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长安居大不易
却说小吏离去,李宵翔拿出一张饭票,迫不及待地下了一楼。
已经有很多举子在就食。
李宵翔有些手生,因为饭菜都是一大盆一大盆被摆在桌子上,旁边放着餐盘,需要多少,举子便可以打多少,没有人浪费,打完饭后,或是安静地坐在一边品味,或是几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而盆子里的饭菜,却是分量很足,荤便是荤,没有一大堆佐料里,只有几块肉的情况,素菜也是色香味俱全。
李宵翔看一眼便觉腹中饥渴难耐。
打满一盘子肉菜,李宵翔来到一张桌子前问道:“幸会幸会,在下泉州郡李宵翔,不知可与几位一同就食?”
“嗨,李兄坐坐坐,都是穷人,何须客气?”一名青衣举子大大咧咧道。
李宵翔哑然一笑。
那青衣举子却是个话痨子,李宵翔方坐定,便迫不及待道:“李兄是泉州人?泉州地处闽南,东有大海,西有武夷山,位置偏僻,大业元年虽改名建安郡,但和朝廷依旧少有往来,李兄竟然赶上了科举?这一路上怕是吃了不少苦头?佩服,佩服啊。在下王铭杰,来自扬州。”
“原来是王兄,幸会幸会。”李宵翔客气道,却又问:“方才在下听闻几位在谈论盐市?”
“李兄竟然不知道?”王铭杰愣了一下。“哦,你瞧我这记性,泉州远离长安,消息闭塞是正常的。”
“那盐市究竟发生了什么?”李宵翔问道。
“这个就得好好说道了,陛下在盐市上的手段,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是帝王术的最佳运用。”
王铭杰打开话匣子,立刻滔滔不绝起来。
“盐市的事,也是发生在去岁岁末,当时于氏、郑氏等大小是十三家门阀,垄断了大隋的食盐买卖,各地盐价居高不下,寻常百姓哪买的起盐吃?都是以盐布为生。”
“当今天子有个习惯,也不知是好是坏,便是喜欢微服私访。”
“也许是哪天微服私访,得知了百姓吃不盐的事,便命少府研究出精盐的制造之法,产出的精盐,竟然只要五十文一斤,物美价廉,百姓欢天喜地,转而都去购买皇室精盐。”
“盐商们不甘心亏本,便想将皇室精盐一口吃下,继续控制盐市。”
“但陛下雄视寰宇,怎么可能任由盐商鱼肉百姓?”
“李兄,你猜猜接下来陛下是怎么做的?”
“难道将盐商缉拿入狱了?”李宵翔道。
“对,也不对。”王铭杰卖了个关子,等到差不多了才继续开口。“为什么说对?因为后来十三家的确被缉拿入狱,掉头的掉头,充军的充军,反正都得到了应有的处罚。说不对,是因为陛下并非直接将他们拿下,而是先将他们逼得倾家荡产之后,才一网打尽。”
“在下倒是很感兴趣了,还请王兄解惑。”李宵翔拱手道。
“现在看来,陛下的手段其实很简单,可当时能想到这种办法,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陛下是怎么做的?陛下先是营造少府产量低的假象,诱使盐商们一口吃下皇室精盐,然后隔几天提高一下产量,把价格也提高一点。盐商们因为前期下过注,若是不继续吞下,盐价便会下降,相当于被套住了,进退不得,只能被陛下牵着鼻子走。”
“等到盐商们的家财都投进去,陛下终于露出利爪,盐价一夜回到解放前,盐商们血本无归,仓库里只剩下一堆堆不值钱的货物,上吊的上吊,跳楼的跳楼。”
“盐商背后的于氏和郑氏等豪门,也被连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