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财富之城巴比伦
第23章财富之城巴比伦
巴比伦发生的奇迹,是人类智慧最好的见证。人类为了达成自身伟大的目标,用尽了所有可供利用的资源。
1.在人类的历史中,任何一个城市的魅力都无法与巴比伦相提并论。每当巴比伦这个名字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时候,总是让人联想到雄厚的财富和壮观的气势,巴比伦城的黄金和珠宝数不胜数。既然如此,很多人一定会认为,这个城市位于热带,物产丰富,富饶的森林、矿产等天然资源环绕在四周。
2.实际上并非如此,巴比伦城建在幼发拉底河畔,位于山谷中间,是一个单调、干涸、森林稀少、矿产资源匮乏的地方,甚至都找不到一块可以用于建筑的石头。它和贸易机会很多的大路相距遥远,先天干旱,气候不适合任何植物的生长。
3.巴比伦发生的奇迹,是人类智慧最好的见证。人类为了达成自身伟大的目标,用尽了所有可供利用的资源。或者这么说更为恰当——在这里,是人类凭借双手创造了所有可供利用的资源和那些力所能及的财富。
4.说到可以利用的天然资源,巴比伦只有两种——肥沃的土壤和源源不断的幼发拉底河水。巴比伦的工程师设计出图纸,修建了水坝,开凿了运河,河水得以分流,这些也是全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工程之一。
5.正是因为有了运河河水对肥沃土壤的滋润,巴比伦这样一块干涸的山谷平原,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人气。灌溉系统给巴比伦带来的富饶物产,是任何一个诞生在巴比伦之前的文明城邦都望尘莫及的。
6.值得庆幸的是,巴比伦帝国历代帝王的世袭传承一直都比较顺利,偶尔的外敌入侵对它几乎也没有什么影响。在巴比伦,多半战争都是区域性的,从来没有一个垂涎于巴比伦财富的入侵者对它构成过真正的威胁。
7.在巴比伦的历史中,曾经出过很多卓越的统治者,他们不但充满智慧,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无私的公正之心。在巴比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过一个昏君,一个私欲膨胀、企图占有天底下所有疆土、征服全世界的统治者。
8.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个世纪,巴比伦城销声匿迹了。用了几千年的时间建造起来的巴比伦城似乎在一夜之间化为废墟,不见人烟。如今,在波斯湾的北方,巴比伦城的遗址还有迹可寻,它位于苏伊士运河以东约10公里左右的地方,大约是北纬30度左右,和美国的亚利桑纳州的尤玛纬度差不多,而且两个城市的气候条件也如出一辙——干燥,炎热。
9.这个位于幼发拉底河畔山谷中的城市,曾经人烟稠密、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农田灌溉网络;现如今放眼望去,却是一片苍凉的废墟。映入眼帘的,只剩下在沙原的逆风坡上为了求生而苦苦挣扎的稀疏寥落的杂草和低矮的灌木丛。那些一望无际的肥沃农田、华丽绚烂的都市、口若悬河的商人和他们带领下的一队队载满货物的商队,早已经是只有在想象中才能见到的景物。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少数生活贫困的阿拉伯家庭的聚集地,他们在这里搭起了帐篷。
10.大约在基督教诞生的公元1世纪初,这些游牧家庭组成的民族开始到这里定居。在山谷的东部,零星分布着一些山丘。多少年来,经过这里的旅人怎么也不肯相信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奇迹。后来,在暴风雨的冲刷下,偶尔有几片破陶片和砖块裸露在阳光下,吸引了考古学家的眼球。
11.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博物馆也开始注意此事,正是有了他们的资助,考古学家展开了艰苦的挖掘,想要找到些什么。幸运的是,证据终于被考古学家用他们的铲子和挖掘工具给找了出来——古城的一些遗址正是这些山丘。确切地说,考古学家把这些遗址称为埋葬古城的坟墓。
