了一百多盒人参,花了两天时间,四十盒八宝全铺了货,包装出来的人参也铺出去了。

第二天晚上,严东坐火车回枫杨,临走前交代王萍,把没有包装完的人参全部包装出来,投放到市场上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