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考前 - 小女子的科举人生 - 爱睡觉的猫咪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小女子的科举人生 >

第45章考前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房间里,小弟李安背着书包向杜夫子那里走去,准备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而姚同文则坐在桌前,手中拿着笔,正专心致志地撰写着一篇策论。这一次,夫子已经给出了明确的题目,大哥和二哥也加入进来,他们一同努力完成这份作业。

我静静地看着他们,只见他们神情专注,笔尖在纸上不停地舞动,仿佛要将心中的智慧全部倾注于文字之中。我不禁感叹,这种勤奋好学的氛围真是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然而,当我看到策论的题目时,却有些犯难。虽然我知道这个题目在某一本书中有所涉及,但具体该如何书写却是一个难题。毕竟,目前我还未接触到相关知识领域,对于这类问题还不太熟悉。

思索片刻后,我决定暂时放下眼前的困惑,转而回到自己的房间。我拿起一本《孟子》,翻开书页,开始大声朗读起来。同时,我还用笔在纸上默写,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忘却了外界的一切喧嚣。

由于我是出声背诵的,大哥和二哥可能是听到了,中午吃饭时大哥问道:“二妹,上午的时候我听到你在背《孟子》是吗?”“是啊,大哥,怎么了?”我有些疑惑看向他。“没什么,你怎么想起要背《孟子》的啊。”他接着问,“我要考童生啊,当然要背四书五经了。”“咳咳咳,二妹,你说什么?”二哥边咳嗽边问道,大哥也吃惊的看着我。

“我、说、我、要、考、童、生。”我放慢语速,字正腔圆地又说了一遍。两人听后,先是看了看我,然后又将目光移向了母亲,最后又落在了姚同文身上。他们的脑袋如同拨浪鼓一般来回转动,那模样看上去十分有趣。待确认母亲和姚同文并无异常反应后,两人异口同声道:“三婶子,原来你们早就知道这件事啊!”“嗯嗯,我们知道呀。”母亲微笑着点头。“是的,我们已经知晓了。”姚同文也跟着应和道。“哦,真没想到二妹竟然有考取童生的志向,这实在令我感到意外。不过作为兄长,我自然会全力支持你。或许你真能成为咱们庆云省的首位名童生呢。”“对,三哥也支持你,加油!”二哥边说着边做了个握拳的手势。

“嗯,我会努力的。”我用力的点了点头,有家人的支持,真好。

随后的时间里,每三天姚同文和哥哥们都会去私塾旁听,回来后都会很高兴,据他们讲,夫子讲得课对他们很的帮助,他们越来越自信了。

正月三十这天下学回来的小弟,带来了一个消息,今年的县试日期定下来了,是二月十八日。

县试是每年举行一次,每次考三天,要自备考篮、笔墨、小炉子、木炭、碗以及吃食。

知道准确的日期后,我和娘便开始为他们准备衣服。

娘让他们将自己的衣服都找了出来,娘一件件的看了看,因为只能穿单衣,所以大家都试了一下,最多能穿多少件,现在这天气还是很冷的,因此官府并没有规定穿多少件衣服,当然是穿得越多越好。还有就是要把裤子改瘦一些,这样也能多穿几件。

炉子大家都从家里带过来了,又试了下并没有坏。

之后,我和娘去南市场买了20斤木炭回来,其实并不用这么多,但多总比少了好,我们还买了3斤姜,就怕天气冷,他们会冻着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三个男孩子时不时的讨论着策论题或是相互提部四书五经的内容背诵。

时间很来到了,二月十四日,这天上午大概10点左右,院门被人敲响了。我去开门,就看见大伯、大伯娘、姚伯伯还有里正叔还有他的两个儿子,站在门前。

“大伯,大伯娘、文明叔、姚伯伯、李宗哥、李宜哥,你们来了,快进来吧。”我将院门打开,让他们进来。

“大哥他们在那屋里读书呢,大伯、大伯娘、姚伯伯你们要去看看吗?”我一边往里走,一边指着右侧的第一个房间和他们轻声地说着。

“不用,不用,让他们好好读书吧。”大伯娘连连摆手小声道。“我们先去见你娘。”大伯娘说着。姚伯伯、大伯和文明叔赞同的点头,不过我看李宗和李宜的样子,他们是想过去,不过可能因为长辈已经说了要见我娘就没有吱声。

娘这时也已经站在堂屋门口了,但因为不想打扰到大哥他们读书,就没有出声打招呼。

等大家进了堂屋后,依次坐好,我去小厨房将茶水端过来,给每位长辈倒好茶。

“三弟妹啊,来了这么些人,你这的屋子够住不啊?”大伯娘一坐过定,就开口问道。

“够的,大哥和小宁、小宇住一间,文明哥和小宗、小宜住一间,姚大哥和同文住一间,大嫂你这几天就和我还有苹儿住一起吧,这样晚上孩子们要是有什么事,也能有个照应。”我娘说这房间的安排。

“嗯,这样安排挺好。”文明叔点头说道。

“爹,我和小弟想去找宁哥他们。”这时李宗开口说道。文明叔并没有回答,而是看着娘。

“去吧,不过要小声些,这几天他们都在写策论。他们要是写完了,你们正好和他们讨论一下。”娘见他们看着她,就说让他们去。

他们出去后,娘说:“文明,姚大哥,我带你们去房间吧,也好把东西整理一下。”娘站起来,看向他们说道。

“好啊,早点整理出来,也能看看还缺什么东西不?”姚伯伯站起来,拿起东西。

其实姚同文和大哥二哥的东西之前差不多都拿来了,只有李宗和李宜的东西多点。不过文明叔是童生,应该是知道要准备什么东西的。

我们走出堂屋,大哥他们也正好从屋子里出来。见到家人,他们还是很高兴的,纷纷上前打招呼,拿东西。一阵寒暄后,文明叔和男孩子们回去接着看书,讨论策论怎么写,并给他们说一下考试时要注意的事项。大伯和姚伯伯则在堂屋说着家常。娘、大伯娘和我一起准备午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