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自古忠孝难两全太子府管家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快乐加倍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3章自古忠孝难两全太子府管家

第113章自古忠孝难两全太子府管家

等江东带着侍卫归家,赵管家差人送的酒比他们还要先到。

因着江御和沈知白两人已经换过八字、细帖,所以小定已经完成,今日是宴请亲朋,是为了将两人的事情公之于众。

江御一身新衣,站在门口迎客,江母在家中早已提前备下席面,江家族叔们早早到场,只剩下寇家的亲朋还未到。

双方宾客并不同席,被分开安置在左右两侧,江母招呼着自家亲戚,江御则负责接待自己的朋友。

这不,刚刚归京的方鸣晨带人登门,老远就开始叽叽喳喳。

和他一块儿的,是之前童子试的一些同窗们,这些人中有的已经考中进士等着补缺,有的靠着家中的恩荫也捞了个官身,当然也有还在科考场上挣扎的。

毕竟二十来岁的年纪,做什么都算不得晚。

“恭喜恭喜,修成正果哈哈哈。”

“当年我说什么来着,只有江御这样的少年天才,才能配得上知白。”

本来这样的场合不太适合有外人在,但赶巧昔日的同窗们大多都在汴京,得知消息,索性带了礼物登门贺喜。

算是借地方聚上一聚,顺带加深一下大家的感情,踏上官场,这可都是人脉。

上次江御和安苒的事传的满城皆知,江母特意登门致歉,寇准并没有责难,反而是对江御此举大加赞赏。

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只消看他未来女婿做了什么自然全都明白,这是在为自己女儿铺路呢。

所以帮着放出了江御早已定亲的事,这才让同窗们得知了定亲一事。

一群人中,只有方鸣晨显得不是太开心,酸溜溜的恭喜两句,扭头就落座了。

寇家在京都也没有太多长辈,只延请了几位族叔,大家热热闹闹的坐了几桌。

刚刚开宴没多久,门口又来了送东西的人,送的是宫中御酒。

又是酒?

看着上面明晃晃的黄色封条,江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今早赵管家不是已经送过酒了吗?怎么又是一批来自太子府的酒?

这贴着黄封的御酒,是光禄寺内酒坊所酿造,供皇帝专用,又称“黄封酒”,内酒坊匠人手艺高超酿出的酒品质极高,有天下第一的美称十分难得。

除了赏给大臣之外,这酒在市面上并不流通。

如果不是太子府送的,总不能是皇帝吧??

江东越想越不对劲赶紧去传话,江御眉头微皱,离席查看。

同样是五坛酒,整齐地码放在墙下。

自从归京,江御从未私下、单独和赵恒见过面,赵恒和他俩的联系早就在他登上太子之位时便断了。

皇帝年老多病,疑心重重,几乎将太子架空,为了保证赵恒的太子之位,也为了不被扣上结党营私的帽子,太子党的所有人都选择和太子赵恒保持适当距离。

反正太子怎么着都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没必要踩着皇帝那脆弱敏感的神经起舞。

所以哪怕江东送了帖子去太子府,江御也知道对方不会出现,提前叮嘱过江东请不到人等不到答复不重要,在京中小心谨慎行事就行。

赵恒不方便露面,私底下送些酒过来祝贺其实没什么问题。

但这一前一后的两波同样分量的酒,就很有问题了。

江御盯着地上的酒,这样的御酒算御赐之物,一下能拿出这么多的,只有宫里那几位,和他江御有交集的,除了太子赵恒,就是皇帝赵炅和四皇子赵元份。

赵元份当初对沈知白恨不得杀之而后快,想来就算四皇子和他哥重修旧好,对沈知白这个让他错失机会的人不会有好印象,送酒就更谈不上了。

皇帝是天子,要送自然会大大方方的赏赐,哪里会像这样放下酒便走?

只有赵恒、只能是赵恒。

“今早的酒比你们先到,送酒的自称是太子府门下,我问你,这酒到底是谁送的?”

江东把早上的事一字不差的讲了一遍,而后总结:“这管家不就是太子的人吗?估计是忘了告诉太子,送重复了吧?”

“管家?”江御立刻抓住重点。

“确实是太子府上的管家,”守在门内的侍卫回答:“是宫中拨给太子,替他管家的宦官。”

看来太子的处境颇为艰难。

江御眼神微眯,十分轻声的嘱咐江东:“此人与太子离心,以后若见着了,打交道时多添几个心眼。”

这话听得江东寒毛直竖,虽不明白自家主子到底怎么从几坛子酒中看出的端倪,但他听话。

“是。”

这一日,宾主尽欢。

两人小定已经完成,安苒的授课也正式提上日程。

中秋之后的一个月,灵州路都部署王昭远,率领李继隆留下的部队向围困灵州的李继迁发起进攻。

李继迁一心想要拿下灵州,早在王昭远之前对灵州动了手,趁着灵州守将侯延广刚刚病故,城内守备力量有所削弱的空当,不计一切后果的发动了攻城。

好在灵州城内除了原有的守将之外,还有一年前押送粮草的尹继伦和他所率领的近万厢兵。

尹继伦迅速接管灵州,坚壁清野固守城门,想要撑到朝廷的援军到来。

此时,韩德威也点齐兵马杀向了宋辽边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