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青盐变精盐
北镇抚司诏狱里,古槐庸威胁要将汤吉甫八十岁的老母煮熟,把汤吉甫吓个半死。皇宫里,杨二陛下也支了一口大锅,准备趁着现在萧皇后强制他‘养伤’的空闲时间,琢磨一些盐的事。
先前微服私访的时候,杨二陛下亲眼看到了百姓们的疾苦。
贫苦些的百姓们吃的盐,那就不是盐,而是盐布,就是把布切成一块块的,放进卤水里煮一段时间,拿出来晒干,等到要做菜的时候,再把这盐布放进锅里一起翻炒,把布料里的盐味炒出来,有毒无毒尚且不说,光是盐布的反复利用,那味道,不敢想象。
富裕点的百姓可能会去买点盐,
但那也不是精盐,而是原盐,也就是未曾过滤提纯的粗盐,吃多了,中毒是家常便饭。
就是酒楼里,那所谓的“精盐”,也只不过是经过一道最原始的过滤而已,里面的有害物质依旧没有剔除,宫里面的精盐同样如此,只不过过滤的次数更多,看起来更白了一些而已。
把自己小命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杨二陛下,可不想还没被世家门阀勒死,就先被盐给毒死。
所以在萧皇后看疯子一样的眼神下,命王大伴去街上采买些青盐(原盐)回来,同时让少府准备大锅、绸缎、木炭等一大堆东西。
他准备试一下粗盐的提纯之法。
要说杨二陛下懂得食盐的工业制备,那纯粹就是抬举他了,前世每次去教务处,都是商量着能不能退一下学费,准备拿去养些竹鼠发财,好填补实验室的巨坑。
所以这食盐的工业制备方法,是不清楚的。
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也是一概不知。
但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顺利毕业,又自费上了高中大学,制备食盐的大概思路还是知道的。
无非就是过滤蒸发,再过滤再蒸发之类的过程。
青盐买回来之后,杨二陛下将之分成几份,准备多试几次。
随手将青盐研磨成粉末,倒进沸腾的锅里,待得融化之后,锅底只剩下一些黑色的残渣,杨二陛下命人支起一木桶,上面铺上好几层绸缎,绸缎中间是木炭。将那烧开的盐水倒在绸缎上,绸布上只剩下一些黑色的矿渣,盐水算是被初步过滤一次,里面的有害矿物也被木炭吸附了一点。
去掉绸缎,桶里的盐水颜色浅了些,变成了褐色。
但里面杂质依旧很多。
又在一个木桶上铺层数更多的绸缎,每两层之间同样放置木炭,再次过滤,留下浅红色的盐水。
杨二陛下舀起一汤瓢盐水,递给王大伴:“尝尝什么味道。”
王大伴喝下一口,抿抿嘴道:“咸的。”
这就怒了。
谁不知道盐水是咸的?
杨二陛下踢了王大伴一脚:“朕知道是咸的,朕是问你除了咸味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味道?”
王大伴再次喝下一口抿抿嘴:“似乎,还有点苦。”
“一次少喝点,小心被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