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迈尔斯教授讲世界历史:罗马史》(5)
罗马帝国前31—476
元首统治时代
帝国建立和奥古斯都的元首统治(前31—14)121.帝国政府的特点;两头政治百年冲突随着亚克兴战役而结束了,战后的罗马共和国既虚弱,又无助,她现在掌握在一个英明而又强大的人手里,他足以以一种可以延长其存在时间达500年的方式重塑它支离破碎的片段,而当时,这个国家看似就要分崩离析了。从无政府和混乱中创建一个新国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种应该展示永久性和活力的政治结构。梅里维尔说:“罗马帝国的建立终究是人类曾经创建过的最为伟大的政治事业。亚历山大、恺撒、查理曼(charlemagne)和拿破仑的功绩都难以望其项背。”从东方返回后不久,屋大维就放下了他作为军团唯一主宰时所掌握的惊人权力。然后,元老院无疑是按着之前对屋大维的理解,或者根据他众所周知的愿望,重新授予他虽然具有共和国头衔,但实质上跟从前一样的实际权力;因为,他铭记着恺撒的命运,所以他想在新安排下所接受的真正绝对权力上面装饰着旧共和国的形式。他不想接受国王的头衔,他知道那个称呼自从塔克文家族被驱逐以来,人们对它一直是多么的深恶痛绝,他牢记着很多罗马的优秀人物,包括伟大的恺撒,之所以会毁灭,就是因为他们让人们认为,他们的目标就是王权。他也没有接受独裁官的头衔,这个称呼自从苏拉时代以来,对人们来说,就成为像国王一样令人无法容忍的头衔。不过,他采用或者接受了元首(imperator)这个头衔——皇帝的称呼就是由此而来的——虽然它拥有军团统帅的绝对权威,但是却没有附带令人不适的记忆。他还从元老院接受“奥古斯都”(augustus)这个荣誉姓氏,这个头衔到目前为止对神明来说都是神圣的,它因此就摆脱了所有不吉利的联想。对这一行为的纪念被体现在了历法上。元老院颁布法令,罗马年的第6个月应该被叫作奥古斯都(公历一年中的第8个月称为“august”便由此而来),以纪念元首;与此类似,把这个月之前的一个月命名为尤利乌斯[julius,就是7月(july)],为的就是纪念尤利乌斯·恺撒。“第一公民”的称号也授予了屋大维,它只是礼貌和尊严的一种称号,只是指出他作为一个自由共和国的第一公民而接受它。
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的这个雕像被认为是最好的罗马肖像作品之一。
屋大维很注意避免接受任何暗示帝王权威和特权的头衔去伤害旧共和国遗老们的敏感神经,他还很注意避免因取消任何共和国职务或大会而激起他们的反对。他允许所有的旧行政官像以前一样存在;但是他自己却掌握和行使它们权力和功能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同样,所有的公民大会都保留下来,照常举行选举和就摆在他们面前的措施进行投票。但是,屋大维已经被授予执政官和保民官的权力,有权召集他们,把提名的人安置到各种岗位上去(1),以及立法。实际上,名义上的执政官和保民官也拥有这种权力,经过奥古斯都的长期统治,新秩序被牢牢确立了起来,在未经过政府新主人同意的前提下,他们是不敢行使这种权力的。因此,公民大会的审议实际上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元老院仍然存在(2),但是,一切真正的独立性都被其第一成员元首给剥夺了。屋大维努力把这个机构提升至一个更高的标准。他把元老的人数——安东尼已经将人数提升至1000人——减少至600人,从名单上剔除了那些不值得尊敬的成员和顽固的共和政体拥护者。
我们可以说此前被废除了500年的君主制现正在缓慢地崛起于共和国旧有的形式中。(3)这就是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古代国王的主要权力在共和国时期已经逐渐被分解,并授予许多的行政官、社团和代表大会手中,而现在它们正再次被集中在一个人手里。这种朝向个人不受约束统治的趋势就是帝国前300年罗马宪法史的本质;自此以后,所有权力便完全集中在了元首的手中,屋大维的含蓄君主制在戴克里先(diocletian)明目张胆的东方君主制里便显露出其真相(第146条)。
122.行省的管理
