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监狱中的樊子盖 - 回到隋朝当暴君 - 杨二陛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0章监狱中的樊子盖

这就开始一战惊天了?

杨二陛下知道李靖这个人牛笔,否则也不可能在唐朝一战平灭东突厥,最后被称为唐朝第一军神。

可是相对于此时军中的来护儿等人,李靖未免年轻了点罢?

更别说和卫玄等老将军相比了。

杨二陛下迟疑道:“此事朕也知晓,当初朕将李靖从马邑调到来将军帐下,也未曾想到会有这般奇效。只是相比于军中诸位元勋,李靖未免年轻了些?若是现在将他升任为大将军,恐怕会招致非议。”

卫玄笑道:

“陛下未免多虑了,有真才实学何至怕非议?反教那酒囊饭袋长了气焰?李靖此人虽说年轻,但用兵之手段,连老臣也倍感惊奇,其对战争的思路,主要集中于轻骑兵的运用上。恰巧我朝的生死大敌突厥以骑兵为主,将李靖放到朔方的右候卫,去和突厥人作战,不仅对李靖本人是一种成长,亦是对边军应对突厥人的一种策略转变。”

“毕竟老臣年老体衰,统领右候卫之时,只能被动应付突厥人袭扰,若是换成李靖此人,该头疼的应该是突厥人了。若是陛下还是不放心,可让李靖检校(临时充任)右候卫大将军一职,择其表现扶正与否。”

杨二陛下看向张须陀和来护儿:“你们有何建议?”

两人倒是没有任何异议,都说李靖此人确实适合右候卫大将军之职。

看来提前商量过。

杨二陛下有些拿捏不准,主要是因为他知道李靖此人有污点。

原来历史上,李渊准备造反的时候,在李渊麾下的李靖得知后,千里迢迢跑到洛阳准备告发,但当时杨二世已经去了江都,等到李靖准备去江都找杨二世,南下的通道正好被叛军堵死了。

后来李渊立国,不计前嫌地放了李靖一马。

等到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想让李靖帮忙干掉隐太子,但李靖竟然选择两不相帮。所以后来虽然依旧被重用,但每次出征归来,都会被御史言官弹劾成筛子,睡个觉都要敞开大门。

不过反过来一想,李靖此举,不正好证明他对隋朝忠心耿耿?

否则谁会在大隋朝眼看着就要分崩离析的时候,还千里迢迢跑到洛阳,揭发李渊即将造反?

这么一想,杨二陛下哑然一笑,道:“既然诸位将军共推李靖,说明此人的确有真才实学,朕且应了罢。王大伴,回头把军功大会的封赏名单改改,擢李靖检校右候卫大将军。”

既然同意了卫玄的告老请求,杨二陛下也不再头疼此事,吩咐古槐庸继续审问那行刺的御史以及汤吉甫,并道:“拟旨,王东林去职,抄家,所得一并入少府,三族一体斩绝,着北镇抚司及皇城司协理此事。行刺之事继续严加审问,待结果出来后依如上例处置,汤吉甫及那御史王某,三族斩绝,抄家所得入少府。”

既然那名行刺之人能坚持到现在也不开口,杨二陛下猜到古槐庸估计也无计可施了,该上的刑应该都上过。

果不其然,不多久古槐庸就来报告,说那名御史咬舌自尽了,北镇抚司没能问出什么线索来,倒是从王东林口中得知,那名御史并未受他人指使,而是因为杨二陛下抄了他本家太原王氏,这才心生怨恨,做出行刺王驾之举。

此话无从考证,但也只能这样了,毕竟人都死了。

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杨二陛下正带着几名军中宿将走进诏狱的另一间牢房,外面虽然乱糟糟的,但里面却是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张小桌子,是诏狱里不多见的家具。

杨二陛下带人走进去的时候,樊子盖早已经立在一边弯腰恭迎。

“倒是打理的仅仅有条,樊爱卿,这几日过得可还舒心?”杨二陛下四处看了一眼,随后向一旁尴尬不已的樊子盖问道。

樊子盖早就猜到杨二陛下不立刻杀自己,多半还是会见自己一面,所以天天打扫牢房,准备随时迎接杨二陛下到来,但没想到杨二陛下会带这么多人。眼见昔日同僚风采依旧,自己却成了阶下囚,心中早已经尴尬的不能自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