12.这些被埋葬的古城当中就有一座是巴比伦。在它的遗址上,由沙漠灰尘扬起的大风没日没夜地刮着。巴比伦城的发掘工作全部结束以后人们发现,原本用砖块垒成的城墙几乎已经与尘土浑然一体,这些断垣残壁再也没有办法恢复往日的容颜。曾经是繁华富饶的巴比伦城如今只不过是一堆尘土而已,凄凉惨淡,甚至连巴比伦这样一个名字都被今天活着的人们彻底遗忘,直到考古学家们小心翼翼地把掩盖在上面几千年的厚厚的沙土拂掉,这座历史名城破败的街衢、倾颓的神殿和残缺的皇宫才显露在人们的面前。
13.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山谷中以巴比伦城为代表的城市,是人类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以来最古老的文明。根据推算,这些城市存在的具体年代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科学家在推算巴比伦城存在年代时所用的方法值得一提。
14.考古学家从巴比伦城的废墟中挖掘出古巴比伦人描述日蚀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现代的天文学家用电脑推算出古巴比伦发生日蚀的时间,进而推算出古巴比伦的历法和今天我们使用的历法之间存在的关系。
15.再进一步推演,考古学家证实,在8000年以前,巴比伦帝国的原始居民们被称为苏美尔人,那时候他们居住的城市外面有护墙。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猜想,这些城市应该是在好几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在那里了。城市里的居民是有知识而且非常开化的人类,并非是野蛮人。在史书的记载中,古巴比伦民族出现工程师、天文学家、资本家和书写文字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
16.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提到过巴比伦成熟的灌溉系统,是它们让干涸的山谷变成肥沃的农田。尽管大运河的大部分河段已经被长年堆积的沙土掩埋,但是少数残留在外的运河仍然能够向人们展示当年的遗迹。运河中有一些河段,河床的宽度甚至可以让12匹马并驾齐驱,这样的规模即使是对美国的科罗拉多运河和犹他运河来说也不过如此。
17.除此之外,另一项让巴比伦的工程师们骄傲的就是他们精心设计的排水系统,正是因为有了这套排水系统,幼发拉底河口和底格里斯河口广袤的沼泽地才能够成为肥沃的耕地。
18.生活在公元前400多年的伟大旅行家和历史学家——希腊人希罗多德,曾经在巴比伦最兴盛的时期来到过这里。他留下了迄今为止我们能够找到的唯一一个非巴比伦人描述的巴比伦风光的记录。巴比伦城的繁荣景象及其居民的风俗习惯在希罗多德的笔下被描述得翔实而又生动,他说巴比伦城里土壤肥沃,生产大麦和小麦。
19.古巴比伦的繁荣已经化做过眼烟云,但是它创造的文明却滋养万世。那些充满智慧的话语如果能够被一一记录下来,一定会让今天的我们受益匪浅。在遥远的古巴比伦,纸张还没有发明,他们就把文字刻在潮湿的泥板上面,每刻完一块泥板,就把它们拿去烘烤直到变硬。这样的泥板的形状大约是长203毫米,宽152毫米,厚度是25毫米。
20.这就是巴比伦时代的书写形式,巴比伦人把他们做记录用的工具称之为泥板。泥板中内容最多的方面就是那些传奇故事、诗词、历史、国王的谕令、当地法律、土地财产权状和契约书等等,甚至有的书信也被刻在泥板上,由信差送到远方。通过这些泥板,我们得以了解到巴比伦人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事情。
21.比如,曾经有一块泥板,显然是出自一位乡村商店的主人之手,上面有日期和一个顾客的名字,并详细地记录了一笔生意的交易情况——顾客用1头母牛换店主人的7袋小麦,已经有3袋小麦被拉走了,还有4袋小麦顾客将随时来取。
22.被挖掘出来的时候这些泥板都保存得非常完整。考古学家从巴比伦城的废墟中挖掘出来的泥板成千上万,装备好几家图书馆是不成问题的。
23.巴比伦宏伟的城墙也是它的一大奇观。古代人将巴比伦的城墙和埃及的金字塔相提并论,所以巴比伦城墙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传说巴比伦历史上第一道城墙的建设者是巴比伦帝国的开国君主——亚述女王瑟蜜拉米丝。遗憾的是,现代考古学家连巴比伦原始城墙的一小块砖头也没能挖掘出来,所以这些城墙的高度没有人能够知道。传说城墙外面曾经还有一条很深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