帝国革命让行省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有那些动荡不安,需要奥古斯都(4)从元老院那里收回的庞大军队的存在,并由他亲自管理的行省,它们被称为“恺撒行省”。不像那些实际上由不负责任的地方总督和地方长官管理的地区,从此以后,这些恺撒行省就由皇帝的钦命大臣治理了,这些钦命大臣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负责,他们要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的薪俸由他们的职位决定,因此,那些来自于与收费、征用及类似手段而实行的早期自费系统有关的可耻弊端都被肃清了。
比较稳定的行省依然由元老院控制,它们被称为“人民行省”。这些行省也因变化而受益,因为皇帝也很关照它们,作为终审法官,皇帝可以拨乱法正,惩罚那些侵犯权利和正义的明目张胆的犯罪者。
123.日耳曼人在阿米尼乌斯的率领下大败瓦卢斯(9)奥古斯都的统治因曾经降临在罗马军团上最可怕的灾难之一而为人所铭记。奎因克提里乌斯·瓦卢斯(quintiliusvarus)将军错误地以为,他能够统治在某种程度上被置于罗马权威之下热爱自由的日耳曼人,就像他统治东方行省里顺从的亚洲人一样。他因此激怒了他们,使他们决心叛乱。在瓦卢斯率领一支由三个军团组成、人数大约2万人的军队穿越几乎人迹罕至的条顿堡森林时,遭到了在勇猛首领赫尔曼(hermann)——被罗马人称为阿米尼乌斯(arminius)——带领的野蛮人的突袭,他的军队被摧毁。
这场灾难在罗马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奥古斯都因帝国和国内的苦难而心力交瘁,悲痛欲绝。他痛苦地在宫殿中踱步,不停地大喊:“哎呀,瓦卢斯,瓦卢斯!还我军团!还我军团!”
阿米尼乌斯对罗马人的胜利在欧洲文明史上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当时的日耳曼人几乎被彻底征服,处于被罗马化的边缘,就像高卢的凯尔特人曾经遭遇的一样。此役之后,欧洲的历史就发生了改变,因为日耳曼元素成为对后面150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在这些野蛮人中,也有美国人的祖先。假如罗马成功地消灭或征服了他们,就如克雷西(creasy)所说的,不列颠可能从来就不会有英格兰这样的名字了。
124.奥古斯都统治期间的文学和艺术奥古斯都的统治持续了44年——从公元前31至公元14年。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虽然奥古斯都的统治受到了一些来自前线祸患的干扰,然而,或许,文明世界以前从未享有过这么长时间的一个可以远离战乱的休养生息时期。在这个繁荣的时期,罗马在战争时期开启以及和平时期关闭的雅努斯神殿的大门关闭了3次。在此之前——自罗马建城以来,雅努斯神殿的大门只关闭过两次,罗马人一直处在不断地征战之中。
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与之前所有岁月里都充斥着冲突的时期相比,非常有利于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在皇帝和他的亲信大臣米西纳斯(maecenas)的赞助下,诗人和作家辈出,出现了拉丁文学的黄金时代。许多人感叹共和国的崩溃,在对文学的追逐中寻求慰藉;在这方面,他们得到了奥古斯都的鼓励,因为它让许许多多不安分的灵魂有了消遣对象,否则,他们就会投入到反对政府的政治阴谋中去。在这个时期的文学领域,出现了四个重要的名字:维吉尔(vergil)、贺拉斯(horace)、奥维德(ovid)和李维。(5)米西纳斯奥古斯都还是建筑和艺术方面的慷慨赞助者。他用许多辉煌的建筑,包括神殿、剧场、柱廊、浴池和沟渠来装饰首都。他不无骄傲地说:“我发现罗马时,它是一座砖做的城市;我把它变成一座大理石做的城市。”当时的罗马城约有100万人口。帝国的其他两座城市——安条克(antioch)和亚历山大——据说每座也拥有与之数量相当的公民。这些城市的建筑和艺术作品也都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
125.奥古斯都统治期间的罗马社会生活奥古斯都统治期间,首都生活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大量罗马公民接受国家的粮食救济。至少有20万男性公民是这项公众赈济的受益人(6),这意味着首都有50多万人无法或者不愿意独自谋生。购买这些需要免费发放的数量巨大的粮食对帝国国库而言是最为沉重的负担之一。
