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黎明之前逼宫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快乐加倍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7章黎明之前逼宫

第117章黎明之前逼宫

王继恩压抑住兴奋,用尽量平和的语气询问:“吕相可知遗诏在哪儿?”

宣读遗诏一直是宰相大臣们的事,所以吕端毫无防备:“还能是哪儿,中书省政事堂的诏书阁,诏书不是一直放哪儿吗...哎,你慢点儿。”

腿脚不便的老宰相,眼睁睁看着几乎和自己同岁的老太监嗖的冲了出去,将自己甩在身后。

他这才后之后觉:“你等等、咱俩一起去拿!”

在他满含悔恨的呼声中,王继恩却早已消失在视线里。

东西就在诏书阁内,自然是先到先得,既然想要矫诏推大皇子赵元佐上位,那么这份真的遗诏就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否则就是巨大的隐患,别说什么宣读遗诏是大臣的事儿,我王继恩连仗都能打,还不能宣读遗诏了?

在说了,他本来就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身份上自然没有问题。

王继恩腿脚利落的冲进了诏书阁,诏书阁内鸦雀无声,硕大的厅堂之中是浩如烟海的诏文。

所有由中书省签发的诏书,在诏书阁中都有备份,这满阁的诏书着实让人无从下手,王继恩正想着从何找起时...

“吱呀——”

王继恩悚然回头,在他身后诏书堂的大门忽然关闭,紧跟着就是一声‘咔哒’的落锁声。

紧闭的大门,门外的铜锁,无一不在昭示着他被关在这里了。

预料之外的突发情况,使这个文能提笔矫诏换皇帝,武能上马平叛乱的十全太监慌了神。

“开门!”他几乎是立刻扑到了门口,然而厚重的木门任由他如何敲打都纹丝不动。

透过间隙,他隐约看见门口有人:“开门、快放我出去!耽搁了皇上的事儿有你们好看!”

皇帝驾崩的事暂时只有几个人知晓,只要这个消息还没有传开,他就还是皇帝面前最得脸面的宫人。

他色厉内荏的高喊:“你们有几个脑袋,想死不成?!”

见门外的人不为所动,王继恩平复了一下心情,语气缓下来:“立马将门打开...我不与你们计较!”

“咳咳、王内侍可别吓我,我这一把年纪的,可经不住你这样吓唬。”

年迈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王继恩的心直往下坠,忍不住暗骂一声,老狐狸!

门外的人正是慢他半步的宰相吕端!这该死的老头儿!

气喘吁吁的吕端双手撑着膝盖,一路赶来着实累得够呛,他不顾形象的一屁股坐门前,将手中的钥匙在门前晃了晃。

“王内侍还是在先在里面冷静一下吧,一把年纪的人了,还是少动气的好。”

王继恩在殿内踱步,心思电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吕相不妨听我一句劝,这天下在谁手里,咱们都只是臣子,但大臣和大臣之间区别大了去了。

在下书读得少,可也听过一句‘挟天子以令诸侯’,话糙理不糙,大皇子病得不轻,吕公贵为宰相,把持朝政自然名正言顺...”

说的正起劲儿的王继恩眼神扫过门口,原本坐在门口的吕端忽然起身,拍拍屁股走人。

“王内侍这番话,还是留着给新帝听吧。”

被关在门内的王继恩忍不住再次抓狂:“吕端你这个死胖子,你给我回来!”

单独放着王继恩一人呆着也不太放心,这宫中毕竟是他的地盘,万一被这厮逃出来可不得了。

天还未亮,吕端准备找人看着他,刚刚回到中书省,迎面撞上了寇准,寇准看他形容狼狈,顿生不好之感。

“...吕相国这是?”

“你来的这样快?”

不怪吕端惊诧,太子府距离皇宫可比寇府近多了,此时太子都尚未入宫,这寇准是怎么进来的?

寇准解释:“你我轮流执掌政事堂,今日该我轮值,昨日皇上身子不适罢朝一日,我来问问今日是不是也要罢朝。”

这倒是和他应付王继恩的借口一模一样。

难怪来的这样快,这人还没等到他的心腹上门,就已经在前往中书省的路上了,而中书省又在宣德门内,他这才误以为寇准比太子先入宫。

吕端遣散寇准身边的随从后开了口。

“皇上驾崩,太子不在宫中,王继恩联手李皇后、李昌龄、胡旦,想要伪造诏书,越过太子扶大皇子上位。”

老皇帝驾崩,皇太子不在身边,国家政权不稳,这是最最危险的时刻,更何况皇位将要落在赵元佑这样一个疯子的头上。

寇准立刻明白形式的危急:“这阉人当真是狗改不了吃屎,还想让二十二年前的事重演,呵,皇上身边怎么能没了他这个贴心人的照顾呢?”

“烦请吕相昭告百官,王继恩撞柱而亡随陛下去了,我这就去料理了他,全了他的一片忠心。”

毕竟出身枢密院同一众武将们都熟,寇准也有几分身手,怒上心头立刻想送王继恩上路。

“你等等,”吕端拦下这位年轻的副宰相:“王继恩现在被锁在诏书阁内,你派个心智坚定之人前去看守。

我先去万岁殿稳住李皇后几人,你想办法解决太子那边的问题,我怕他不能顺利入宫。”

王继恩也不是吃素的,对别人也就算了,但对太子一定多有防备。

毕竟不让太子入宫确实是皇帝的意思,太子进不进得来真不好说。

赵元佐人就在南宫,论起距离来,南宫可比太子府近了不止一星半点,要赶在赵元佐之前让太子顺利入宫。

“放心交给我,万岁殿那边就全靠您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