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他也办起了饮料厂
严东每天跟着货车下乡卖冰袋,不经意间,日子就由初秋进入了深秋。太阳照着苍茫的大地,光芒一天天变得不那么刺眼,不那么炎热,尤其早晚,阳光洒在身上,体感舒适,宜人。江淮大地,秋色一天天浓了,空气里,飘散着丰收的气息,农民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到来了。 严东回头,从后窗玻璃望一眼车厢里的饮料,今年的饮料销售,很快就会告一段落,每天跟正清开着车奔波的日子即将结束。饮料停产以后,下一步将干什么呢?他陷入了思考,同时也陷入了痛苦中。
这一年的春夏,基本上都是在折腾中度过的。大半年时间里,是他走上社会以后,经历最为丰富的时期。而每一个事件背后,都隐藏了太多的辛酸和无奈,暴露了自己许多做人处事的问题和短板。现在,除了外债越累越多外,他的收获是什么呢?
好久以来,严东都是埋头干活,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人生,总结过去和过去的失败教训。想到这些,他心里产生了几分后怕,是啊,没有规划,不去思考,怎么可能避免失败呢?做事业,不同于农民种庄稼,一茬一茬进行复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勤恳扎实,更需要不断地思索调整,修正错误,拨正方向,充实知识,学习经验。这几年,所有这些,他几乎都忘记了,就仿佛正清开着的汽车不需要加油,机器设备不需要充电一样。
严东陷入了幽深的思绪中。突然,车子不走了,停在路边。
他回过神,才发现正清正两眼盯着他看。
“怎么回事?”严东问。
“抛锚了呗。”正清叹口气说。
“下去检查一下,看看什么毛病。”严东说着,自己打开车门跳下来。
这台破车,买回来以后,经常故障不断。过去,许多小毛病,严东就和关石三摸索着摆弄,有好几次抛锚,他们居然也把它捣鼓启动了。更多的时候,拦一辆过路车,拖到修理厂维修。
严东和正清掀开驾驶楼检查了一番,油路和发动机都正常,就是打不着火。捯饬半天毫无结果,他对正清说:“拦一辆过路车,拖到临河镇张学中那儿修吧。”
严东的车坏在回来的路上,在李庄的西头,距离张学中汽车电器修理部只有十多里路。好在车上的冰袋基本销完了,修车早晚都不耽误今天的工作了。
从下午四点钟,拦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拦到一辆愿意给他们拖车。眼看着天黑下来了,严东心里着急起来。
这时,一辆机动三轮车从严东身边经过,突然减慢速度,在前面的路边停下来。车门打开,关石三朝他走过来。
“严所长,车子怎么啦?”关石三问。
严东本来不想理他,正清说:“车子坏了。”
“这个车,我知道,就是毛病多。”关石三说着,跳上车,左查右查,抹了两手油腻,最终也没有弄好。他向三轮车司机招手,示意把车开过来拖金杯130。
三轮车倒着开到金杯车前。关石三问:“所长,有绳子吗?”
严东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正清,找绳子。”
破车,经常坏,为了预备拖车,绳子当然是常备的。
关石三轻车熟路,把严东的车直接拖到张学中的修理部,解开绳子,对严东说:“所长,我走了。”
严东淡淡地说一声谢谢。
天完全黑了下来,而张学中的生意非常好,前面还排着两台车没有修。
严东和正清坐在车里,耐着性子等待。
关石三从枫杨回家以后,葛淑梅感到没办法向父母交代,再者,回到农村,她也没有事情可做,就跟关石三去了他家。两个人整天在临河镇街上、淮河岸边溜达散步,无所事事。
一天,康惠生独自一人找到关石三家。提出想跟他合作,也开一家饮料厂。
关石三轻蔑地笑着说:“资金,设备,原料,市场,你说我们有哪样?”
“整个办厂流程我们都熟悉,按照严东的路子,一点也不费事,就连配方你都清清楚楚。严东花几万块钱买新机器,我们不需要花那冤枉钱。我调查过市场,现在有好多人做饮料失败了,几千块钱就能买一台二手设备,一样用。”康惠生对关石三说。
“我俩合作,你能拿出多少钱?”关石三问。
康惠生的脸红了,他伸手挠了半天头,说:“我们可以先行动,我尽力想办法筹一部分钱。”
“我没有那么多钱办厂。”关石三狡黠地眯起小眼睛,笑着说。
“我觉得康惠生说的有道理。我俩现在都在家闲着,不如办个饮料厂。严东不赚钱,是因为他摊子铺的大,我们两个股份,一天就是赚一百块钱,每家五十,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葛淑梅帮着康惠生劝关石三。
“不做。我们不能比严东有本事,他都做不赢,我要来招这个麻烦?更何况,用他的配方生产,他不找我们算账?这不是给他机会找茬吗?”关石三坚决推辞。
康惠生见说不通关石三,站起身来告辞了。
葛淑梅眼里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送走康惠生,关石三神秘地对葛淑梅笑起来:“傻老婆,行动,办饮料厂。”
葛淑梅瞪大眼睛看着他:“你这个人,康惠生在,你不是说没钱,不办吗?他一走,你却要办了?”
“办,我也不能跟他这种人合作,跟他合作,你还不每天像防贼一样防着他?就凭我俩,哪里是他的价钱?我办我的,请他有多远滚多远。”
葛淑梅明白了,两眼亮亮地看着关石三,突然蹦上来,一把抱住他,把整个身体都吊在了他身上,快速亲了一口:“老公,你真棒。”
关石三筹措了一万二千块钱,从淮南买了一台二手液体包装机,定制模板,购买原料,生产起了冰袋点。起先,他不敢模仿严东的“清凉世界”,把冰袋取名“小雨点”,投入市场后,基本上没有销路。
干了半个月,生产的冰袋大量积压,看着屋院里堆满饮料,关石三和葛淑梅心急如焚。
晚上,两个人躺在床上商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我们就打擦边球,模仿严东的清凉世界。”
关石三重新制做了一块模板,图案仿照清凉世界,冰袋名字叫:“冰凉世界”。出去销售,他们含混地跟客户解释说,他的冰袋是清凉世界的系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