而当时罗马生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们对竞技场上血腥场景的日益迷恋。皇帝本人就这些壮观的场面做了如下记述:“我3次以我的名义,5次以我儿子或孙子的名义,提供了角斗表演;在这些表演中,大约有1万人参加了搏斗……我26次以我的名义,或我儿子或孙子的名义,提供了在圆形广场、广场、竞技场捕猎非洲野兽的表演,大约有350头野兽被杀死。”
“我为人们在台伯河那边——那里现在是恺撒家族的果园——提供了一次海战表演。为此,人们开挖了一口1800英尺长、1200英尺宽的大坑。在这场竞赛中,30艘喙形舰首的三层桨或者双层桨战船参加了战斗,此外还有一些尺寸更小的战舰。除了划手外,大约3000人在战舰上参与了战斗。”(7)罗马社会生活的另一面是家庭关系变得松散,这一点我们需要注意。离婚人数成倍增加,家庭看似即将解散,正如过去的那些较大的部落和氏族一样。奥古斯都想要通过鼓励婚姻和限制离婚方面的法令和法规来抑制这种颓废趋势。但问题在失败的道德和宗教生活中非常难以解决,政府的任何措施都于事无补。
126.宗教生活
宗教信仰的衰落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奥古斯都运用了他所有的权力来阻止这一进程。他不仅在罗马,还在帝国的每一个地方恢复了已经坍塌的神庙和神祠,复兴了古代的祭祀,建立起新的神殿。那些未经授权的外来异教,尤其是那些源自东方、引进首都的,都遭到他的驱逐。他还努力唤醒人们对罗马祖先神明的一种新的敬意。
然而,希腊的阿波罗却不在遭禁的外来神明名单上。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神明,因为奥古斯都相信该神明助他赢得了亚克兴战役的胜利,所以皇帝在罗马建立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神殿,让人们从埃及运回一座巨大的方尖碑——那是埃及神话体系中太阳神的象征,将其在首都中树立起来。
127.奥古斯都之死及其神化
公元14年,奥古斯都去世,时年76岁。他最后对聚集在床边的朋友说:“倘若我在生活这部戏中很好地扮演了我的角色,请你们用掌声来回应我的离去。”根据元老院的法令,他受到了神一样的崇拜,为了对他表示敬意而建立了神殿。
奥古斯都在世的时候,对他的膜拜已经发展起来,尤其在东方。这种恺撒崇拜的泛滥,对我们来说似乎有点奇怪和不够虔诚,但是,如果从古人的角度来看,就不是这样了。在东方,国王在某种程度上会普遍被视为是神圣的。因此,在埃及,法老们被认为是神族,那么,罗马东方的臣民把帝国的首领视为凌驾于凡人之上并具有神性品质的人便是很自然的了。这种思维导致东方行省里的人成为神殿里和“神圣恺撒”祭坛前真诚而热心的崇拜者。
膜拜从东方传到西方,成了所有地方大众最喜爱的崇拜形式。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这种崇拜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自那以后,希腊-罗马世界的多神信仰就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而在帝国的一个偏远角落,一种新的宗教正在兴起,帝国教会必定要与之发生激烈的冲突。
在奥古斯都昌明的统治时期,祥和的气象在整个文明世界内盛行起来——雅努斯神殿的大门已经关闭了(第17条)。基督出生在朱迪亚的伯利恒(bethlehemofjudea),这个事情没有在罗马引起任何注意,然而,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它无论对罗马帝国还是对世界而言,都充满了深刻的意义。至于基督教与异教的关系,尤其是同罗马帝国教会的关系,我们稍后会提及(第139条)。
2这些数字既不包括拉丁殖民地上的居民,也不包括同盟国内的居民。3公元前220年之前的数字开始跌落,是汉尼拔战争导致的结果。4这些数字和公元前8年到公元13年的统计都来自《安奇拉铭文》。公元前70年的人口普查数字多于公元前115年的,显示出同盟者战争(第93条)后,罗马对意大利人城市的承认。公元前70至公元前27年之间数字的巨大飞跃,不仅可以通过在这个阶段对外国人选举权的承认,或许还可以通过监察官在共和阶段未能在他们的统计中包含那些生活在远离首都的罗马公民而得到解释。然而,e.迈耶认为,公元前27年的人口普查包括整个罗马的公民人口(男人、女人和儿童),不过,共和时期的人口普查只提供17岁以上男性公民的人数。
第八章
从提比略到戴克里先即位(14—284)128.提比略的元首统治(14—37)提比略(tiberius)是奥古斯都的养子与继承人。他上台后的行动之一,便是剥夺了名义上仍然属于公民大会的年度行政官选举权,并将该权利授予元老院,然而候选人需要由皇帝提名。这事实上意味着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制度的终结。
