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六艺
李纲道:“敢问陛下,文试是否指四书五经以及理工科等内容?武试是否指六艺?若是如此,权重如何分配?”
杨二陛下点点头。
“嗯,文试便是传统科举内容加上理工科,武试便指六艺。权重按一百分计算,四书五经占据六十分罢,理工科二十分,六艺二十分。但六艺中的书和数有所重叠,便只考核礼、乐、射、御四项,每项五分。”
李纲草算了一下。
如此,四书五经的内容,只占据六十分,今年的举子,却是没有准备,估计会引起不小的风波。而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先通告天下,让举子早做准备,然后再修改科举的内容。
举子考的好与不好,便都没有怨言。
但杨二陛下不在意。
你没有做准备,其他人不也没做准备?朕添加些内容进去,又不会偏袒了谁。
而在心里,杨二陛下觉得这种突击方式更好。
大家都没有经过培训,也没有准备,能答得上新增题目的,绝对是头脑灵活的人才,必然予以重用。而今后能答的上来的,不一定头脑灵活,因为他们有准备了,可能考的题目,他们事先涉猎过,如此一来,便会漏掉真正的人才。
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这届入围的举子,水平将是最高的。
“民生的内容,也不要局限于长安米价多高等小问题。把眼光放长远些,可以问举子路过的各州郡,米价分别是多少?为什么会出现差别?百姓从中可以得到何种好处?哪些人又会有所损失?官府应该制定何种政策等等。”
李纲眼前一亮道:“陛下英明。”
杨二陛下却是继续开口,李纲一一记下,最后考卷被改的面目全非。
出了皇宫,李纲和樊子盖两人相视一笑。
“当今天子,想法真是天马行空,难能可贵的是,还一针见血,怎么我就想不出来呢?”李纲感叹道。
“我等已经老了,比不得陛下年轻,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只希望能尽快培养出一些后起之秀,为陛下分担压力。陛下虽从不抱怨,但相比于历朝帝王,当今天子已是非常殚精竭虑了。”樊子盖也感慨道。
“这也是我担心的,陛下现在年轻,可如此励精图治,总会伤身体,为江山长远计,樊大人,你说要不要再劝陛下纳一个妃子?”李纲忽然建议道。
樊子盖却是摇头。
“等过些时日吧,先前自作主张和奚部联姻,陛下没有怪罪已是黄恩浩荡,我等身为臣子,不可得寸进尺,只能等陛下自己想通。不过,眼前的状况其实是最好的,皇后已有身孕,后宫暂时有仪妃作陪,只要陛下不沉迷女色,继续励精图治,盛世迟早会到来。”
李纲点点头道:“这倒也是。”
……
待得出了皇宫,李纲便去安排举子的食宿。
杨二陛下说的对,提前或者迟到的举子,基本是寒门,囊中羞涩,恐怕舍不得开销,从情理上来说,朝廷理应优待一下。
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