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圣诞关怀
平安夜其实是宗教节日,天使知道耶稣来到人间后会拯救世人,所以在耶稣诞生的那一晚,天使便来到人间,把耶稣诞生的消息告诉了一群牧羊人,让他们来向世人报告耶稣降生的好消息。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传扬耶稣降生的好消息。
直到今天,报佳音已经变成平安夜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而这个活动就慢慢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圣诞夜也就是平安夜,所以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现在,平安夜不仅代表了平安祥和,其背后团圆和希望的美好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大多数欧美家庭的平安夜会选择所有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
或者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通宵达旦地庆祝圣诞夜是一个幸福、祥和、狂欢的平安夜、团圆夜,期待着圣诞节的到来。
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日,因其被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所以又名耶诞节,具体节日时间为每年的12月25日。
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
设立背景
传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玛利亚所生,他的养父是约瑟。在得知玛利亚是未婚先孕后,约瑟便产生了想要退婚的想法。于是神便派使者在梦中告诉约瑟,不要因为玛利亚未婚怀孕而休了她,反而要与她成亲,并且把生下的孩子起名为"耶稣",意为“要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当玛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所有犹太人都要到伯利恒申报户籍,约瑟和玛利亚也不例外。当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晚,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恰巧这时耶稣要出生了,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
历史沿革
多神信仰的古罗马人,在很早以前就有在冬至前用一周时间来欢庆丰收的习俗,称之为“农神节”。农神节期间人们会互相赠送礼物,祭祀农神,然后宴会、酗酒、赌博。西元1世纪开始,基督教开始在罗马帝国境内流行,最终成为罗马国教。由于早期的基督教史学家并没有记录耶稣的生日,所以当时的罗马基督徒也没有专门庆祝耶稣出生的节日。直到4世纪,教会才将12月25日定为耶稣生日。
由于古罗马历法的闰日设置不精确,导致罗马历的冬至日一直不断变动。到了西元4世纪,冬至日正好漂移到了12月25日这天,这个巧合让研究基督教历史的学者们相信,是教会故意挑选了农神节作为圣诞日。自此冬至被确定为圣诞节,罗马人也开始将原本的属于农神节的庆祝活动,移植到了圣诞节身上。
到了唐太宗时期,基督教经波斯传入中国,当唐人了解到根源在罗马,便称教堂为大秦寺(汉书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国)。但传教士们认为《新约》里耶稣曾说:“我是世上的光,跟随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行走。”而汉字“景”有“太阳,光明”之意,于是便自称景教。景教在传入后,一直和唐朝皇室保持着良好关系,781年,唐德宗下令整修长安大秦寺,敕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根据碑文记载,唐代宗每年都和景教徒庆贺耶稣诞辰,向教徒们分发御饼,赐香开宴。
近代美洲殖民大潮后,欧洲各国的圣诞习俗,也都被移民带到了新大陆。经过一通混杂融合与商业化,逐渐产生了我们今天熟悉的美式圣诞节。
节日活动
节日装饰
圣诞色
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许多家里会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白色则是圣诞节适逢冰天雪地的寒冷环境。
圣诞树
据说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而近代圣诞树则起源于德国。一般选取四季常青的松柏树作为装饰,常青的树意味信仰基督的基督徒被赋予的永久生命,尖尖的树梢指向天国。装点在树顶的星星代表着指引智者到伯利恒寻访耶酥的那颗特殊的星。星星的光辉意指带给世人黑暗的耶酥基督。传统上,直到平安夜(12月24日)圣诞树才会立起来装饰,然后在12夜(1月6日)之后移走,提早和推后这个日期都被以为是不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