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58章
孩子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面前这个老师似乎和以前的都不一样,虽然说话奇奇怪怪,但是大家都忍不住听下去。
“以后你们会长大,”陈迹慢悠悠地说着,目光逡巡了一圈,落在盛秋身上,“生活会越来越丰富,你们也会慢慢知道,不止有读书,学习也不止有语数英。”
“我知道,还有物理生物哩!”
孩子们笑作一团。
陈迹没有因为打断而不悦,接着说道:“你可能会去爬山、听听歌,或者看场电影,和朋友待一会儿,不用干什么,甚至一个人发一下午的呆,这些有什么意义?”
“你要说,发呆有什么意义,爬山有什么价值?”
“如果你说的是物质上的价值,那我告诉你,除了工作,其他一切都是没有价值的。”
“那为什么还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活动?”
“很简单,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积极地为社会贡献价值,他也会累,会疲倦,会心情不好,会有一天突然没来由地什么也不想干。”
“单纯地什么都不想干,只想一个人待着,不用做什么,可能只是纯粹在草坪上躺一下午,又或者找片海,听听海浪声。”
“那些绝大部分被评价为没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能让你的精神放松,哪怕只有几秒,这就是它的价值。”
“能维持每个人不知疲倦地工作和生活,在即将崩溃的边缘给人力量,从而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这就是艺术的作用。”
陈迹的声音低而缓,不急不躁地讲着,虽然面前都是孩子,但是他似乎觉得这个问题值得重视。盛秋一瞬间有些恍惚。
从小到大,她已经听过太多次类似的言论。
小时候想学钢琴那一阵,因为生活拮据,钢琴学费相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歆起先并没有同意,但是大人们似乎羞于表达,是因为物质条件不足以支持,所以不能学钢琴。
他们总是换一种更伤人的表达。
他们问说:“学钢琴有什么用?”
“学钢琴以后就能当钢琴家?”
“如果不走专业的路子,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培养个不痛不痒的兴趣爱好?”
那时盛秋小,不懂得争辩,也不知道大人们的这些话是在掩盖物质条件匮乏带来的自卑心。
陈迹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在心里暗了很长的角落。
虽然明天才正式上课,但是陈迹显然已经把自己代入了老师的角色。盛秋没有看过他站在讲台上的样子,毫不夸张地说,在今天之前,她有些怀疑。
会怀疑,那样一个没着没落的人,教起课来是不是也心不在焉。
她看过一些支教的纪录片,除了真的对这个行业保有热爱的,剩下更多的支教目的,也不过是些补贴,以及回去后的履历能漂亮些,晋升的路也能通畅些。
她有一瞬间也曾用这样的想法揣度过陈迹。
而那些猜忌在这一刻被击得粉碎。
突然有一种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
-
陈迹说完,孩子群中沉默好一阵。长久以来,身边的大人都是这么告诉他们的,吃不饱肚子的年纪,是没有资格谈论自己喜欢什么的。现在这样的年纪,正是该对一切保持强烈好奇的时候,但是因为大人们这些道理,却又不得不将那些好奇盖了又盖,找个角落捂得严严实实。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陈迹扯了扯唇,又恢复惯常的懒散样,“如果以后还有什么不懂的,或者觉得我说错了,想要和我掰扯的。”
“十分欢迎。”
陈老师的确和大多数老师都不一样,虽然孩子们遇见的老师不多,但是往往更多的注意力也只放在他们教的学科上。
他们有没有弄懂,会不会做题,有没有落下进度。
教学任务繁重,一个人要兼着六个年级的进度,属实有些忙不过李。
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老师这样认真地谈论起这样的话题。
和成绩无关,和分数也没有关,不是以后能不能上大学,做什么工作。
而是单纯的——
“你喜欢就是它最大的意义。”
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到食堂门口。
食堂提供自选菜,自己打饭选菜,两荤一素,外加一碗汤,餐费没收。因着这个原因,楠村小学的孩子基本都住校——学校管饭,住宿也不要钱,能减轻不少负担。
孩子们都各自找着自己的小伙伴坐成一桌,这边盛秋也打好了饭,和刘乐还有陈迹找位置坐。
刘乐先挑了一边放下餐盘,盛秋从他后边绕上前,在对面位置坐下,陈迹坐在她的身边。
“陈老师刚才讲得很精彩。”刘乐擡眼看着对面两人。
起初校长交代说有位音乐家要来楠村任一个学期的音乐课时,他没放在心上。楠村留不住人,更不要说音乐家。
过去两年,来来去去的老师他看得不少。
但是像陈迹这样的,自己倒第一次看。
“还以为你来走走过场装个样子,没想到是认真的。”刘乐笑了笑,意味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