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黄祖反了 - 学医救人:从东汉末年开始 - 南派基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零四章黄祖反了

占领了十三州之中的十一州之地。

手下众人再次按捺不住要求高兴称王了。

这次高兴没有推迟,但是王府远在那却是一个问题。

许昌这个狭小的地方显然不合适,幽州如今的侯府太小。

高兴没有参与讨论,但是最后大家一致选定了长安。

其实安高兴的想法就在上谷郡这个位置。

因为这是后世的北京啊。

只是当下的确过于偏僻了如果坐镇上谷郡,不仅难以顾及南方。就连中原这个膏腴之地的人也觉得高兴的王位不正统。

因为他们从始至终都觉得幽州是苦寒之地。

事情一旦确认,军政双方共同修缮长安的皇宫。

铭刻在骨子中的基建因子让他们修缮的很快。

公元199年初就搞定了。

但是高兴一致拖到这年结束才称王,一是巡视原有各地的治理。二是安抚各地新归顺的治理。

原有的地方以廉政建设为主。新的地方必须是安抚了。

因为大部分世家豪门地主都在曹操消失不见之后带着钱财跑到孙权的地盘上去了。

仅有少量的世家豪门还在,跑路的人依然留下了家奴看家。

可惜,高兴入主之后第一刀就砍向了他们。

分田地!清除作恶的恶奴。

留下的世家既然有胆量留下自然有他们的倚仗。

那就是当地的口碑。

高兴依然要收兵甲,登记人口。但是却可以给他们另外一份好处。那就是复制一份收藏的典籍上交,然后许诺给他们一个州书院先生的位置。

这个位置已经相当于一个郡守的位置了。

如今在幽州,这种书院先生门生的重要性已经显现出来了。

双方的友好协商之后,高兴才回到长安称王。

这次他挑选了一个后世大家熟悉的王号—燕。

燕赵自古多豪杰。

这是老岳父蔡邑给他的建议。

因为如今的麾下的二十六万大军中有一大半都来自幽州。

当然,当初在幽州封侯接纳的流民他们拒绝其他说法,自认自己是幽州人了。

高兴觉得老岳父说的有道理,便以“燕”为王号。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说法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的。现在有,后世也有这个说法。

张鲁这个五斗米教的开创者如今回归天师道,他接受高兴的册封为第三代天师。入了钦天监当监正。他说这是个好日子,高兴也觉得不错。

于是高兴就在这天祭拜三皇五帝之后正式称王—燕王。

六部两堂一阁一监一卫。

这是戏志才,郭嘉、徐庶以及荀彧等人共同商定之后给出的结果。

六部就是老一套。户部、吏部、刑部、兵部、礼部和工部。

一阁是指太学阁,入驻的只能是公认以及册封的大儒。

如今能去太学阁的只有荀爽和蔡邑。

这只是一种荣誉,并没有实权。

两堂就是指参知政事堂和参知军事堂。

一监是指钦天监,这地方直接交给了张鲁。没有实权但是有直接上书给燕王的权利。

一卫是指巡天卫了。

这是一个权大官小的部门。也是高兴手中握着的一把悬在所有官员头上的一把利剑。

高兴称王之后,前三旗军列为禁军。拱手长安。

本来一旗就可以,但是郭嘉和戏志才同时提议如果要长远就要相互制衡。所以搞了三旗。

同时下令除了水军全部扩编至五万。

水军短期扩建不仅不会增加战斗力,还会影响已经成建制军队的战斗力。所以水军暂时没有扩编。

骑兵扩编至十万。

典韦赵云各自带领五万,分为左右军。

这样高兴这个燕王手下就有了四十三万大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