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刑部尊大夫,礼不卑庶人
原来历史上,李二用一句“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收买了好大一波人心。
杨二陛下怎么可能不剽窃一下?
反正这时候,李世民还在河东帮着李渊密谋造反,离说这句话的时间还早着,还能过来砍了杨二陛下?
果不其然,樊子盖立刻跟着喃喃了一句,心中一阵翻江倒海。
杨二陛下的话,忽然间给他打开了一扇思想的阀门。
自夏商周以来,历朝历代,无不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种思想不仅被百官推崇,就是天子自身也是默认的。可两晋之后,情况发生巨大改变,士大夫不再代表平民百姓,反而成为众多世家门阀在朝堂之上的代言人。
此时与其说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
倒不如说,是世家门阀与天子瓜分天下。
这种情况对百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百姓再也没有任何政治发言权,沦为被剥削的对象,只能不停地劳作、交税、再劳作。而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此置若罔闻,只知道不停地往兜里搂钱,贪腐无度,民间也逐渐出现笑贫不笑娼的恶劣风气。
这些现象,身为吏部尚书的樊子盖早就看到了。
也急于心头。
可之前樊子盖觉得,只要天子能内修德政,然后上行下效,朝堂风气自然会焕然一新,百姓也会重新变得淳朴。为此他甚至冒着被杨二陛下猜疑的风险,多次直言不讳地进谏,最后的确引来了猜疑,但根本没有规劝到杨二陛下。
此时骤然听到杨二陛下的讲话精神,直指君民之道的要害根本,推翻了以往的思想体系,樊子盖心中怎能不翻江倒海?
许久过后他才木讷道:“可,可苏威是中书令,文官之首,怎能说斩绝三族就斩绝三族?实在非仁君所为。”
杨二陛下却是冷哼了一声。
“朕不在乎什么仁君暴君,若是暴君可以让百姓安身立命,富衣足食,朕不介意当一回暴君,谁敢拿百姓之事开玩笑,朕就拿他的性命开玩笑。都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樊爱卿可还知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樊子盖道:“微臣自是知晓的,此话原是讲,对于高官犯法,刑罚不应该区别对待,因为高官有地位就遵从他,而礼节不应该以面对庶人为下等,不能觉得庶人的礼节卑贱。”
杨二陛下又道:“既然樊爱卿知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便知晓将这句话改成‘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会更贴合《札记》的原意。可现在朝堂上那些个东西,故意曲解这句话的含义,变成不应该对官员用刑,是以贪腐无度、买官卖官之行,肆无忌惮。”
“朕,如何会随了他们的心意?”
提起这事杨二陛下就来气。
前些时日北镇抚司汇报,说朝堂之上竟然有人买官卖官?有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人竟然也能弄个爵位来混日子,是以在颁布《军功诏》的时候,他加了一句‘非军功者不得袭爵’,若是今后还教他发现这种事,杨二陛下会拎住那些人的脖子问一句:
汝,欲试朕手中刀利否?
而听到杨二陛下的训斥,樊子盖的脑子算是彻底扭转过来了,朝杨二陛下大拜,痛哭流涕道:“陛下,微臣,错了。臣愚昧,不应该在陛下遏制豪门大族的时候,拆陛下的墙角,请陛下重重处罚,否则微臣愧疚难当,无以面对陛下。”
杨二陛下脸色缓和。
“知道错了就好,前几日若不是看在你还算兢兢业业的份上,朕当朝就将你撞死在柱子上了。”
“且起来罢,处罚的事免了,朕还要你们这些人当马先锋,以后死命地针对那些世家门阀,只有他们的日子不好过了,朕的日子才会舒坦。”
樊子盖依旧恳求杨二陛下处罚,直到张须陀等人将他硬拉起来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