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皇帝驾崩顿生波折
第115章皇帝驾崩顿生波折
年关将近,江御开始着手准备年节礼物,除了官场上的上下打点,还有朋友之间的人情往来,以及寇家的节礼。
照着规矩,小定之后成婚之前,过节的节礼不能少。
逢新年更加一筹,依‘馈岁’习俗,上到糕点糖果时令蔬果、各色布匹衣料首饰,下到米面粮油、香料新酒茶叶等等。
等备齐整之后,这些东西一式两份,一份送到寇家,一份送到华州寇氏。
根据寇家每个人的喜好,另每人单独备下一份,给寇准的是上上等的蜀中茶叶,宋箬是一本唐朝的医书,凤蝶得到了一匹京中很难买到的上好蜀锦。
其中最要紧的自是刚刚离京的沈知白。
江御按着唐朝聘礼,准备了‘三物箱’金、银首饰各一套,铜镜一枚,‘四物箱’玉簪、金钗、玉环、明珠四件。
最后投其所好,还将自己最满意的墨宝压在了三物箱的铜镜底下。
然后派另一名身手矫健的心腹江南,亲自将东西送往蜀中。
江东看自家大人忙前忙后的出入于各类铺子中,银子流水一样的花出去,忍不住感慨,爱情使人冲动消费。
因着大宋钱庄和各地平仓的存在,加上占城稻的普及,百姓的日子越发好过起来,这三五年间各地人口数量都出现跃进式的增长。
灵州边境的战争并没有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
年,也就越来越热闹了。
——只有府州的百姓们,沉浸在折御卿离世的悲痛之中。
折御卿在韩德让退兵的第二日,病死在了城门外,身后是他毕生守护的府州,他的死讯在第七日才传回城内。
连儿子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折母痛哭不已,丈夫没了,儿子也都死了,女儿远嫁杨家,诺大的家中,只剩下了孙子们。
腊月二十一,大部分衙门已经封印,宫中开始宴请群臣。
只是今年宫中宴饮时,皇帝呆的时间并不久,几乎是露个脸就走,仅留下李皇后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和太子来接待群臣。
皇后似乎特别疼爱那孩子,布菜、添茶几乎事事都亲力亲为。
江御是第一次参加宫中的宴会,他一直外放,出身不高家中又没有什么女眷,对后妃之间的事知之甚少。
他原本该在末席,此刻却端坐在寇准身旁,是以将那小孩看得真切。
先皇后诞下二子二女,但长大成人的只有大皇子赵元佑和三皇子赵恒。
这位...看上去似乎不并不是哪位皇子。
皇帝的所有儿子中,除了最小的八皇子现下十二岁之外,所有皇子都已至弱冠之龄,可上面这位明显没有二十,又比十二岁要大上不少,不仅年龄不像,容貌也不太像。
能出现在宫宴主位上,深得皇后喜爱,还并非皇子,这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宴饮还在继续,皇帝的离席让大臣们更加放松,或窃窃私语的议论着殿中的歌姬,或交头接耳的与同僚们喝酒。
江御接过宫人手中的茶壶,亲自替寇准斟茶,借着这空挡打听此事:“不知皇后身边那位是?”
寇准头都没擡,显然早知道这人:“大皇子赵元佐的儿子,今上的长孙,自断奶后就一直养在明德宫里,由皇后亲自抚养,大皇子被贬后皇后更是将他看的跟眼珠子一般。
你不认识也正常,这小子一直养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不曾踏出皇宫一步。”
想到赵恒的处境,和膝下尚无子嗣的事,江御眉头不自觉的皱起。
太子开始祝酒,大殿内一片欢声笑语。
武将们不习惯文绉绉的作诗参赞,几乎都找相熟的弟兄们喝酒去了,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
酒过三巡,大家都放开了。
“哎、要说起打仗来啊,还得看咱李继隆、李大将军我说是啥就是啥,要怎么打久怎么打,反正有皇帝姐夫兜底,多痛快?
就咱们每次出征,还得按着陛下赐下的阵图打仗,多憋屈,你们说是不是?”
“哎,我说了可不算,是吧李大将军?”
这话里除了对皇帝防备武将不满外,对李继隆也是夹枪带棒,没办法,谁叫他领着大军深入荒漠,却连敌军大营的门儿都没摸着呢?
眼下被夺了兵权赋闲在家。
李继隆没有接话,一杯酒下肚,啪的将酒杯置于桌上:“你们慢聊,我去吹吹风。”
说罢起身离席,隐约还能听见身后的对话声。
“你看人家多硬气,咱们呀就是没那个命。”
“少说两句吧,这位可是货真价实的外戚,等将来太子继位起复是早晚的事。”
李继隆出了大殿后门,迎面撞上了当初同样远征西夏的王超,正带着人在宫内巡逻。
“李大人!”王超停下脚步,挥挥手身后的巡防队伍目不斜视的径直离去。
“天寒地冻的,怎么不进去喝一杯?”李继隆立在廊下,看着眼前身着甲胄的人。
西征得胜归朝后,王超凭借军功累迁至殿前都指挥使,现下全权负责皇帝和宫廷的护卫,深得今上信任。
“不了,今夜除夕,得亲自盯着巡防事宜,免得这群兔崽子翻了天,改日在请将军喝酒,告辞。”
“好。”李继隆叹口气,索性直接出了宫门,径直回了家。
次日正月初一,元旦朝会时间有所削减,皇帝看上去很是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