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遗诏李皇后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快乐加倍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6章遗诏李皇后

第116章遗诏李皇后

李昌龄两人很快入宫,抵达万岁殿时,里面只有已经驾崩的皇帝,却不见大监王继恩身影。

胡旦立马一惊,他要做的是几人中最危险的事,矫诏这种事情,一旦被发现,必定牵连九族,史书上那也得遗臭万年。

所以但凡有一丁点儿风吹草动,就杯弓蛇影害怕的不行。

“李、李大人...王继恩不会将我们给卖了吧?”

在胡旦看来,王继恩这种人什么事干不出来?诓了他们,拿他们当投名状也是有可能的。

李昌龄听见他牙齿打颤的声音,面色也有些凝重,不过他对于王继恩的了解比胡旦要深得多。

“把心放回肚子里,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咱们都是绑在一条线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跑不了。”

胡旦听罢没在说什么,但还是走来走去在万岁殿内打转,半点儿不敢看榻上的皇帝。

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李昌龄难得解释了几句:“不一定就非要走到矫诏这一步...你别走了,看着眼晕。”

胡旦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隔着门缝却看见了外面守着的两排内侍,正是召他们入宫的那批人。

气氛格外紧张的时候,外面传来了通传声。

“陛下,吕端,吕大人求见!”

万岁殿前的内侍们眼观鼻鼻观心,不为所动。

“陛下,宰相吕端求见!”

万岁殿内没有任何动静。

“陛下...”

吕端看了看自己的人手,入宫能带的人不多,同行的只有两个心腹,眼下万岁殿内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想要硬闯人手也不够。

另一边,王继恩召人入宫的旨意刚刚发出,命心腹守好万岁殿后,立即去往了明德宫,大幕拉开,距离好戏开场还差最后一位主角,李皇后。

但他并不知道,今日皇帝没有上朝,引来了宰相吕端的猜疑,为防万一,派了心腹时刻关注着皇宫的出入情况。

在得知有人带着皇帝的手谕星夜出宫,却不是去往太子府时,吕端脑中的那根弦绷紧了。

因为皇帝的猜疑,皇太子赵恒一直都没有在病危的皇帝身边,他被隔离了,连皇宫都进不去。

为官四十余载,吕端连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都经历过,什么样的场面不知道?

太子进不去,他进得去!

吕端马上换上朝服入宫探病,并没比李昌龄晚到多久。

————————————

深夜,皇后的明德宫内寂静一片。

“砰砰——”

骤然响起的敲门声惊醒了门内的宫人,她揉了揉眼睛,缓步走到门前:“谁呀,这大半夜的,来了。”

门刚打开一条缝儿,就被人大力的从外面推开,躲避不急的宫人被推到了地上。

“李皇后呢?皇上有急事相诏!快点!”

没等她责问对方,就听见了熟悉的声音,是皇上身边的大监王继恩。

顾不得皇后还在睡觉,宫人马上点灯叫人,随着病痛的侵袭,皇帝的性格越来越古怪,时常一言不合,发落宫人。

王继恩的事儿谁也不敢耽搁。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卸了钗环正在睡觉的皇后只披了大氅就出来了,跟在王继恩后面,步履匆匆的往万岁殿赶过去。

归来的两人正巧撞上探病的吕端。

“哟,深夜入宫,吕相这是做什么?”

面对王继恩的质问,吕端不疾不徐:“白日陛下罢朝,这是陛下临朝二十多年从未有之事,微臣入宫想问一问陛下的病情如何,今日的早朝是不是也免了?”

王继恩不动声色的和这个胖子打太极:“陛下召皇后入殿,吕相还是等上一等,待老奴入宫通传吧。”

“有劳王公公。”

王继恩冲他点了点头,随后推开殿门:“皇后请。”

站在王继恩身后的李皇后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在看着矗立在殿中的两位大臣后,更是心中一突,但她还是踏入了万岁殿。

吕端低声问身边的心腹:“看清了吗?里面都有谁?”

“禀相爷,其中一个是知制诰胡旦,其他的看不太清,但如您所料,太子的确不在里面。”

知制诰?

吕端带着人绕到廊柱后,匆匆在笏板上写下‘大渐’二字,塞给一旁的心腹:“马上出宫,急召太子觐见!”

又将自己的印信摘下来,拿给另一位心腹:“去找寇准,告诉他事情有变,要快!”

宫门在身后合上,李皇后难免心中一紧,可接下来王继恩的话才真的是晴天霹雳。

“皇上驾崩了。”

“你说什么?白日不还好好的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