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新的雄文 - Z世代艺术家 - 起酥面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Z世代艺术家 >

第268章新的雄文

第268章新的雄文

方哥决定亲自回应,以写出人生一篇英语文章的方式,正面截击当前的所有节奏。

之前不那么做,是因为没有看到满天星对于《英雄》的具体支持。

这种支持,不能是简单的喊喊口号,必须有实际付出。

他做事看似狂妄,其实一直都极其重视评估,没有把握的时候以试探和忍耐为主,直到把握十足,方才重拳出击。

小方的野和莽,始终都在大方的约束中。

现在,水军头子终于看到了信号。

很多人都不理解《英雄》9天4273万美元票房的意义,毕竟《指环王》只用5天就破了亿,在这部怪兽的压制下,《英雄》的成绩被影评人有意忽视,也被大众严重低估了。

但方星河却从数据细节中看出太多非同寻常之处。

英雄在北美的平均票价是5.8美元,换算之后,大约等于736万观影人次。

而这736万里,真正属于功夫迷或者叫动作片受众的预定观影人群,只有一半出头。

另外一半,绝大部分都是满天星——哪怕之前不是,看过电影之后也大概率是了。

因此,截止到目前,全北美有360万满天星选择用真金白银支持了方星河的第一部电影。

1000块银幕,平均每天6场排片,9天时间,总计54000场放映,平均每场有67个女性观众,这是什么概念?

《指环王》作为影史前几名的大片,截止目前,场均女性观众数量不到25名。

女性不是这种奇幻片的主要受众,可女性是整个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更是强力的朋友圈带动者。

《指环王3》跟《泰坦尼克号》最终的票房差距,就差在女性观影人群上面。

在影视行业,得女观众者得天下,20年后的减肥片终于让国内观众意识到这一点,可现在的好莱坞就已经在大船身上接受了充分的教育。

方星河没有大船上映时的女性观影数据,但用脚去想都能猜到,大船的场均女性观众肯定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

《英雄》再怎么样也碰瓷不了大船对女性的吸引力,然而太子誉是美强惨标杆,现在的360万只是开始,未来或许会扩大到3600万,甚至更多。

那么,他终于有底气去讲一些过分的话、写一篇过分的文章了。

在美国这地界,有3600万女性撑腰,那么随便你是谁,把天捅破都没事。

她们并不直接影响纸媒时代的媒体,但是她们可以通过各种运动影响选票,进而影响这个国家与经济政治相关的一切……

于是方哥决定下点猛药。

有没有什么写法能够充分迷倒女性读者,又具备足够杀伤力?

有的。

文艺,深刻,且偏激。

当方星河动笔写下第一个字之后,事态不再受到任何人的控制。

这篇小作文的名字,叫做《中国意识、美式自由、方氏哲学与艺术世界里的猪狗牛羊》

文章刊登在华盛顿邮报的电影版头条上,瞬间炸翻了娱乐圈、文学界乃至于全世界的艺术行当。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学新星,或者叫做文学天才,方星河的第一篇英文作品,得到了西方所有主流国家“不管怎么样都必须转载来看一看”的超级待遇。

这一看,顿时头皮发麻。

……

【一、中国意识】

最近,我的人生首部电影《英雄》,在舆论场上引发了广泛而又强烈的争议。

以图兰为首的一部分影评人、导演、明星、文化评论家,认为《英雄》的结局滑稽可笑,充满不知所谓的优越感,是一种拙劣的意识输出行为。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知道,这一版的结局,从画面到剧情再到字幕及彩蛋,均由第二编剧兼副导演方星河主导。

我不在乎他们是否知道,这只不过是又一次不自量力的挑衅而已。

(i'munawareiftheyknowornot……)

(i'munconcernediftheyknowornot……)

我对此早就习以为常。

来自于美国同行的恶意会更新鲜吗?并不。

但那确实不太一样。

自打我来到美国的第一天起便产生了一种懵懵懂懂的体悟——我是一条主动走进了狼群的哈士奇。

我看着他们,主观上以为大家是我的同类。

他们看着我,龇牙咧嘴目露凶光,从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呼啸,有一种非常明确的异类认知。

最初我以为那些警告和排斥来自于外表——我的英俊实在太耀眼——但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敌意源自于更加深邃的领域。

我始终不能确定敌意根源的具体构成,直到最近,我在影评人图兰抨击《英雄》的文章里看到一个极具排外性的单词,终于恍然大悟。

意识形态。

是了,原来竟是为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