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捐粮
虞世基满脸忧愁。
他总算明白樊子盖自从调任中书令以后,为什么会老的那么快了,因为天子根本不是个安定的主,想一出是一出,中书令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保姆,专门给天子擦屁股。偏偏天子不领情,想怎么来怎么来,有时候假装尊敬一下大家伙的决定,最后说来说去,发现周围一大堆阿谀奉承的,还是变相地由天子一言堂。
在这种位子上,是个人都会加速衰老。
这次樊子盖执意留守长安,便是想锻炼一下虞世基,等到告老还乡之时,能有合格之人接任中书令的位子。
但虞世基却觉得,中书令不好当。
听到裴矩的话,虞世基苦笑了一下,不再坚持。
行动立刻安静下来。
众人看向上首,杨二陛下却是再次假装咳嗽了一番,道:“裴爱卿所言,确实是上上之策,反正河东的豪门手中存粮无数,放在仓库里招老鼠,不如用来救济百姓,回头朝廷略微补偿一点便是。”
好嘛,之前说的是补偿,现在变成了补偿一点。
这一点……究竟是多少?
杨二陛下脸不红心不跳,继续道:“常言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了何种品相的粮食,自当还何种粮食。不过朝廷既然无好粮,也只能补偿一些陈粮了,虞爱卿,回头你给河东的豪门去个话,让他们速速赶到太原郡,商量粮食认捐份额的事。”
等到众人退去,王大伴轻手轻脚关上宫门。
“王大伴,有些话,刚刚朕不好明说,现在交代给你了。”杨二陛下脸上平静如水。
“陛下,奴婢听着。”王大伴恭敬道。
“嗯……这次认捐粮食,八成会像去岁捐钱一样,少不得有人会卖惨,你把皇城司的人手都散出去,河东的豪门,只要永业田超过一千亩,便有一个算一个,想办法把他们的存粮数量摸清楚,可能做到?”杨二陛下阴恻恻道。
“陛下,你这是在折煞奴婢了,便是让奴婢去调查谁家的老爷晚上睡了哪个小妾,又有几回房事,奴婢都能查出来,此事陛下您只需静候佳音。”王大伴胸有成竹。
“唔,不错,总算有点指挥使的样子了。”
“不过朕的要求可不止一个。”
说着,脸色忽然转冷。
“历朝历代,天灾降临,皆是豪门兼并土地的绝佳时机。这次你不仅要查清楚各家有多少存粮,还要查清楚他们兼并土地的情况。比如有没有强买强卖?有没有抢占民田?有没有欺压百姓?一五一十地给朕记下来。”
王大伴陡然一惊。
“陛下,你准备对宗族势力动手?”
因为李渊造反一案,河东绝大部分的世家门阀被抓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豪门,都是一些宗族势力。
找他们‘借粮’自然没我问题。
可土地是宗族势力的底线,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