统治早期,尽管提比略的权力并不受约束,但他还是有所节制,表面上看,他希望增加庞大帝国内各个阶层的利益;甚至直到最后,他对各行省的统治都是公正而仁慈的。他的统治精神体现在给一位催促他增收贡税的总督的答复中:“好的牧羊人剪羊的毛,”他说,“而不是剥羊的皮。”(9)但不幸的是,提比略具有阴郁、多疑和妒忌的天性。他与首都政治上和私人的敌人争斗时所遭遇的反对,让他很快开始实行高压暴政,这使他后半期的统治成为悲剧。(10)一部被称作《大法》(lawofmajestas)的古代法律被强制执行,它规定只要事关皇帝,所有不留心的言辞和不友好的想法都要被严惩。通风报信者会得到奖励,所以涌现出了一群被称为“告密者”的人,他们成为社会的间谍。许多人为了发泄私怨而诬陷他人;许多人,尤其是富有的阶层,被指控、处死,他们的财产则被没收。
提比略任命一个品质极为低劣、生活极为堕落的人塞扬努斯(sejanus)为首席大臣和禁卫军统帅(11),然后退隐到那不勒斯湾的卡普里岛(capreae)上,把首都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了这个人。塞扬努斯在罗马一度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统治。他杀死了一些最优秀的公民,清除掉可能的皇位继承人,以便提比略能让他继承皇位。他甚至胆大包天到计划刺杀皇帝本人。然而,他的阴谋为提比略获知,这位臭名昭著的奸臣受到逮捕并被处死。在余下的时光里,提比略冷酷地统治着国家,对臣民的爱戴示以轻蔑的冷漠。“我不在乎人们是否恨我,”他说,“只要他们听我的就行。”
正是提比略统治期间,在罗马帝国的一个偏远行省,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在一种无与伦比的传教精神激励下,他的信徒踏遍了帝国的每一寸土地,四处宣扬“福音”。人们对旧神祇的失望,影响日渐减弱的希腊文化,集权政府下文明世界的统一,被奴役阶层的普遍苦难和无法言说的疲惫——所有这一切都为新的教义提供了土壤。不到300年,一个基督教的帝国就已实至名归了。罗马的这种转变,这种开始于提比略时期的转变,是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一种新元素在此被引入了文明,这种元素将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赋予历史以色彩和性格。
129.盖乌斯·恺撒或卡利古拉(37—41)提比略之后是盖乌斯·恺撒,又称卡利古拉(caligula)。他的统治基本上就是一连串的罪恶。他头几个月非常勤政,但是在以善良和虔诚赢得民心之后,这位年轻的皇帝似乎失去了理智,很快沦陷于放荡的生活。竞技场的残酷运动于他而言有种独特的魅力,他甚至亲自下场做角斗士。4年后,几个曾经被他肆意侮辱过的禁卫军,终结了他疯狂的生涯。
130.克劳狄乌斯的统治(41—54)卡利古拉的继任者是他的叔叔克劳狄乌斯(12),他是一个行为和情绪前后矛盾的怪人。他有时是个精明的政治家,有时则表现得傻里傻气,或者非常愚蠢。
他允许高卢贵族进入罗马元老院及担任行政官职,这是罗马宪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塔西佗(tacitus)曾复述过这位皇帝在元老院对反对派们作的一次演讲。皇帝首先提到,他自己的祖先虽然是萨宾人,但是却被这个城市接受并成为贵族的一员。他认为先辈们的开明政策应在国家事务管理中得到继承。有才能的人,不管在哪里被发现,都应该被送到罗马。“我知道,”他接着说,“从伊特鲁里亚到卢卡尼亚乃至整个意大利,所有人都得以进入罗马元老院。最终,这座城市的范围扩展到了阿尔卑斯山,所有帝国行省和部落都被冠以罗马的名字。对我们来讲,难道巴尔比人从西班牙来到这里,像罗马人一样优秀的人们从纳尔榜南西斯高卢迁来是一种遗憾吗?这些移民的后代仍然和我们居住在一起,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奉献并不输于我们。除此之外,我们知道导致曾经盛极一时的斯巴达(sparta)和雅典灭亡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把被征服的人当作外国人,并将他们拒之(城)门外。”(13)克劳狄乌斯提倡的这些宽容政策,至少在一部分高卢贵族的身上得以实现,他们被准许进入罗马元老院。
