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二次春秋战国之汉室内战
冬至这一天,百官很忙,前脚才开完大朝会,后脚就要跟着中书令樊子盖,前往凌烟阁祭拜阵亡的将士。
这是杨二陛下在雁门关期间定下的规矩。
每年冬至、清明,朝廷要组织百官前往凌烟阁祭拜。
此时太子未立,就由樊子盖带头。
祭拜完凌烟阁后,回头又要返回皇城,听说杨二陛下另有安排。
杨二陛下同样很忙。
甚至忙的跳脚。
开完大朝会回到御书房,屁股还没坐热,小黄门就说樊子盖、虞世基、裴矩、李纲等人一齐求见。
不禁愣道:“不早点去凌烟阁祭拜,跑来找朕作何?宣进来吧。”
此时还在长安的几名大将军也先后到达。
樊子盖一走进御书房便着急道:“陛下,失策啊,陛下,当真是失策,您不应该下旨施行分封制的。”
原来是为这事。
杨二陛下不置可否道:“卿毋须担忧,此事朕自有主张。”
樊子盖哪敢看着杨二陛下任性?
对于百官来说,分封制当然是个好东西。
可对于皇权来说,分封制就是个要命的玩意了,说是皇权的掘墓人都不为过,否则千古一帝般的始皇帝,为何要废除分封制改用郡县制?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樊子盖觉得,杨二陛下只看到了分封制表面上的好处,暗地里的危害,丝毫没有察觉。
细思极恐。
忙道:
“陛下,当真使不得啊,周时礼乐制度严谨,对于分封制下的诸侯王有极大限制,那时候施行分封制当然没问题,因为诸侯王要做任何一件事,首先要考虑合乎礼乐否?否则就会被天下所不容,不用周天子动手,其他诸侯王也会率先群起而攻之。”
“等到春秋时期,礼乐开始崩坏,套在诸侯王身上的枷锁开始松懈,而加上周天子对中央集权的认知不够,诸侯王便越发不将周王室放在眼里,甚至发生诸侯王带着大军,到周天子的王畿(ji)里收割粮食的事。”
“如今我大隋何谈礼乐?分封制毫无施行的基础,一旦给朝堂公卿分封,必成心腹之患,尤甚世家门阀啊。”
“圣旨未过三省,此时收回成命来得及。”
“陛下,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虞世基等人跟着拜倒:“臣等亦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杨二陛下挥手,命几位大将军去到外面等候,随后才道:“诸位爱卿的意思,朕明白了,也知晓几位爱卿的心意。现在周围无人,我们君臣之间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几位爱卿认为,朕当真会这么容易给朝堂公卿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