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的绿意 - 大唐第一“显眼包”驸马 - 盒中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跨越山海的绿意

跨越山海的绿意

初夏的风带着暖意掠过长安的城墙,暖房里的番茄已经挂满枝头,青红相间的果实坠得藤蔓微微弯曲。李稷承刚指挥工匠们安装好新的灌溉装置,就见巴图举着一串饱满的紫葡萄跑进来,葡萄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

“李公子快看!西域的葡萄藤结果了!”巴图把葡萄递到他面前,“比我们在吐蕃见过的果子大一半,这暖房里的阳光果然养作物!”

李稷承摘下一颗尝了尝,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甜度刚好。看来铜镜反射阳光的法子管用,等成熟了先送些给陛下和西域使者,让他们也尝尝长安暖房的滋味。”他忽然瞥见墙角的温度计,“这几日温度升得快,让小厮在正午时分把暖房天窗打开些,别闷坏了幼苗。”

正说着,别院外传来车马声,张老伯匆匆进来禀报:“公子,青州派来的农匠回来了,还带了两车新收的蔬菜!”

李稷承迎出去,就见三个穿着青州服饰的汉子正指挥着车夫卸车,车厢里码着翠绿的黄瓜、通红的番茄,还有沉甸甸的冬瓜。为首的农匠见到李稷承,连忙上前行礼:“公子,按您给的图谱,我们在青州搭了三座暖房,这是头茬收成,特意送来让您查验。”

“快搬进来让大家瞧瞧!”昭阳公主不知何时也来了,她拿起一根黄瓜咬了一口,脆嫩的汁水溅在嘴角,“比长安的更水灵!青州靠海,水汽足,种出来的菜果然不一样。”

青州农匠笑着说:“公主有所不知,我们把暖房建在海边高地上,用陶管引海水晒盐,再把咸水过滤后浇灌作物,结的果子特别甜。”他从怀里掏出一卷图纸,“这是我们改良的暖房样式,加了挡风的木栅,海边风大也不怕吹倒了。”

李稷承接过图纸细看,见上面标注着“木栅倾斜四十五度,可挡东南海风”的字样,不禁点头:“这个改良好!各地气候不同,暖房样式也该因地制宜。”他转身对张老伯道,“把这些新法子都记进图谱里,再派人送到岭南和西域去。”

话音刚落,内侍总管匆匆赶来,手里捧着一封加急奏折:“李公子,吐蕃赞普派人送来书信,说他们按暖房图谱在逻些城搭了五座暖房,青稞长势极好,还附了田里的画像呢!”

展开画卷,只见吐蕃的土地上立着几座熟悉的暖房,里面的青稞长得比人还高,穗子饱满得弯了腰。巴图看着画像忽然红了眼眶,用袖子擦了擦脸:“我们吐蕃从来没种出过这么好的青稞,今年冬天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昭阳公主轻声道:“这才是暖房真正的用处——让天下的百姓都有饭吃。”她忽然想起一事,“对了,岭南的使者昨日来宫里,说他们按你的法子在暖房里种荔枝,已经结出小果子了,还邀你秋后去岭南看看呢。”

“一定去!”李稷承眼里闪着光,“还要去西域看看葡萄的种植,去江南瞧瞧水稻的培育。等把各地的经验都收集齐了,就能编出一套完整的农书,让天下的农人都能照着学。”

傍晚时分,暖房里的灯又亮了起来。李稷承伏案绘制新的暖房图纸,昭阳公主在一旁帮他整理各地送来的作物样本,张老伯和巴图正对着青州农匠带来的蔬菜讨论种植技巧,油灯的光晕在众人脸上跳动,映着满室的绿意。

窗外的月光越发明亮,照亮了暖房外新搭的架子,那里正爬满从西域引来的葡萄藤。远处的长安城里,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飘着炊烟,混着暖房里飘出的果香,在晚风里轻轻散开。

李稷承放下笔,望着窗外的月光忽然笑了:“你看,这暖房里的种子,已经顺着图谱的脉络,走到了更远的地方。”

昭阳公主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仿佛看到了吐蕃的青稞田、岭南的荔枝林、西域的葡萄园,在月光下连成一片无边无际的绿意。她轻声道:“它们会继续走下去的,走到所有需要它们的地方。”

暖房里的作物在夜色中静静生长,叶片上的露珠反射着灯光,像撒了一地的星星。而那本不断增厚的图谱,正记录着一个又一个关于生长的故事,在跨越山海的情谊里,向着更辽阔的天地,慢慢铺展开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