克劳狄乌斯的继任者大都沿袭了他的政策。他们不仅允许外国人进入元老院,而且还给予意大利以外的行省与罗马同样的权利。这种开明政策的影响证明了其合理性,那些行省为罗马贡献了几位最为杰出的皇帝。图拉真(trajan)、哈德良(hadrian)及马库斯·奥勒留(marcusaurelius)都具有西班牙血统,而安敦尼·庇护(antoninuspius)则是高卢人的后代。(14)在军事领域,克劳狄乌斯的突出功绩便是征服了不列颠。尤利乌斯·恺撒入侵不列颠岛已是一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了。克劳狄乌斯任用两位将军普劳提乌斯(plautius)和韦帕芗(vespasian)征服了不列颠岛的南部,把它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并命其名为不列颠尼亚。许多城镇不久便涌现出来,成为罗马重要的商贸和文化中心;有一些最终成为现代英国大城市的雏形。
克劳狄乌斯的统治还以一些以实用性为特点的建筑作为象征。比如令人惊叹的克劳狄亚水道,就是他在位期间完成的,这一工程从45千米外为罗马引来了水。
克劳狄乌斯一生都受制于爱耍阴谋的宠臣和不值得尊重的妻子们。他的第四个妻子便是“邪恶的阿格里皮娜(agrippina)”,她用一盘毒蘑菇毒死了克劳狄乌斯,好让自己的儿子年仅16岁的尼禄(nero)即位。
131.尼禄的统治(54—68)
尼禄是幸运的,伟大的哲学家和道德家塞涅卡(seneca)是他的老师(第190条);但有这样的学生却使塞涅卡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老师。在塞涅卡和禁卫军统帅浦路斯(burrhus)的影响下,即位后的前5年,尼禄公正而谨慎地治理着他的国家;然后他渐渐地与塞涅卡的教导背道而驰,走上了一条充满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穷凶极恶的道路。
在他统治的第10个年头(64),一场大火把半个罗马城烧成灰烬。整整6个昼夜,火海掠过谷地,掠过这个城市坐落的群山。据传是尼禄自己下令放的火,为了清理地面,好让他重建一座更加宏伟的城市。据说,他站在宫殿的最高处,欣赏着大火,心情愉快地哼唱着一首自己写的诗,名叫“洗劫特洛伊”(sackoftroy)。为了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尼禄指控是基督徒阴谋烧毁城市,以实现他们的预言。而当时新宗教的教义宣扬基督的复活以及世界毁于大火,这似乎给指控涂上了可信的色彩。随之而来的迫害是教会有记载以来最残酷的。许多受害人的尸体被撒上沥青,作为皇宫花园里的火把在夜间焚烧。传说保留了这次受迫害的牺牲者的名字:使徒彼得和保罗。
皇帝穷奢极欲,钱总是不够挥霍,谋杀和罚没别人财产就成为他敛钱的手段,连他的老师塞涅卡也成为受害者。塞涅卡极其富有,尼禄指控他叛国,将他杀害,并没收其财产。最终,元老院宣布尼禄为全国公敌,判处他被鞭打至死。为了免于这一刑罚,尼禄在一位仆人的帮助下自行了断。
132.加尔巴(galba)、奥托(otho)和维特里乌斯(vitellius)(68—69)这三个名字通常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的统治都短暂且没有波澜。随着尼禄的死亡,朱里亚·克劳狄一脉断绝,对于由谁来继承皇位,人们一直争议不断,各个军团都推举自己的首领。三位君主在血腥的皇权争夺战中先后被杀。最后一位——维特里乌斯——则直接被韦帕芗的士兵从御座上扔了下来。老将韦帕芗是受人尊敬的巴勒斯坦军团的首领,当时正率军与犹太人打仗。
133.韦帕芗(69—79)
弗拉维·韦帕芗的即位标志着一个新王朝的开始,从他到接下来的三位君主的统治,被称为弗拉维时代(flavianage,69—96)。韦帕芗的统治中最令人难忘的事件就是耶路撒冷的陷落与毁灭。经历了有史记载的最混乱的围城之后,耶路撒冷被韦帕芗的儿子提图斯(titus)攻陷。因为正值逾越节,大量的犹太人在此之前进入了这座城市,也死于这场战争。与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一样,提图斯洗劫了神殿中的圣器并把它们当作战利品带走了。今天,我们在罗马提图斯的凯旋门上依旧可以找到七分枝黄金烛台的雕像,那是战争的纪念。
提图斯凯旋门上的凯旋式
图中展示了七分枝的烛台和其他来自耶路撒冷神殿的战利品。
韦帕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